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一直都很欣赏有才华的人,无论他的才华体现在哪方面,比如你会写作,擅长于演讲,喜欢插花艺术,擅长跑马拉松或者是潜水等等,单凡你能有自己区别于其他人不同人之处,你就很有可能如熊浩在《奇葩说》:你有可能活成一束光,不管别人愿不愿意,你都有可能照亮别人。而你这束光终究会被别人识别,有时候我总是在想,在这个独特的世界上,有形形色色的人,为什么有的人能容易被其他人一眼识别,在他人的眼中表现得如此的与众不同,因为他们身上总是有其他人没有的特质,驱使我们愿意去靠近他们。
曾经的我,也希望不引起别人的注意,总是充当台下的观众,平平凡凡,简简单单就好,这样很容易被人忽略,自己的想法也不会被大家认可,有可能活得很卑微,他们总能左右自己。如果身在职场,通常领导都很喜欢有自己优势,有能力,善于表达自己的人,就如同我很喜欢微信公众平台的页面,一个小人面对整个地球,传递思想: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而是只需要做的事,不断在为自己品牌添砖加瓦。
1.你需要有个独特的优势,让你与众不同
我一直都很喜欢孙圈圈《请停止无效的努力》里面关于人的思维认知的打造,一个人要想从底层逆袭,不需要捣鼓别的,而最先需要提升自己的认知,而提升认知方式有很多种,发掘自身的天赋优势,这是能快速让自己的认知,只有当自己的认知提升后,才有可能想要改变,才有可能看到差距,当现阶段的你如果还没有发现自己的优势,那你就需要静下心去好好去发现,方法有很多种,而当你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你才会想办法打造,磨练自己的才能,你才有可能在未来有机会脱颖而出,有些人总是抱怨自己的运气不好,但是在我看来,所谓的运气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如果你自己没有在机会来之前潜心准备,即使机会来了,也会与你失之交臂。我们有时候很羡慕类似微信之父,张小龙的才华,怎么会创造出微信,改变我们社交的方式,经济学家薛兆丰,开启自身知识付费的网红个体,演员杨幂,凭借着《宫》一剧爆红等,但是事实前提,他们都提前比我们先找到自己优势,擅长之处,才会有如今的与众不同。
2.发掘自身的优势,扬长避短
当你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后,最好能找一张纸做一个清单罗列出来,这样你才有可能比较清晰和直观了解自己,从而学会扬长避短。相信我们很多时候,总能发现,身边有些人总比周围的人聪明,但是无论他们做多大的努力,感觉总是无效的努力,没有直接出成果,在职场上,表现为一天都在加班,但是工作总是做不好,但是他们的各方面能力都很不错,曾经的我遇到这样的情况总是困惑不已,一方面他们可能做事的方法不对,另一方面可能他们没有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扬长避短,才有可能做了很多无效的努力。如果你让一个很喜欢文学的人学习技术,可能付出的努力和产出不成正比,成效也是事半功倍,当然如果说你找到自己的优势后,你说,我想成为一个全才,可以么?可以,但是人的生命维度也就这么长,而人的精力本身也是有限的,如果你想做到面面俱到,显然是不可能的。
3.坚持1W小时定律,沉淀自己
我们都知道时代发展很快,相应的我们也会变得异常焦虑,遇事总有些心浮气躁,缺乏耐心和意志力,曾看过知乎关于人一生中最为重要的能力是什么?高赞的回答是:人的一生中有很多重要的能力,但是其中有一项核心能力就是笃定一件事,并有耐心长久坚持的能力。因为我们的人生不是百米冲刺,而是长长的马拉松赛跑,当你一开始跑到最前面,并不能说明你就赢了,能坚持到终点才是人生的赢家。在《刻意练习》和《心流》里都阐述一个事实:当你制定目标,剩下就是执行力,一项能力只要坚持到1W小时的专注的训练,你就有可能收获不一样开挂的人生。逻辑思维里的罗振宇在做自己微信公众号平台的时候,就是用对自己死磕到底的方式,每天在6点在微信同步一条60秒的语音,坚持了5年不变,后来在一期和时间做朋友的年终总结里,所谓的高手就是:能力=目标(喜欢)*专注(死磕)*执行力,我们很多时候,不能成为高手,就是我们缺乏对自己死磕到底的坚持的意志力。
4.利用一定的平台,打造品牌效应
如果我们找到自己的优势能力,也坚持1W小时定律,但是如果你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平台,同样你的价值很难被其他人发现和认可,虽然我很赞同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道理,怀才和怀孕一样,早晚能够脱颖而出,但是我们能不能自己稍微做些努力,让自己的价值早点被其他人所认可,早点收获开挂的人生,我们不需要犹抱琵琶半遮面。如果你在职场中,找对自己优势行业,跟对人,在机会来时,我们曾经打造品牌效应就能让自己脱颖而出。同样,现在网络时代这么快速,我们可以通过很多类似微课程来进行知识付费输出,知乎,博客,微信公号,微博等甚至去出书去不断写作输出打造个人品牌,这样,无论未来,你去到哪里,都是一个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