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中的文学精神

作者: 湖畔一号 | 来源:发表于2019-12-23 15:48 被阅读0次
图片拍摄:秦淮区文化馆龚老师
摄影讲座
陈老师回答摄影爱好者的提问
回顾几十年的摄影之路

作者  陈安澜

日期  2019年 12月19日

                          摄影中的文学精神               

                                  ——在中国科举博物馆的发言

       

        在这里要说的是我怎么拍图片的。我是拍人文图片的,也就是拍人,拍人类在生产生活中的行为以及生活方式当然也包括人类的各种情感。摄影和文学的关系很简单也很直接,毕竟文学就是人学,是研究和探索人性以至对人性的刻画的一门学问,人文摄影把镜头对准人和人的各种行为,和文学几乎是直接挂钩。反而离绘画更远一点。摄影的文学性是近二十年讨论出来的,是摄影在发展中必然出现的问题,尤其是数码相机和网络渐至于智能手机和微信以及各种自媒体平台的出现,摄影就已经不是简单复制,而是多元化延伸,今后发展到什么程度,不知道,但不管它发展到什么程度,传统摄影的元素不会消失,摄影的文学价值不会消失,只会更加多姿多彩。这里不展开讲,网上对此有大量讨论。

      (举世纪之吻的例子)

        我是怎么拍的,怎么想的,讲三条:一是如何调动个人学养尤其文学素养赋予摄影之中。二是情感的真诚与丰富与否直接表现在画面上是否动人。所谓心里有,手上就有。三是形象思维和创造力。首先是调动个人学养的问题,在座的都是年纪比较大的年轻人,都是饱学之士,你若想尝试一下摄影的快乐甚或是成就感就要把你的学养调动出来,形成一个文学思维,激越的、浪漫的或者批判的,你就会在大千世界里找到你想找到的那一瞬间,你就绝不会对周围熟视无睹,这时有两种思维交织在在你脑子里,一种是摄影意识,另一种就是文学思维。你会像美国西部片那些决斗时掏抢的牛仔一样敏锐、迅疾,抓捕那稍纵即逝的一瞬。一旦到手你必欣喜若狂。摄影的魅力就在于此。在这样的前提下,拍什么的问题实际上就解决了。

    (举例:打乒乓球的女孩儿) 

      每次出发去行摄,我必先做些了解,那里是个什么地方,是单一文化还是多元文化地区,可能会遇到什么样的画面,一路上我都在调动我的学养和情感,到了地方我并不着急拍摄,而是先感受一下或坐下来吸根烟观察一下再或是跟当地人攀谈以期多了解情况,让自己进入到那种文化氛围中去,往往能得到一两张预期的好片。(注意,不要指望更多)    这次展出的所有图片都是力图贯穿一种文学精神,很直接就可以感受到,这里不说了。要说的就是锻炼自己把个人学养调动出来,让文学思维和摄影意识融合在一起,习惯它,掌握它,不再把相机看成一个机械,一个器材,冰冷的,而是把它看成表达自己个人内心情感的载体或工具,再或是它就是你的代言人,在熟练的掌握它以后就可以随心所欲的实现心中的画图,它几乎就是你身体的一部分,是有生命的,她是随着你的脉跳而跳动的你身体的一部分,至少是你的眼睛。情感。你有什么样的情感你就会拍什么样的片子。所谓心里有手上就有,心里没有手上肯定没有。所以一只相机在手你要把你的情感调动出来,或温存,或细腻,或激越,或浪漫,再或是批判,等等,一切美好的人类的情感,一切人性中很不堪的暴露都会出现在你的镜头里和你所创造的画面中。所以摄影已不再是简单记录,它还能表现感情,什么样的感情都可以跃然出现在你的画面中,它已成了你宣泄感情的出口,你的是非好恶都会表现出来。

  (举例:1 郎德上寨挑萝的老妇人 2.布拉格那个潦倒的人 3.弄劳山上那个打乒乓球的女孩儿)

        三是创造力。要敢于想象,发挥自己的形象思维。抓拍时需要,摆拍时更是需要。(举例:1.榕树下的小女孩儿 2.伊德拉岛上的鸽子 )以上是抓拍,在现实题材中照样可以用形象思维构图,不要灰心,要耐心点,心中永远都有期待和展望,好运一定会照耀着你。摆拍。所要求你的想象力和构图能力更强,你要在完全没有画面的情形下制造画面。现在的时髦说法就是“创意”,创意要好。

      (举例:1.平江路的女人 2.喀什老茶馆弹热瓦普的男人 3.陆巷的一家人)还是那个例子,【雨巷】的形象思维。几个题外的话:学会盲拍。学会隐藏自己,决不可张扬。摄影在一定意义上是门手艺,要跟人学,跟对人就少走弯路,进步快。格局要大一点,心有多大,图就有多大。要吃得了苦。要多看图,学会看图,看好图。   

与被拍摄者沟通 陈老师和女儿在新疆采风 乌鲁木齐之行

相关文章

  • 摄影中的文学精神

    作者 陈安澜 日期 2019年 12月19日 摄影中的文学精神 ...

  • 摄影史|摄影的现代主义

    自学摄影理论——笔记(5) 《摄影的精神》第二章 新型的摄影者来了 !(中) 上篇笔记介绍过连接19与20世纪摄影...

  • 文学教育  文学精神

    如果我们能把文学精神的一半融入自己的品性之中,那有关文学的教育也是成功的。外人觉得文学没用:有啥用呢,看这几行字几...

  • 摄影史|镜头向着人

    自学摄影理论——笔记(12) 《摄影的精神》第五章 面对面(上) 在上篇笔记中,摄影的发展从黑白走向了彩色,从...

  • 摄影史|1839年的开端

    自学摄影理论——笔记(2) 《摄影的精神》第一章 摄影帝国(上) 《摄影的精神》是我在众多摄影史大作里挑出来的一本...

  • 我心目中的伟大作品

    没有精神追求的文学是伪文学,描写表面的经验的文学则是浅层次的文学。 这在当今的文学发展中好像是个世界性的问题。物质...

  • 文学写作与文学精神

    (本人主讲的文学写作课程讲义) 我们今天谈文学写作,写作大家知道,就是创作文学作品。什么是文学作品?那些算是文学作...

  • 从《动画概论》到对动画的认识-跨星纪动画

    动画是一种综合的艺术课程,是超乎思维想象的,缓解精神压力的产物,它集合了绘画,漫画,数字媒体,摄影,音乐,文学等众...

  • 宋朝文学精神

    宋代文学,贯穿着爱国主义精神,愤慨国势削弱,外族侵凌,怀抱破敌立功的壮志。 宋朝的文学作品,在北宋初期禀承了晚唐风...

  • 摄影史|走进画廊

    自学摄影理论——笔记(15) 《摄影的精神》第六章 它的价值何在? 本章是《摄影的精神》最后一章,同时也应该是翻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摄影中的文学精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knzn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