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上班这点事儿职场菜鸟成长记创业
员工动不起来,马云告诉你原因在哪?

员工动不起来,马云告诉你原因在哪?

作者: 私家视角 | 来源:发表于2018-11-24 14:09 被阅读52次

    企业的发展,归根结底还是人的力量在推动着。

    产品研发、市场营销、销售业务......每一项工作都必须有人承担,而且必须做到最好,这个企业才能够在激烈残酷的商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但是,有许多企业的情况不容乐观,老员工对工作敷衍塞责,新员工对工作马马虎虎——如果你批评他们,就像网上流传的:年轻员工会真的一走了之的。

    于是有些老板纷纷抱怨:现在的员工不好管理,素质有问题,不敬业,工作做不好......

    他们还以自己为标杆,对员工说你们看看我干活多么卖力,多么辛苦,多么以身作则——你们怎么就不懂得学学我呢,你们就不知道惭愧吗?

    所以,这样的公司,最认真、最敬业、最辛苦的员工模范就是老板。

    而这也是员工动不起来的问题根源。

    员工对工作不认真、不积极,其实是对老板、对公司有怀疑、没有信心。

    实际上,不管90后员工,还是80后员工,他们去一家工作上班之初,基本上都是抱着期望、想要有一番作为的。

    但一段时间以后,新员工要么是接受现状、变成了懒洋洋的老员工,要么就是看不惯、主动离职。

    我们知道,情绪是会传染的,人都是群体动物,每一个公司都有自己的群体环境意识,加入其中的任何一个成员,都会潜移默化地接受环境的暗示和影响。

    无形的东西,决定了有形的行为,这就是企业文化的根由。

    应该承认,有许多老板都有强烈的事业心,都想要把公司做大做强,赢取成功的果实,你看他们经常熬夜加班,每天7*12小时,为了工作和公司,操碎了心,筋疲力尽。

    可员工对此往往是无动于衷的态度。

    因此,老板觉得员工不可信,不勤奋不上进,不值得培养,而员工呢,他们觉得老板只是在为自己谋取好处,他再怎么努力也都是为了自己,和他们没有一分钱的关系。

    员工反而会觉得,这个老板很虚伪,很会表演。

    利益不同,立场不同,角度不同。

    在某些公司里,老板和员工看似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但实际上他们是一个分裂体,其能量是分散的,形不成合力。

    事实上,任何一个不真诚、没有共识的集体,都是一个虚与委蛇、彼此扯后腿的矛盾集合体——内耗大于对外的用力。

    有时候,利益比灵魂更重,公司为什么会成为老板一个人的独角戏?

    那是因为员工都已经默契地认为,公司只是老板一个人的舞台、公司利益最大化的受益者只是老板一人。

    对员工来说,他们不是在和老板抢风头,想去侵占老板的利益,多少年来,员工对老板的要求不过是“你吃肉我喝汤”而已。

    换句话说,员工追求的是公司发展、增量利益上的分享,这是他们劳动价值的体现,如果员工觉得这份工作既不能收获应有的利益份额,也不能够体现自己的工作价值。

    员工又怎么会对工作抱有热情,又怎么会对公司、老板有信心?

    功守道大师那么喜欢表演的一个人,为什么没有人觉得他的公司就只是他自己的,公司离开他就不行了?

    这个问题,好多老板都想不明白。

    管理,一定不要只站在自己的立场、角度想问题。

    马云说,[只有别人好,你才能好。]

    作为公司的管理者,你必须有让下属变得更好、更强的胸怀,什么是格局?这就是企业最关键的格局。

    你不得不去克服自己的私心,不然你的企业的器量就大不了,你的所得也就有限,员工所得越多,你的所得就越多,这么简单的逻辑,很多人就是理不清。

    举个例子。

    中国五千年历史,对管理者来说,什么时期最爽?

    对,就是奴隶社会。

    如果你是个奴隶主,那你生活的不要太爽。

    对于奴隶,你可以生杀予夺,为所欲为,你不需要对他们苦口婆心地讲道理,千方百计地鼓励他们去工作,你只要直接下命令就好,一切唯你独尊......

    但是,如果两个奴隶主比田地的产出,或爆发战争,哪一个会赢呢?

    一定会是对奴隶比较好、奴隶有希望的那个奴隶主。

    为什么?

    这其实无关道德和仁慈,一切都是利益权衡的理智选择——活得好、对自己命运怀有期冀、希望的奴隶要比一个绝望麻木的奴隶更能创造价值。

    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无善无恶的,其手段不一,但目的都是为了激发下属的劳动积极性,保持工作的热情,并最终实现价值、利益的最大化。

    一旦明悟这点,你的公司想不做好都难。

    所以,老板的心魔才是公司管理最大的障碍。

    主动工作的员工一定会比被动工作的员工更有价值,思想一转过弯来,开头所说的问题就好解决了。

    员工所求,最基本的就是两样,钱到位和心里舒服。

    小格局的老板常常把自己树立在员工的对立面,因为他们固执地认定,只有员工表现出更高的价值,比如业务量达到五万块、创造两万的利润,然后他才会给员工发一万块的工资。

    但就像我以前说过的,相信错的成本其实不高,而不相信的成本最高。因果倒推,这种想法的后果,无非两种,一是员工没完成,不要多说,或走人或拿低工资。一是员工完成了,他就接受了老板的逻辑,从此他不再是公司的员工,而是和老板达成了一个交易。

    明白了吗,员工和老板、公司的不信任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现在离职纠纷多,这是一个原因。

    还记得任正非说过的,钱给多了,不是人才也成人才了——这句话的内涵吗。

    只有利益还是不够的,是形不成铁打的营盘的,利益之外,还要有共识和信念。

    阿里巴巴为什么这么强大?

    因为他们有共识,有信念,有「愿力」

    什么叫「愿力」?

    马云说,我其实只做了一件事,就是点亮了同事心中的那盏灯。

    「阿里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归功于文化,我们不仅是把实的东西做虚了,而是把虚的东西做实了!文化的最终就是“言行举止”,它一定是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东西。」

    年轻人、新员工是阳光、是未来,而老员工是风,是公司文化的布道者,把公司的初心、「愿力」的种子传播给新员工。

    如此以来,公司集体上下的凝聚力就拧成一股绳了,效率最高,沟通、管理成本最低——当公司越大、人员越多,这种团结一心的能量就越强大、越不可战胜。

    为了实现这种局面,公司和管理者必须建立起一个让这种共识能够长久运转的机制,而这就必然要求组织的透明化、诚实化、公正化和平等化。

    要知道,一个完全靠实力和结果说话的公司,是纯粹的,员工赢了高兴,输了也心服口服,没有怨气。每一个员工完全可以预期到自己的所得和进步多少,这样他们就会建立起对集体的认同感、归属感。

    而不是考虑、琢磨、投机在人脉关系和旁门左道上面。

    关系,其实是私心杂念的反应,是集体共识、信念和愿力的反面。

    最后,说一下老板喜欢引进新人的事。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这一直是我们的一个大毛病。

    这也很好理解,因为人和人之间只要是熟悉了,长久相处以后,自然就会产生一种轻视。

    人的习性就是如此,聪明如马云也犯过这种错误,他对阿里初期的“十八罗汉”说,你们只能干些基础的工作,以后阿里巴巴还是需要请素质高、能力强的职业经理人做高管。

    结果我们都知道了,在阿里困难时期,高成本请来的职业高管纷纷出走,阿里走出困境还是靠自己的老员工齐心协力。

    马云后来说职业经理人可以共享、共创,但不能够共担,就是这个缘由。

    庙小神大是大忌,你一个小公司,一般也请不到比较出色的人为你干活,而就算是万一请过来,你也驾驭不了,必然会产生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

    因此,外引人才成本高、成效低,最可靠、最实惠的还是老员工,但有老板问,我也给他们机会和空间了呀,他们就是动不起来,奈何?

    这实际上还是因为你不愿意耗费时间和精力还有资金,去培养老员工,还是因为你想走捷径,以为找个高手过来就可以顺利解决公司的问题。

    碗里的菜吃着不香,老惦记、觉得锅里的更好,就是这些老板的心态了。

    你现有的员工价值最大化都没盘活、发挥出来,你还光哀叹什么招不到人,这不是毛病是什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创世纪2:这是管理学一门很深的学问,每个企业都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经营模式。

      本文标题:员工动不起来,马云告诉你原因在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jty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