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个简单的故事。
即将成年的知寿,遇到了同龄女孩子都会面临的问题:是考大学,还是直接进入社会?知寿显然是那种呆不住,不爱看书,又对未来和社会充满着无限期待的姑娘。于是无视妈妈的劝说,毅然决定搬到京都,住进了寡居无依的舅奶奶家里。
少女和老婆婆合租,会发生什么呢?青春同暮年的碰撞,冲动与顽固的交织,爱和恨的纠缠,以及任何的两个人之间都会催生的矛盾冲突,到相安无事,再到难以割舍却又不得不割舍的感情……这是一个天然的好故事蓝本。难怪国内之前也有这样的故事,比如2005年上映的《我们俩》。
故事分为五个章节,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然后又是一个春天,一年光阴,四季轮回。
在这个轮回里,知寿经历了两段有始无终的恋情,而舅奶奶呤子则一直有个老爷爷相伴随。这是个讲“陪伴”的故事吗?
爸爸常年在外,妈妈又即将去往异国他乡,知寿显然不太懂得如何经营一段感情。和前男友阳平的相处,一直不温不火,过了恋爱初期,基本两个人在一起都说不上几句话,有性无爱,以至于当她撞见阳平和另一个女孩在一起,都是一件可以预想到的事情。这是发生在春天的故事。
但知寿的失恋绝不痛彻心扉,更不会绵延太久。很快,夏天到了,她换了个新发型,也陷入了新的恋情:在打工的小卖部遇见了当列车协理员的藤田。一番主动搭讪,两人很快就在一起了。知寿还常常把他带回屋里和舅奶奶以及她的“老伴”芳介一起吃饭。但这个秋天还没结束,藤田便离开了。
反观比知寿大了两轮的舅奶奶,和她的老男朋友芳介却一直感情稳定,甚至约好了一道去外地旅游。
青春很长,故事却总是短暂;暮年转瞬即逝,白发的伴侣却能扶持多年。难道说,年轻人都只是些充满着荷尔蒙冲动的小怪兽,对待感情往往浅尝辄止。而只有当自己老得化不起妆了,转不动身了,反应也变慢了,陪伴才显得更纯粹,更可贵,更不愿意轻易割舍?毕竟,可能,一不小心就是永远了呢?
青春的另一个近义词,叫迷茫。知寿这样的一个女孩子,更是各种迷茫的集合体,既迷茫于未知的人生,又迷茫于感情的经营(不管是与两任男友的感情,还是和舅奶奶的血缘之情)。因为有大把的青春挥霍,对学业不太上心,把感情当成某种游戏,反倒痴迷于偷拿别人的小东西,甚至对高高兴兴化妆去见男朋友的舅奶奶冷嘲热讽这样的小把戏。
重要的东西,漫不经心,无谓的事情,分外在意,这就是被迷茫贯穿的青春吧。
青春的时光应该怎样度过?是辛勤地考学,还是随遇而安去打工?
青春当时,应该和他人如何相处?是有礼有节客客气气?还是一副看心情的爱理不理?
青春的感情应该如何持续?是卯足了劲的慢慢经营?还是梁实秋的那句“你要走,我不送你; 你要来,无论多大的风雨我都去接你”?
最后,与青春的迷茫相对的,是暮年时每天都会想到的,死亡。
舅奶奶屋子里的一面墙上,挂满了猫咪的照片,他们都被埋在了院子里,并且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彻罗基。
一次猫咪寿命大概在10——15年,而舅奶奶家的猫咪照片已经快绕着墙挂满一圈了。知寿问舅奶奶:
“挂满一圈怎么办?”
“没等贴满我就死了。”
舅奶奶想过死,知寿同样也想过。屋外公路桥上的涂鸦写着“别以为能活下去”,知寿难过的时候,也觉得“真想去死啊”。
舅奶奶的死,是生理衰老催生心理的恐惧,而知寿对死的理解,来自于活的疲惫。疲惫源于生活不可控的焦虑,源于无知无畏的短暂痛快后后知后觉的痛苦,源于迷茫本身。越是迷茫,这种疲惫感就越强烈。
青春虽然浪漫,却总有痛苦相随。就像知寿的那句俳句:
“厨房炉灶上,开水自沸腾,无人理睬好悲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