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上惊秋
【唐】苏颋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
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苏颋,进士出身,任相四年,罢相后,曾随行唐玄宗到过潞州、晋州一带,开元十一年冬,出任益州大都督长史。两年后,才调回长安。这首诗创作于外放期间。从诗中可以窥见,诗人的失意寂寥心绪。
首句写景。站在汾河岸上,只见北风卷着白云在高天上滚滚流动,正是秋天北方特有的风景。
次句照应自己,长行万里路,还要渡过汾河远去。“万里”是夸张语,在诗人心里,远离长安,其中距离甚于万里之遥。
“草木摇落露为霜”,摇落,秋天渐深。外放偏远地区,远离政治中心,归期未卜,心绪本来就低落,再遇上万木凋零的肃杀之秋,更是愁上加愁,所以诗人说“秋声不可闻”,不敢听、不忍听让人悲凉的秋声啊。
诗人满腹心事,所以“惊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