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文
【心理学课】20180102 解读:《洞察人性》

【心理学课】20180102 解读:《洞察人性》

作者: 鞍山孙勐 | 来源:发表于2017-12-27 02:59 被阅读1624次

    作者介绍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洞察人性》作者,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代表作有《自卑与超越》、《生活的科学》、《神经病的形成》、《自卑感》等,他将精神分析由生物学定向的本我转向社会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学,对后来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品简介

    《洞察人性》是一个很大的课题,自古以来就是我们的研究目标,但它并不是一门只允许少数专家研究的科学,其本质决定了人性必须由全人类共同探讨,协力挖掘其蕴含的秘密。本书旨在普及心理学的基本原理,通过这些原理解释我们与生活的世界、人类活动的关系,并阐释了这些原理在群体生活中的应用,对人的性格进行了科学的剖析。阿德勒曾说,创作本书有三个目的:指出错误的个体行为会破坏社会和群居生活;向普通大众介绍辨别自身错误的方法;告知人们应对方法,以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

    作品序言

    让普通人也能对个体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有所了解,是本书《洞察人性》的宗旨。另外,本书还论述了在处理人和世界的关系、人和伙伴的关系、人的生活模式这些日常关系时,对以上原理的运用。本书以我在维也纳人民学院为期一年的一系列演讲为基础创作而成—听众有几百人,年龄、职业、性别各不相同。本书的首要目的是点明个人的错误行为怎样对社会与公共生活的和谐发挥作用,其次是教导个人怎样认清自身错误,再次是为个人参与社会生活提供指引。若在商业、科学上犯错,当然要付出很高的代价,让人遗憾;但若在生活模式上犯错,却多半会直接给生活带来威胁。而让大家对人性有深入了解,便是创作本书的目的。

    权威评论

    阿德勒的思想比一般人所承认得要伟大,因为其他的理论家都曾受到他的著作的影响。

    ——杜安·舒尔茨(Duane P. Schultz)心理史学家

    阿德勒的心理学在心理学历史中是第一个沿着我们今天应该称之为社会科学的方向发展的心理学体系。

    ——墨菲,心理学家

    核心内容

    《洞察人性》这本书的中文版总共296页大约15万字左右。小编会用大约5000字转述书中精髓,再用2000字解读总结给各位亲!小编为亲转述这本《洞察人性》。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这本书《洞察人性》告诉我们如何才能走出人性的迷宫更好的与他人相处?人性这个词每个人都对他有自己的理解,特别是我们在经历人生变故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对人性产生更深的认识。那么,人性究竟是个什么?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人类的天性,它隐藏在每个人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下面。如果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我们就可以从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细节里看到每个人隐藏的人性。那些以前我们没有办法理解的行为,也可以通过对人性的剖析看到事件背后的真相。对于我们自己来说,掌握洞察人性的方法让我们对自己的内心有更清楚的认识,让我们知道该如何与他人相处,当我们面临巨大压力或者精神出现一些小问题的时候,就可以利用这本书中的原理分析自我找到出路。

    洞察人性这么厉害究竟是谁首先提出来的?这本书的作者可是位大神级的牛人一一奥地利心理学界非常重要的一位牛人。他的老师就是世界名著《梦的解析》作者弗洛伊德。阿德勒认为,并不是只有心理学家才有资格研究心理学,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整个社会负责。设立心理学科的目的本来就是为了让人们过得幸福,而不只是局限于教育方面的学术研究。阿德勒成立了以自我研究为导向的“个体心理学”研究,同时也成为“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这本书就是他用来阐述个体心理学的权威著作。我们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什么是自我?这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观点。其实本我、自我、超我的概念是弗洛伊德率先提出的,是精神的三大部分。

    简单来说,本我代表人的深层欲望,自我负责处理现实世界的事情,而超我更类似于良知和道德判断。举例说明,当一个人对你出言不逊的时候你的第一反应是愤怒,想要反击对方,你脑海中曾想过要杀死对方,这种原始的冲动就是本我,当你考虑到这么做要承担的社会道德以及法律风险时,这个时候就是超我在起作用,自我会负责协调脑海中的这两个声音,我们便会选择压制住内心的愤怒,采取一种有教养的、更加文明的方式解决问题。可弗洛伊德到了后期只重于性本能的研究,把人的很多行为和心理现象归结为性的压抑,这是阿德勒不能认同的,因此和老师分道扬镳,阿德勒也开始更加重视人的社会意识,偏向于让心理学研究,走出研究机构,帮助社会我们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类个体。

    通过三个部分解析给各位亲这本书的内容精髓:

    第一、人性是什么?

    第二、人的行为习惯是洞察人性钥匙?

    第三、人类的性格是怎样形成?如何调节自己的性格?

    第一部分:人性是什么?

    很多人会把人性与人的性格这俩概念等同起来,这样的理解是不对的,人性是人的诉求,不同的诉求支配着一个人不同的行为,而人的性格是一个人行为习惯的综合体。比如:我们辛辛苦苦地通过工作来赚钱,这是我们的行为,可是我们为什么会产生工作行为?表面看是为了买房、买车、出去旅游是为了让自己过得更舒服一点,但是在这样的行为背后,我们是为了让自己获得更加多的幸福感,也是为了获得超越别人比别人过得更幸福的优越感,这种隐藏在买房和买车背后的动机,可以称之为人的诉求,也就是人性。

    理解一个人的诉求的过程其实就是洞察人性,在心理学的研究中人的诉求分为两个诉求,表面诉求和根本诉求。表面索求往往只是停留在对行为的简单解释,而行为背后最根本的诉求才能称得上是人性。

    【案例】一位青年男子,因为自身的情感问题找到心理咨询师求助,这个男子外表英俊,性格体贴,有一份相当不错的工作,很有女人缘。按说他这样的条件既不是没有收入,又不愁找不到女朋友应该过得很幸福,然而他却和心理治疗师表示,自己活得非常痛苦。在他的感情生活中他总是不停的在换女朋友,即便已经有了非常喜欢的女孩还是会忍不住寻找别的女孩,只要有机会他就会和其他女人确定恋爱关系,脚踏好几条船,这样的状况已经持续很多年,让他身心俱疲,他不知道自己哪里出了问题,自己内心非常不安,而心理咨询师是通过和这个病人一段时间的仔细沟通,发现找女朋友只是这个男人的表面诉求。他小时候曾经被家人独自关在家中,给他留下了很重的心理阴影,这样的经历让他有了一种被抛弃的感觉,为了逃避这种感觉,他要不断证明自己在别人那里是有价值的、是被需要的,因此在找女朋友这个表面诉求的背后,它的根本诉求是向他人证明自己的存在,以及自己被他人所需要,这种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根本诉求,就是我们所说的人性,而只有仔细地与人沟通,了解他行为背后有哪些细微的东西,才可能洞察行为背后的真相。

    在我们知道了什么人性之后,有人会说,难道我们只能像心理医生那样打破砂锅问到底,非得了解别人小时候的事情,才能洞察这个人的人性吗?当然不用。在作者看来,行为习惯是洞察人性的一把钥匙,通过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到一个人的根本诉求。

    第二部分:人的行为习惯是洞察人性的钥匙?

    既然要研究人的行为习惯,必须先了解什么是人的行为习惯,习惯是一种行为,这种行为在一开始是我们刻意思考后做出的选择,即使过了一段时间,我们不在思考这种行为却仍在继续,往往每天都在做,换句话说,这是我们神经系统的自然反应。当行为习惯成熟后,我们的大脑就会进入一种省力模式,大脑不再全心全意地参与到同样问题的决策过程,所以除非你刻意对抗某个习惯,或意识到其他新习惯的存在,否则该行为模式总会自然而然地启动。阿德勒对行为习惯作出了另外一种定义,他认为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就是指这个人为了实现它的根本诉求所采取的方式和方法。因为在他的潜意识里,梦到自己被杀害,意味着醒来后得到父母的关心,所以在上述案例中,做梦和出现幻觉就是这个女人的一种行为习惯,而隐藏在这个行为习惯背后的,就是她渴望得到关心的根本诉求。虽然在上一个案例中,看起来好像我们分析一个人的根本诉求非常简单,但是现实生活中人的行为习惯却往往非常复杂,我们之所以在现实中很难看清一个人的人性,就是被这些复杂的行为习惯所蒙蔽了。那么,人的行为习惯为什么会这么复杂?这是因为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不同所导致的,有的人成长在一帆风顺的正常家庭中,当他想得到父母的关心时,就会采取一种比较积极的方式去达成,像刚才提到的那个女人,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一定遇到过什么阻碍,才会让他表达根本诉求的方式与众不同。

    我们如何才能从复杂的行为习惯中找到一个人的根本诉求?阿德勒提出,可以尽量回忆小时候的事情,通过对童年的回忆来分析出一个人的根本诉求,因为对于小孩子来说,他的行为习惯往往比较简单直接,比如一个小孩子想妈妈抱的时候,只需要找到妈妈,直接张开手臂投入妈妈的怀抱就可以了,而想要得到父母关注的时候,直接说出来或者大声哭就可以了,这些都比大人的行为习惯要简单得多,而我们在中学的语文课上都学过朱自清的《背影》这篇文章。在文章中,作者用注视父亲的背影这么一个行为来表达自己的爱,这种情况就是非常复杂的,因为注视一个人的背影可以有很多种解释。在这里我们需要强调一点,就是这种分析一定不能脱离那个人的成长环境,必须对一个人的成长环境有充分的了解,才能够做出客观的诉求分析,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陋习,就是习惯于站在自己的成长环境中,用自己的价值标准去判断别人,这样得来的结果往往是不够客观的,既然我们知道了人的行为习惯和根本诉求,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利用这两个东西?或者说我们洞察人性的目的是什么?这就要提到人的性格,人的性格是行为习惯的特征,是人的行为遵循的一种原则,我们洞察人性的目的就是要调整自己的性格,让自己的性格更加符合社会规则。

    第三部分:人的性格形成和分类?以及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去调节自己的性格?

    在我们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提到性格这个词,不论面试应聘的人,还是相亲和对象见面,都会通过对方的言谈举止来分析对方的性格,通过这一系列的性格分析,将决定那个人到底以什么样的形象留在我们的心底。究竟什么是性格?其实性格就是一系列行为习惯的行动模式。知道一个人的性格是什么样子,就能够预料到这个人对待朋友、对待困难将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在深入探讨性格之前,我们先来看看性格是怎样形成的,性格的形成受到成长环境和社会经历的复杂影响,并且具有明确的目标,成长经历一帆风顺的人和经历磨难的人的性格会有天壤之别,这是因为每个人性格的目标虽然相似,但追求目标的道路却各不相同。

    【案例】所有孩子都是有虚荣心的,无论是把这种虚荣心美化成远大目标,还是宏伟抱负,都不能掩盖虚荣心的存在。如何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孩子们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在其他小朋友面前炫耀他们所没有的玩具,这对有钱人家的孩子来说,稀有的玩具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家境一般的孩子就很难有。这个时候,在目标一致的前提下,家境一般的孩子就没有办法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这时他便需要用各种各样的理由安慰自己,或者告诉自己说那个玩具其实一点儿都不好玩儿,或者告诉自己,虽然现在没有办法得到,但是通过将来的努力一样可以得到那样的玩具。

    就是在这样一次次不同的经历后,两类孩子处理事情的态度也会出现明显的差异,这也就是两种不同性格的建立过程。通过观察不难发现,家庭物质相对富裕的孩子通常会很自信,在完成一项任务的时候,更喜欢用一种直截了当的态度面对,这正是因为在他们的成长经历中很容易就可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不需要绕什么弯路,而家庭条件一般的孩子通常会表现出缺乏自信的模样,在完成一项任务时更加善于思考,了解的性格的形成过程我们再来看看性格的分类,作者阿德勒把性格分为社会型性格和自私型性格两种,社会型性格的人通常比较乐观,没有什么攻击性,他们会以帮助他人为自己的终生目标,通过帮助他人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这种人一般会容易忽视自己的个人欲望和诉求。自私型性格的人,通常攻击性比较强,虚荣心也比较多,她们一般具备嫉妒、憎恨、贪婪等一系列的性格特征,自私型性格的人遇到事情时会首先考虑自己的利益,把能不能获利当做判断标准。

    在作者看来,世界上不存在绝对自私型性格的人,同样也不存在绝对社会型性格的人,每个人其实都是在自私型性格和社会型性格之间寻找平衡,一个人过于自私,会慢慢和现实脱节,变得孤立而病态,还是一个人过于无私过于顺从,同样会让自己的生活走向极端。如何才能处理好性格当中社会型性格和自私型性格之间的关系?

    【案例】夫妻之间的矛盾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所谓的性格不合造成的,要么是因为一方太过于自私,从来不考虑对方的感受,要么是一方太过于无私,间接培养了对方的自私,这种双方性格的失衡,会使夫妻之间缺乏最基本的尊重。试想一下,妻子刚刚擦干净地板,丈夫不仅不表示感谢,还踩的到处都是脚印,一点都不尊重对方的劳动成果,妻子肯定会有所不满。长此以往,妻子一方的积怨会变得越来越深,早晚有一天会爆发出来,这也就是性格失衡的结果。

    因此,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我们只有让自己的性格保持平衡,考虑自己利益的同时,兼顾到他人的感受和利益,才能够避免矛盾冲突的产生。在作者看来,一个人的性格之所以会向极端的方向发展,通常是由于一两次不如意的事情做到极致,在这种不如意的事情发生后,人的性格会很容易失去平衡,如果不对失衡的性格进行调解,这个人的生活将会变得非常痛苦。怎么理解这个观点?

    【案例】一个人因为家里穷而产生盗窃行为,事败后被关进监狱,他不仅不反思偷窃这种错误的行为,反而把这种惩罚当作是上天对他的不公平待遇,进而以这种惩罚为荣,把世界的所有人所有的事物都当成是敌对的,仿佛世间万物都是为了伤害他而存在,这种人会慢慢的把自己孤立起来,变得越来越自私,不再愿意与他人来往,这种孤立会让一个人陷入更大的不幸之中,就像《悲惨世界》那本书里的主角,他因为偷窃而坐牢,坐牢就是他所遭遇的不幸,等到他走出监狱之后,对整个世界都充满了怨恨,性格也跟着变得扭曲起来,这就是性格失衡的表现。

    可见性格失衡对我们的危害有多么大,我们该怎样处理好自己社会型性格和自私型性格之间的关系?本书作者认为,人的情绪变化能够直接地反映出我们的性格走向,我们能够通过一个人表现出来的情绪判断出他的性格,比如,有一种人喜欢把自己孤立起来,而且总是对外界采取敌对态度,那他就经常会表现出愤怒、焦躁和刻薄的情绪,如果我们要平衡自己的性格,我们就需要知道一些控制基本情绪的技巧和方法。以愤怒的情绪来说,我们回忆一下在生活中什么样的情况下容易发脾气?当晚饭做好的时候,我命令自己的孩子不要再继续看电视了,孩子不仅不关电视,反而把音量调到最大,根本不搭理家长。这种情况下,我们很容易就会感觉到愤怒的情绪,但这种愤怒情绪是怎么形成的?很明显是想要让孩子关电视的目标没有达成,同时又没有别的办法才会产生出愤怒的情绪,也就是说我们的愤怒源于无能为力的自卑感,我们没有能力让孩子听我的话,只能通过愤怒来发泄内心的不满。

    和愤怒的情绪一样,焦躁、刻薄也是处于无能为力的自卑感,让我们继续看下面这个例子,我们既然没有办法通过一句简单的话让孩子关掉电视,这是否意味着我们真的没有别的选择?事实上,如果我们足够坚决有耐心,肯定能从这次的挫败中吸取教训,找到其他途径解决问题,而不是深陷无能为力的愤怒之中,在以后和孩子的相处中通过经验积累,我们就会越来越擅长和孩子打交道,这就是我们能够通过洞察人性来改善自己生活的原理。最后,我们需要明白一点,我们并不是专业的心理学医生,我们在洞察人性的过程中,因为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积累,很难分析出百分之百正确的结果,所以不要贸然尝试去评价别人或者改变别人。

    每个人之所以有这样或那样的性格,都是受到复杂的成长环境影响,我们没有必要也没有资格妄下评断,之所以要了解洞察人性的方法,最终目的是改善自己的行为习惯,进行自我的性格调节,让自己的性格更加符合社会规则,变得更加乐观、坚强、平和。好,这本书的精髓解读到这里就基本描述完毕,如果你对这本书内容感兴趣,不妨读读全书。我们身处智能时代,它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可能会造福人类,也可能会给人类造成各种各样的困难。不管怎样我们只能接受而无法拒绝,因为我们都一样生活在趋势的大潮中.......下面接入本书总结阶段...... 

    解读总结

    《洞察人性》向我们讲述童年建立的行为模式基本无人能够改变,哪怕所有人成年后的处境跟童年时的处境有巨大的差异,这点也不会改变。就算成年后,人的态度发生了改变,也不表示其行为模式会改变。本书作者用真实案例分析与心理学理论相结合,让我们看到一本通俗易懂的心理学!这本书内容分“人的行为”和“性格科学”两大部分。作者运用个体心理学的原理,对人的性格进行了科学的剖析,着重强调人的社会性和社会感,强调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形成性格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心灵决定了命运。——希罗多德。这是本心理学界权威的人性读本,它能帮助身陷困境的现代人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他人,走出家庭和社会关系的迷宫,找到与自己、他人和社会和谐相处的方法。每个人从种种经历中归纳出的经验,都会跟他自己的行为模式相符,而他断然不会去改变这种行为模式。据此能够推导出,认识、改变自己是人类最困难的事。唯有犯过错误、知错能改的人,才能对人性有真正深刻的领悟。这种人有些或许是被混乱的思想旋涡、多种多样的错误所困,但最后还是拼命摆脱了,有些却在旋涡附近遭受了巨大的精神刺激。但其他人,特别是有同感与移情天分的人,自然也能掌握领悟人生的技巧。

    可真正理解人性的,是承认、理解其他人价值的人,要么对心理危机有过亲身体验,要么能以敏感至极的心灵看透其他人的心理危机,所以才会对人性有最高明的认知。改邪归正之人在各种大型宗教的繁盛时期和当前这个时期,都有很高的价值,相较于无数正直之人,他们站在更高的位置上,目光也更长远。学会一些人性知识后,我们便应帮那种行为模式无法给自己带来幸福的人纠正其错误的人生观,这是我们的责任。所以我们的最佳做法是保持慎重,同时铭记要对某种事物的某一部分的特征做出判断,需要先对事物各部分都有了解;要将自己的判断对外公开,先要保证其会给当事人带来好处。通常情况下,人只能从自己的经历中得出自己想要的结论。

    这本书小编自己有个译法:《我们个体心理学派对于心灵的研究以及人性弱点的极端表现》,这本书的第二部分才是分析人性的精华所在,这本书刷新了原来的好多想法,确实是对人性做出了另一种解释,可以说阿德勒绝对够大师级头衔,分析的太透彻了,简直就是高大上的学术吐槽!小编唯一对作者把行为归结为对优越感的追求和对权力的渴望保留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我想说的是这只能作为因由之一,不可能是所有的原因。 即便如此,读完此书,感到自己逼格都蹭蹭蹭的往上涨。

    社会科学是很理性且系统的学科,即使不从事相关工作,每个人也有必要在科学的范畴上了解自己和他人。心理学家阿德勒的《洞察人性》将人类学拔高到了炼金术的级别,视角要求读者或者研究人性的学者,将自己放到超脱于人类本身的位置,去看待人类。小编作为一个带着强烈的同理心和敏锐度感受力的普通学习者,因为深谙自己的本性,无法做到像作者那样超越自己的人性,把衣服脱光光,去把内心真实的想法一一剖析出来,所以也只能做顶礼膜拜状的继续浑浑噩噩!臣妾真心是做不到哇!好,这本书的其它精彩文字图片,均在文后的下方,欢迎您来互动阐述您的想法,我把这本书非常实用的细节精华基本为您转述出来见上文,附加了小编个人对社会学、心理学方面问题的初步理解,您可以点击文本复制粘贴为已所有,为什么我这样慷慨?因为无论你是否署名我的作品它都是我的思想和精神,这是无法改变的,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有时间后缀您的想法和问题。书后我们有找时间一起切磋学习,共同进步。解读总结到这里全部结束了,就到这里吧,我们下本书再会!

    作品精选

    毋庸置疑,眼下我们已了解到如下真相:从来没有得到命运垂青的孩子,对人生、对其他人的态度将迥异于自幼便得享人生快乐的孩子。天生就有身体缺陷的孩子,自幼便开始为了生存进行极为艰苦的斗争,这几乎成了一项基本规律。这种斗争多半会让他们的社会感荡然无存,他们因此将所有精力都放在了自己和自己留给他人的印象上,对如何跟人合作一点兴趣也没有。身体缺陷也许会让人以敌对态度对待世界,而同样会引发这种结果的,还有过度的社会压力、经济压力。在孩子还十分幼小的时候,这种决定性倾向便已确立了。这种孩子在两岁的时候,就时常感觉因为某种未知的原因,自己的竞争准备往往不及自己的伙伴,总是觉得没有信心,哪怕在很一般的游戏与活动中都是如此。他们热切期盼的态度,彻底暴露了他们因之前的艰苦经历生出的被忽略的感觉。一定要铭记一点:在生活中,所有孩子都处在不利的地位,难以独立生存,除非能从家庭中得到某种程度的社会感。孩子的脆弱无援总能让人真切感受到,生命伊始,所有人都有深刻的自卑,只是程度多少不一,终有一日,所有孩子都将明白,面对生存的挑战,只靠自己的力量无法应对。孩子奋发向上,就源自并始于这样的自卑。孩子为获得人生的平和与安全,将采取怎样的方法,孩子将确立怎样的生存目标,将通过何种路径朝这种目标进发,都取决于这种自卑。

    孩子身体独有的潜力,决定了其可塑性,这种可塑性会因以下两种因素受损:一是夸张、增强、恒久的自卑,二是获得安全、平和、社会均衡以及掌控其他人,极力超越环境的目标。怀有这种目标的孩子非常容易分辨,且极易变成坏孩子,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做过的所有事都很失败,觉得无论上帝还是他人都忽略了自己,都在排挤自己。要明白,走冤枉路、没有充足的准备等种种错误,在孩子的人生进程中都是无法避免的,就一定要兼顾上述所有因素。所有孩子都有可能走上歪路,所有孩子都将发现自己处境危险,只是有些孩子早,有些孩子晚。

    显然,在成年人身边成长的孩子会轻而易举感受到自己十分弱小,无法自立,他甚至不相信自己真的能做好其他人觉得他能好好完成的简单工作,而不会遇到任何问题。这便是大部分教育错误的起点,人们对孩子提出了超出其能力范围的要求,导致孩子产生了力不从心、无处求援、羞惭至极的感受,更有甚者会故意让孩子感受自身的弱小、无用。部分孩子被当成玩物、活的娃娃,或要谨慎看管的财宝,或一点用处也没有的垃圾。一般说来,孩子会因父母和其他成人的上述态度,确定自己只有让他们喜欢或讨厌这两种选择。人类文明的一些特殊元素也许会加深这种以父母为源头的自卑。例如对孩子不够重视,孩子会因此觉得自己毫不重要,毫无权利,对大人的生活可有可无,无权发表自己的意见,一定要有礼貌,不能喧哗吵闹等。

    很多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长期处在害怕被讥笑的恐慌中。讥笑孩子会对孩子的心灵产生近乎恒久的影响,并会在孩子成年后变成其习惯与行动,因此简直称得上一种犯罪。童年时期经常被讥笑的人,将一直处在再度被讥笑的恐慌中难以脱身,旁人能据此轻而易举地分辨出一个成人有没有这种经历。时常跟孩子说毫不掩饰的谎话,是不重视孩子的另外一种表现。孩子会因此对身边的环境疑神疑鬼,并对人生是否严肃、真实产生质疑。我们治疗过这样一种孩子,在学校时,他们经常无缘无故地笑起来,表示没必要太过严肃地看待学校,这只是父母跟他们开的玩笑而已,这便是他们笑的原因。

    作品目录

    第一部分 人类的行为 / 1

    第一章 心灵 / 3

    第一节 心灵的基本概念、前提条件 / 3

    第二节 心灵的功效 / 4

    第三节 心灵目标 / 5

    第二章 心灵活动的社会性 / 13

    第一节 绝对真理 / 13

    第二节 社会生活必不可少 / 14

    第三节 安全和适应 / 16

    第四节 社会感 / 18

    第三章 儿童和社会 / 20

    第一节 婴儿所在的环境 / 21

    第二节 困境的作用 / 23

    第三节 人类社会属性 / 29

    第四章 人所生活的世界 / 31

    第一节 怎样了解世界 / 31

    第二节 世界观的构成要素 / 34

    第三节 幻想 / 43

    第四节 梦的概述 / 46

    第五节 移情或认同 / 46

    第六节 催眠及暗示 / 48

    第五章 自卑感及对认同的追逐 / 55

    第一节 童年初期的处境 / 55

    第二节 弥补自卑——追逐认同与优越感 / 58

    第三节 生命曲线图及宇宙观 / 65

    第六章 人生准备 / 76

    第一节 游戏 / 77

    第二节 专心与不专心 / 79

    第三节 过失犯罪及健忘 / 82

    第四节 无意识 / 83

    第五节 梦 / 93

    第六节 天赋 / 103

    第七章 性别 / 106

    第一节 劳动分工和性别差异 / 106

    第二节 在现代社会中,男性占据掌控地位 / 108

    第三节 所谓女性的低贱 / 115

    第四节 对女性身份的逃避 / 120

    第五节 男女紧张的关系 / 131

    第六节 试图做出改革 / 133

    第八章 家庭情况 / 136

    第二部分 性格科学 / 147

    第一章 概述 / 149

    第一节 性格的实质及源头 / 149

    第二节 社会感在性格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 154

    第三节 性格发展方向 / 159

    第四节 过去心理学的派系 / 167

    第五节 气质和内分泌腺 / 169

    第六节 总述 / 176

    第二章 攻击性性格特征 / 179

    第一节 虚荣心与野心 / 179

    第二节 嫉恨 / 209

    第三节 嫉妒 / 212

    第四节 贪婪 / 215

    第五节 憎恶 / 217

    第三章 非攻击性性格特征 / 222

    第一节 隐居避世 / 223

    第二节 焦虑 / 224

    第三节 怯懦 / 229

    第四节 不文明的表现和糟糕的适应力 / 238

    第四章 其他性格表现方式 / 242

    第一节 快乐 / 242

    第二节 思维和表达的方式 / 244

    第三节 幼稚 / 244

    第四节 迂腐及固守原则 / 245

    第五节 温顺 / 247

    第六节 独断专行 / 250

    第七节 情绪和性格 / 252

    第八节 不幸 / 253

    第九节 宗教狂热分子 / 254

    第五章 感情和情绪 / 257

    第一节 分离性感情 / 259

    第二节 联合性感情 / 267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理学课】20180102 解读:《洞察人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kjyg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