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到创意小公园跑步,刚到公园门口,遇到了同小区的W先生,他刚跑完,穿着短袖T恤,满头大汗,至少五公里。
W先生是前同事,那时候他在车间工作,章丘生产基地,同事十几年没说过几句话,后来住同一个小区也没说过几句话,属于点头招呼类。
几年前因为跑步,经常遇见,说过几句话,大致原因就是中年健康问题血压高开始跑步,眼见着瘦。昨天下班看到他穿着衬衣,平时遇见都是运动服,从背影看身材一点都没有油腻感了。
跑着进入小公园,发现前面有两个人,从背影看好熟悉,仔细想了想,原来是跳舞在前面领舞的两个小姐姐,我跑过的时候跟她们打招呼,发现小姐姐年纪也不小了。
特别是那个紫色运动裤的小姐姐,至少五十加,但是从后面看,修身的上衣裹着紧实的身躯,没有赘肉,除了脸上岁月的痕迹。
![](https://img.haomeiwen.com/i20770426/53ae333e6de02a8c.jpg)
经常运动的人,真的是五十岁的年龄,三十岁的活力,真的可以有。
活力和精力有了,干啥呢?学习啊!
前几天听吴军老师讲逻辑思维训练,还真的意思,赶紧出门左转,复习复习。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能言善辩的人,虽然当时把咱给说得没话反驳,但是我们内心是不服气的,为什么?
其一,二元思维在作怪
习惯简单二元思维的人,不仅脑子里只有非黑即白的逻辑,而且往往只看到了事物诸多方面中截然相反的两个方面,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可能性,也忽视了黑白之间的灰度。最典型的情况就是,这些人常常把不需要对立的问题对立起来。比如有人可能会对你讲,“这件事你如果不支持我,以后就再也不要来找我了”。这就是把原本不需要对立的事情对立起来了。而且你一听到这话,马上就被带入到对方的情绪里,开始思考自己是不是真的不近人情,是不是应该站在“感情”这一方。这样一来,接下来的讨论就已经不在“讲理”的范围了。
其二,简单粗暴的方式
这些就是简单粗暴的方式,它把两件不相干的事情X和Y扯到一起,讲“如果你不同意X,Y就会发生”。被威胁的人常常会想,“如果我不想让Y发生,就要同意X”。但是由于X和Y原本没有联系,Y之所以可能会发生,是因为对方靠粗暴实行了威胁,它不是X的必然结果。因此,有些时候,你即使做了X,Y也可能会发生;而另一些时候,你即使没有做X,Y也不会发生。
其三,诉诸怜悯的谬误
“简单说是”装可怜”。我们来看看这样一个场景:一位学生对老师说,求求你让我及格,否则我就无法毕业。
很多人觉得,自己可以不讲理,靠感情打动对方。遇到一个糊涂人,这种做法或许能一时得逞,但是在当今这样大家普遍讲理的社会,这种做法会处处碰壁。
装可怜破坏的是公平。
其四,对事不对人
有些善辩的人,会借着和当前谈话主题无关的个人特点,比如人格、地位、或者学历,来驳斥对方或支持己方的论证方法。比如,金山夜话中的金山,他经常先问人家学历,若是学历代低,就一直拿这个说事,而忽视了当事人的其他诉求。
也就是说,我们不能通过否定一个人,来否定他的话。最好的办法就是时刻提醒自己,做到对事不对人,就事论事。
系统思考,常想因果,就事论事,不当祥林嫂。
道理好明白,关键是知行合一。
如何很好地实践,要做一个情绪稳定年成年人,那是下一节要学习的内容。
![](https://img.haomeiwen.com/i20770426/d0f7d50f93f3ea4c.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