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很难吗?在读《大话中国艺术史》之前我认为是很难的。
图片来自网络
因为每次带孩子去博物馆,看到一件件冰冷的玻璃展览柜里的展品,和一张小小的介绍展品的名字和卡片,并没有跟它们产生多少联结。除了知道展品的珍贵和稀有,很少从历史文化价值方面去探究它的意义和来源,更不知道它的前世今生。
《大话中国艺术史》的作者意公子说:艺术,通往我们生命的深处。艺术让我们真正获得的或许根本不是技巧,或者知识本身。
图片来自网络
打开《大话中国艺术史》,沿着作者神奇的魔法手指,一幅幅充满生命活力和张力的艺术品向我们缓缓走来,仿佛穿过千年的岁月,看到了中国历史和艺术源源不断的生命源泉。
从远古的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从简单的陶器到现在使用复杂手法的艺术品,从3000多年前的手工艺者到现代的艺术大师,每一件艺术品或者因为生存,或者因为追求生命的洒脱,无不展示出社会发展的痕迹,对生命意义追求的探索。
图片来自网络
艺术的开始是为了生存。看着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作者采用沉浸式观察作品的手法,深入远古社会,想象着远古时期人们的劳作方式,在茹毛饮血的年代里,人们是怎样学会使用陶器的呢?
或许是在一场大雨后,正在泥泞的土地上烧烤食物的人们,发现有一个调皮的小孩子随手捏的小玩意,在经过烧烤之后小玩意变的硬邦邦了。人们想着这些泥土可以做成别的容器,这样各式各样的陶器就诞生了。
图片来自网络
我们原始的祖先不断地挖掘着自己的智慧,尝试着不同的生活方式,拼了力气生存下来。当我们沉浸在艺术品的出产年代时,想象着那时候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环境,一件件艺术品不再是冰冷冰冰的物品,而是有了活力。
读客出品的《大化中国艺术史》,意公子著作。意公子打开了我们欣赏艺术品的眼界和格局。
意公子是国内头部艺术科普自媒体“意外艺术”的创始人。她用讲故事的方式普及大众艺术,让更多的人看到古今往来,那些艺术作品的前世今生和所彰显的生命力;连更六季的脱口秀《艺术很难吗》,也收获上亿播放量;她的首部作品《大话西方艺术史》,列入了2020年畅销艺术书籍的排行榜。
图片来自网络
今天当我们跟着娱公子打开《大话中国艺术史》,无论是陶器还是玉石,无论是书法还是美术作品,作者用讲故事的方式告诉我们每一个时代里有代表性的艺术品的前世今生,带我们走进创作者的世界,每一件作品的面都有一段段精彩的历史,那是他们探索生命意义的方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