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沟通】
啪(听得一声响,孩子买早饭上楼把饭扔到了桌子上)
“买个饭都是插队的,好像谁不着急似的”
…
“那你还不和老板说不让插队。”(建议)
“我咋说呀?”
“直接说,到我了,给我做,我也着急。”
“哎,那哪好意思说啊。”
“这有啥不好意思的,真废材。”(评判)
…
孩子呢?我家小外甥告诉我 把那“废材”两字去掉,而这也正是这样的沟通,带给孩子难受不开心的证明。
接下来的一天孩子处于坏的情绪中。“踢猫效应”随时发生。
【非暴力沟通】
“啪”(听得一声响,孩子买早饭上楼把饭扔到了桌子上)
“买个饭都是插队的,好像谁不着急似的”
“哦,都是插队的呀?”(倾听,重复孩子的话,事实)
“是呗,我也要上学也着急呀。”
“嗯,真是的,我们也上学也着急啊。”
“更可气的是,灌饼不来灌的,直接加一个煎好的鸡蛋。”
“啊,直接夹的鸡蛋啊?”
“嗯,还是提前煎出来的。”(特意指出没有被看到的点)
“是吗?还是提前煎出来的。”
“哎”
“哎,生气。来,妈抱抱”
孩子情绪宣泄出来回复平稳,接下来的一天
…
我没有大事件,《非暴力沟通》,我受益于这本书,在家庭琐碎的小事中,练习练习再练习,从知道到做到有多远,看你现在站在哪儿了,又怎样一步一步练习。
我只是打住不建议不说教,大概就花了近一年时间。
重要的是,自己做不到的时候,心中想“我又提建议了,我真笨。”这也是对自己的暴力沟通,“又”是评判,“笨”是贴标签。
如何对自己非暴力呢。“哦,我提建议了。我可以把非暴力沟通四步骤写到手上,时常来提醒自己。”
那这本书我看了四遍,您打算看多少遍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