对于个体来说,短板原理是个伪命题

作者: 胡誠 | 来源:发表于2018-03-04 22:20 被阅读28次

    前两天有同学提出是补短板还是优化长板

    我引用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论述,来自生涯导师古典:

    最好的策略应该是:

    投资长板

    管理短板

    扩大底板

    加强桶箍   

    对于个体来说,短板原理是个伪命题

    我想强调的是我对此的一些认识:

    1、莫将底板当短板

    如果没有底板,多少水都是白装。底板越大,长板能装的水也越多。

    什么是底板?在任何能力之下的底层能力——学习能力、思考分析能力、练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共情能力……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花了这么长时间修炼自我管理的原因——修底板啊!

    比如有的同学说我的社交能力太差,这个短板要不要补,首先,人是社会动物,必要的社交能力必须有,这个是底板,必须补。没有一定的共情能力,做任何事情都不会有好结果。

    2、短板不是要补,而是要有效地进行管理

    补短板的个人成长策略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我们经常把管理学的原理平行移动到个人管理上,并且还常常有效,刘润甚至提出,人人都应该做自己的CEO,都是很好的洞见。但有时候,某些原理也不能简单粗暴的平移到个人管理上,比如短板原理。

    当年管理学家提出短板原理,也强调的是一个组织的能力取决于最短的板,也就是团队里最差的那个成员的能力,决定了组织的能力,这个道理并不能简单地类比到个体。

    这里面最大的不同在于,组织管理的某个能力,比如生产效率的能力,在一个生产线上,某一个工人的最低效率决定了生产线的效率的下线。

    因为是组织成员彼此相同的能力,彼此之间直接用数字量化以后就可以直接比较。

    而对于个体来说,你的各项能力,比如语言能力、运动能力、沟通能力、文字能力,本身就不能简单的进行数字上的相加。

    这些能力在一个人身上是浑然一体的,所形成的知识、技能、才干,对外综合比较,才有所谓的长短之分。而对于短处,我们只能有效管理,达到扬长避短的效果。

    3、所有事情都要放在时间维度上去考虑是否核算

    短板要补、长板要加强,都需要时间,哪一个更合算,就去做哪一个。

    事实是,补短板浪费时间,事倍功半。加强长板,效率更高,事半功倍。

    从脑神经的研究发现,强化一个脑神经通路,就是刻意练习。强化已经很强的脑神经通路,符合复利法则的规律。

    多年来,中国乒乓球队在世界范围内是横着走的。2000年,当时的中国国家乒乓球队主教练蔡振华在接受采访时说过一段对话:

    记者: “能否介绍一下中国队的训练? ”

    蔡振华:“我们每天训练8小时,专练我们擅长的打法。我们的哲学是:如果你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所长,你的优势就会大的足以淹没一切弱点。我们的赢球手只打正拍。尽管他不善于打反拍,但他的正拍势不可挡,所以仍能稳操胜券。”

    盖洛普公司(Gallup) 在全球掀起过一场优势运动:用40年的时间,对全世界200万人进行了关于优势的开放性研究,他们发现:

      世界上最成功的个体,都是通过将优势发挥到极致,而不是通过弥补弱点来获得成功的;

      世界上最顶级的职业经理人一直都在遵循一个理念来管理团队——刻意寻找和培养具备特殊优势的人才,通过优势为团队创造价值。

    所以,组织可以谈短板原理,但是个人一定要把优势发挥到极致。多问一句,你的优势是在什么范围内的优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hard_d724:胡班!我明白了!感谢您的分享!
      • 风之吻Sam:把自己所认为的优势变成别人真正认可并且无人替代的优势,避免自己的弱点被放大,横向扩展自己的其他基本能力。打比方就算是天才也要会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整合优势,能够把所有的经验技能整合在一起,且在生活和工作中运用自如。感恩胡班分享,不仅仅是解惑,而是自己认知的升级。

      本文标题:对于个体来说,短板原理是个伪命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jnq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