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工作生活
通过非暴力沟通,感受爱、和谐和幸福

通过非暴力沟通,感受爱、和谐和幸福

作者: 奔跑的星辰 | 来源:发表于2019-06-29 22:57 被阅读0次
    通过非暴力沟通,感受爱、和谐和幸福

    本书作者是美国著名临床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他是全球首位非暴力沟通专家,国际非暴力沟通中心的创始人。2006年,他荣获地球村基金会颁发的和平之桥奖。这本畅销书《非暴力沟通》,是马歇尔卢森堡的代表作品,被香港大学列为“大学生五十本必读书目”之一,在这本书中,我们能够获知跟他人进行非暴力沟通的方法,从而打造一份和谐的人际关系。

    人有很多种能力,包括独立思考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执行力、爱的能力、复原力、判断力,等等,在所有的能力当中,沟通力是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能力。如果你想要改变自己,不妨先从提高沟通能力开始。

    沟通能力强的人,能通过沟通给别人留下好印象,轻松地建立起某种联系。也可以把复杂的事情变得更加简单。还能帮助我们拓展自己的人脉,让我们跟优秀的人成为朋友,找到生命中的贵人,等等。

    在日常生活中,存在一些不恰当的沟通方式,比如说,道德评判,也就是用自己的道德标准去评判他人,或者拿对方与别人进行比较;再比如说,强人所难,指的是用批评、指责和命令的方式,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别人。

    还有一种沟通方式也不恰当,那就是回避责任,遇到问题的时候,为自己找借口。比如说,领导布置的任务,自己因为拖延没有完成,反而会说,家里面有事耽搁了或者自己最近身体不舒服,所以没有按时完成。

    那么,什么是非暴力沟通呢?简单来说,就是一种持续不断的提醒,提醒我们在沟通过程中,专注于彼此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说说。

    观察是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它要求你在沟通过程中,不要以自我为中心,而是要从不同角度观察周围的人和事,而且说话的时候要客观。

    感受是非暴力沟通的第二个要素。它要求你在沟通的过程中,将自己对事情的感觉清晰地说出来,好让对方更理解你。这需要你将感受与想法区分开,同时在生活中积累能准确表达感受的词。

    表述感受的时候,语言要客观,不要将感受与想法混在一起,而是要用直接表达感受的词汇,告诉对方你内心的感觉。

    需要是实现非暴力沟通的重要因素。首先,你需要明白自己的需要,这里你可以借助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分析自己:第一层次是生理上的需求,比如你的衣食住行要得到保障;第二层次是安全上的需要,比如你需要一个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第三层次是情感和归属上的需要,比如你需要获得对方的关心和感情;第四层次是尊重的需要,比如你需要对方承认你的能力,需要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第五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要,比如你需要对方尊重你的梦想和目标,需要在别人的帮助下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其次,你要将自己的需要明确地说出来;最后,你除了要明白自己的需要,表达自己的感受,提出自己的请求,还需要在沟通过程中,去理解别人的感受。

    以朋友爽约为例,你就可以这么说:“你昨晚没来,我很失望,因为我想对你说一些烦心事。”在这段对话里,“你昨晚没来”是观察到的实际情况,“我很失望”是描述了自己的真实感受,“我想对你说一些烦心事”则是将自己的需要直接告诉朋友,这样的非暴力沟通,不仅能让对方感觉到自己是被需要的,同时还能让对方明白你到底需要什么,进而准确地回应你。

    请求是非暴力沟通的最后一个要素。在明白了自己的需要以后,你还需要用合理的语言,说出自己的请求。首先,你需要明确谈话的目的;其次,你需要提出具体的请求;再次,你要通过别人的反馈,来看看对方有没有理解你的意思;最后,你要注意请求和命令的区别,不要把与别人的沟通变成强人所难。

    怎么样区分请求和命令呢?马歇尔博士认为,当你用批评、指责、威胁或者引起别人内疚的方式,来提出自己的需要时,你的请求就变成了命令。因此,如果你在平常的沟通中,出现指责他人,认为他人不听你的就是讨厌你,或者觉得对方必须按照你的想法做的时候,就意味着你是在命令,而不是提出自己的请求。这是,你就要马上停止命令对方,转而运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去交流了。此外,满足需求是相互的,你在提出自己的需求时,也要考虑对方的需求,这样才是真正的非暴力沟通。

    接下来,我们来讲讲如何用非暴力沟通的技巧来倾听他人。你需要做到这三点,先客观地观察,放弃自己主观的想法和判断,这是第一点;然后,你需要专注于对方的需求和请求,这是第二点;第三点是,你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确认对方的感受和需求。

    如果你跟对方沟通的时候,对方说了“不”,如果你跟对方沟通的时候,对方说了“不”,我们常常会以为他们拒绝了我们,有时候,我们还会觉得自己受到了伤害。如果我们能够明白对方的需求是什么,也就发现了他们拒绝我们的理由。

    书中有这样一个例子,在研讨班的休息时间,作者邀请大家去附近的咖啡馆喝咖啡,一位女士拒绝了作者,非常唐突地说了声“不”。作者觉得很突然,但下意识地提醒自己,要去搞清楚被拒绝的原因。原来呀,这位女士拒绝的原因是,担心作者会在公共场合批评她的沟通方式。你看,被拒绝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既不知道被拒绝的原因,还在那一个人自怨自艾。

    如果别人帮助了你,那么运用非暴力沟通的技巧,你可以这样来表达感谢。马歇尔博士告诉我们,用非暴力沟通的技巧来表达感激,包含三个步骤:

    第一步,要说明对方做了什么事,使我们的生活、工作得到了改善。这一点要求我们在赞扬、感激别人之前,先客观、全面地观察别人的一言一行,也就是说,夸人、感谢人也要有事实依据;

    第二步,要说明对方满足了我们什么样的需要。这样会让对方觉得自己被需要,自己很有价值;

    第三步,要在表达感激的过程中,说明自己的心情和感受,这样才能让对方真正感受到我们的感激之情,简单地说,就是要走心,让别人感受到你的心意。

    用领导夸下属作为例子,领导只是说“小王的工作业绩非常突出。”会让小王觉得自己只是提高业绩的工具而已。但如果这位领导能运用表达赞扬和感激的三个步骤,情况就会大不相同,比如领导可以这么说:“小王上个月超额完成了任务,让咱们业务部的业绩领先于其他部门,咱们部也因此被总经理表扬,我为拥有他这样的团队成员,而感到高兴和自豪!”你看啊,在这句话中“超额完成任务”是员工做的具体事情,“业绩领先其他部门”和“总经理表扬”是领导想要团队领先、被认可的需求得到了满足,“感到高兴和自豪”则表明了领导的心情和感受。这样明确又走心的赞扬和感激,相信小王听了之后,会感觉到自己的能力被认可。

    自我沟通是了解自我、提升自我的过程。但如果在自我沟通中,存在暴力沟通的方弋,不仅会影响我们正确看待自我,还会让我们对自己心生厌恶,从而产生自卑、内疚等负面情绪,将外界对自己的负面评价无限地夸大,甚至会让人丧失对生活的希望,变得抑郁。而将非暴力沟通的技巧用在自我沟通之中,能帮助人们正确看待自己,重燃对生活的热情,拥抱美好生活。

    要做好自我沟通,你可以这么做:当遇到一些让自己后悔的事情时,先不要急着自责,而是按照我们之前讲过的方法,来完成一次和自己的非暴力沟通:

    首先,先客观地观察、描述事情,看看情况是真的像我们想的那么糟;然后,问问自己,真正需要的到底是什么,有哪些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接着,在这个基础上,再来看看自己对于这件事的感受,并通过感受,来对自己提出新的请求。而在提请求的时候,要注意尽量不用“你应该”你必须”这样的词语来强迫自己,因为这样很容易让人产生抵触心理,也不要用“不得不”来推卸责任。你可以用“选择做”来代替“不得不”,主动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和谐。

    用一个例子来讲解一下。比如,你今天因为睡过头上班迟到了,你不要责怪自己是个“不能早起的懒蛋”。而是先客观地描述这件事和自己的感受:“今天我睡过头了,上班迟到了五分钟,我感到很沮丧。”然后,分析一下自己的需要:“我需要一个合理的作息时间安排,因为我今天早上没起来,是昨天晚上熬夜导致的。”接着,根据这个需求,来对自己提出请求:“我选择给自己制定一个合理的时间表,并将它贯彻到我的每一天中,因为我想要一个健康的身体,想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员工。”这样,我们在自我沟通的时候,就可以避免暴力沟通对自己的伤害,更加客观、理性的为自己的成长和改变提出建议。

    这本书还提醒我们,应当培养起对自己的爱。因为在沟通的时候,如果你情绪不好的话,也会遇到很多问题的。所以,你以一颗积极的心去沟通,沟通的结果自然就不同了。转变对自我的看法,能帮助你培养起对自己的爱。简单来说,就是你很清楚自己身上的优点和长处,你也知道自己身上的不足,能做到客观地看待自己。

    毫不夸张的说,阅读这本书能让我们为自己的诸多行为找到合理的解释。比如,当你愤怒的时候,合理的步骤是,先停止愤怒,除了呼吸,不要做其他的事。然后再去搞清楚自己生气的原因是什么,是对方说的话惹你生气了,还是对方说的某个观点让你生气了,接下来,你就要找到自己的需求,你是想获得对方的道歉,还是需要得到一个你认同的观点。最后,你再去跟对方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满足的需求。

    沟通不仅是话语的传递,更是心与心的交流。正如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所说,非暴力沟通是一种爱的语言,它提醒着我们既要诚实、清晰地表达自己,又要尊重和倾听他人。

    希望我们读完这本书之后,都能将这些沟通的方法运用到生活中去,收获和谐的人际关系,期待你的一点一滴进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通过非暴力沟通,感受爱、和谐和幸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jvmc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