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云一直在外公的头顶盘旋。
直到看见宅子旁边,那栋比一般人家还要阔绰的石头房子的时候,外公才恍然大悟,他对着天喊了一句,这就是我家呀!
外公转身就想跑,跑进那个院子里,看看自己家的模样。
可一个人的声音喊住了他,少爷,少爷,真的是你,你回来了啊,太好了,老爷和老夫人可算盼到头了。
外公循声望去,从石头房子里正走出一个弓腰驼背的老人,头发和胡子已经白透了。
就和这白发老人一眼就认出外公一样,外公也认出了白发老人。
老人从小就在他们家做活,做了一辈子。
外公见到这样的人,倍感亲切,快步走上前,握住老人的满是老茧的手。
老人激动地抽泣着,浑身颤抖,大颗大颗的眼泪滴在外公手背上。
外公扶着老人坐在门口的石头上。
门口的一株石榴树为他们遮住了热烈的阳光。
外公记得,在自己刚有意识的时候,这个老人就经常背着自己到处晃,到处玩,所到之处,欢呼雀跃。
一时间,过去的时光就像走马灯似的,在眼前的街道上一幕幕闪现。
以下的事,是外公听他的父亲,也就是老爷讲的。
老人是孤儿,也是弃儿,被丢在家门口的时候,正值腊月二十就,第二天就过年了。
那天清晨,门房照常出门打扫,一开门就看到这个这个被冻的通红的孩子。
特殊时候,特殊的事情,老爷就把这孩子养了,还给他起了一个名字叫长久。
电视剧里的桥段出现在生活中,我甚至觉得太滑稽。
外婆说,可现实就是这样的呀!
电视来源于生活,小说也来源于生活,只是有的放大了,有的遮掩了。
外婆说,这样的情况在那个时候,随处可见。一开门,看见一两个婴儿放在门口,再正常不过了。日子过得起走,谁愿意把亲生骨肉送人呢!
苦啊!
难啊!
外婆接着说,吃不饱,穿不暖,还不断有新的生命诞生,能做的就是找个大户人家送了。这还得看运气,运气不好的,就这么没了。这孩子就是运气好,你外公的父亲虽然本事不大,但是心肠好。
外公就是从永久叔那里知道了家里的情况。
永久叔说,这宅子已经给公家用了,家里的土地也都分给老百姓了。好,也不好。那得看人。以前的穷人家,总算熬出头了,虽然还是吃不饱,但是总有盼头了嘛!
永久叔还想继续说下去。
外公打断了他,问,父亲和母亲还在?
永久叔说,在在在,就在后面的房子里住着,从这里过去,你还记得吧,这条小路。
这是大宅和石头房子之间的一条甬道,很窄,但很方便,连通宅子两边,通向地里的茅草屋。
外公看着甬道,怅然若失,他知道这条路通向哪里。
永久叔要站起来送他去,可能坐久了,起来得很费劲,走两步都在摇晃。
外婆说,你外公看他这样,就问他怎么生活。永久叔说,政府好,政府要管他,他饿不着,冻不着,还有住的。永久叔又说,他已经干不动活了,本以为要饿死,哪知道还能遇到这样的好事,只是有一点对不住老东家,那就是占了老东家的房子。
外公笑了笑,拍拍永久叔的肩膀说,叔,你说错了,什么老东家,那是旧社会的事了,现在啊,这些都是大家的,都是国家的。国家好,大家才能好嘛。
外婆说,外公告诉他,当时,永久叔就像苍老的树一般立在那里,满眼泪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