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孤独,何必爱我

作者: 荒梁 | 来源:发表于2014-07-19 03:00 被阅读799次

    之前朋友分享了一篇文章给我,叫《一个人住第三年》。读完全文,像喝完一杯白开水,没有刺疼。心里只是不由自主跟着作者那样,轻轻的喊了一声,啊,有点像自己。这声发自心底的感触,轻得差点自己也没听见。

    我相信世上单身的人不外乎分两种,忍受不了孤独的,和忍受得了孤独的。前者在自己与自己相处的日子里,越来越烦躁和不安,过盛的寂寞情绪让人一直在左突右冲,试图绕开孤独的命题,试图用外力和外人来解脱。在与之相处时,会容易发现他们内心藏匿着太多的欲望和功利。那是他们内心的真实需求,并不能说存在好坏之别。而后者,那些忍受得了孤独的人,最后会逐渐安静地与孤独当起了朋友。 

    稍加回忆和思考,我就意识到自己已经跟孤独相处了无数年了。

    小的时候,不太懂孤独这回事,也就难以谈得上与孤独的相处。无忧无虑,这是孩童们基本的特征。真正开始与孤独相处,我想是在澳洲读书的时候。采取的方式,就是没日没夜地做网页,翻译英文的汽车文章。一旦沉迷进去,你就会发现孤独是无感的。而这种“沉迷”的方式也历经了变化,到现在,我觉得拍照、修图、写博客、开微信公众号,都是我与孤独相处的方式,都是我向这个世界宣泄的方式。 

    多数时候,不会上网买书(不是说自己金多无忧),尤其是在一堆未知的目标里盲目寻找下手的对象时,我更愿意到书店去转悠。去抚摸、翻阅那些纸张的感觉,会带来一种活着的质感。甚至走到心仪的书店,转一圈,什么也不买,也跟抽了一管子大麻似的,可以带着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离去。 

    日常生活里太多电子化和数码化的痕迹,有时候会让人无比怀念老时光里的那些气息。那些气息,让我觉得安全。也许这是一个人年纪见长,也习惯了孤独后的后遗症。即便无聊,也得用让自己熟悉的古老方式无聊着。熟悉的,意味着安全,和一丝的温暖。 

    有时候会突发冲动,跑到酒馆里听现场的歌手或乐队表演。叫上一杯Mojito,在不需要灯光的空间里,让歌声、人声、吉他、鼓声、键盘声……混淆在一起的音波轰击自己的耳膜。然后心里也跟着念叨那些歌词里的故事,感觉到那些年爱过的人、伤过的人、错过的人,都从眼前一一走过。觉得自己快晕的时候,一口喝完剩下的酒,起身离开。 

    你若没感觉到孤独,必然就不会理解我;你若无法与孤独相处,你也同样无法理解我。 

    其实我也没想到,就这样习惯了孤独。它是否成为了我的朋友,我并不肯定。但如此下来,生活里发生的许多事情,对你而言,不过是喝下一杯杯白开水。从嘴里流过喉咙,静默而温和地进入你的身体。它们再也伤害不到你了。反而成为了继续忍受孤独的养分。 

    但仿佛大家都误读了孤独。只是很多人都无法跟孤独相处。或许,他们无法跟自己一个人相处。我从来不认为孤独是个贬义词。不孤独过的人,总觉得缺乏了生命赐予的一种真实。它是药,也许会上瘾。抵不过的,也许还会吞噬了你的自我意识,让你成为屈服者。 

    由于一个人生活,日常的琐碎细节在我这里,倒变得简单了许多。即便心血来潮做顿简单的饭给自己,洗碗和打扫也无须太多的。这样每天会剩出很多自己跟自己相对的时间。如果每天我没有时间跟自己的孤独面对面,我反而觉得这一天,仿佛自己从未存活过。 

    当然越是深夜,心里越是有一种无法言语的感觉。不知道时光流失在我身上留下什么痕迹。在我老去的时候,没人爱自己。自己也不知道该好好爱谁。我害怕人生缺失一种意义。而我却不懂那意义到底是什么。 

    看到一个与自己相同的人。会想流泪。那是一种太真实的镜子。想拥抱那个人,是因为那是我不得不去面对自己。我知道那是自己的软弱。我坚强的一面,留给了应对这个混蛋的社会;而我软弱的一面,我希望放在某个人手里。但没人能贴近过我,他们甚至对别人没有任何了解的欲望。社会让太多人只是奔着最现实的结合而去,为了生活的安全感而去。 

    而走在寻找精神安全感的小径上的自己,自然缺乏同行者。 

    也许不同的阶段,都会突然有一个人,无比亲近地陪着你走过。帮你一起面对那些精神或肉身的空洞。而当你觉得要依恋她的时候,她却在距离或者时光的碾压下,莫名地逝去了。渐行渐远。所以我害怕遇到一个让我灵魂或者身体颤栗的人。因为害怕在我开始对她产生一种依恋时,她就要离去了。 

    但是我一直没反过来问自己,是否我才是对于她们来说,那个渐行渐远的人。 

    有本书叫《不安的生活》,里头提及“成年人所有的竞争、不确定感、你争我夺、完美主义,不都像一个没有被无条件接纳和无条件关爱的孩子的举动吗?他/她所有的表示,都是试图用自己的行为来争取到一点有条件的爱——如果我更成功、更有钱、更有权势,我就会被爱了”。 

    安全感。孤独。这些关键词看来在这个夜晚会有点猖獗地在大脑里盛开。 

    一部分人,将不知道多少分之几的思维放在过去,保持着对那些熟悉味道的铭记,其实是为这一刻独自行走的自己,圈起一片安全亲切的土地。未来不可测,那眼下所缺乏的,只能从记忆里回溯和包装。当然记忆是带有针对性和筛选功能的,并非所有的往事都会历历在目,成长背后你务必要放下曾经负面的包袱,对的错的,好的坏的……潜意识里我会更多地看到过去值得铭记的美好事物,藉此提醒自己,如何面对当下,双手珍惜。 

    我想起那天胖子说的,其实他的描述是对的。只是,你们依旧是不懂我的。连我自己都不太懂自己。 

    只是觉得,这样,挺好的。

    -完-

    文/老梁

    【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谢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1c1c50116d11:“成年人所有的竞争、不确定感、你争我夺、完美主义,不都像一个没有被无条件接纳和无条件关爱的孩子的举动吗?他/她所有的表示,都是试图用自己的行为来争取到一点有条件的爱——如果我更成功、更有钱、更有权势,我就会被爱了” 击中的赶脚。
      • 荒梁:@amnesiac 祝找到属于自己的路。
      • amnesiac:@荒梁 是不是自己的需要不好确定,不过多谢你听我说这些话。
        享受孤独大概心性淡泊,而我还远着。
      • 荒梁:@amnesiac 如果那是你的所需,那就一条合适你的方式。不要拘泥于真的要跟外界形成密切的社交才叫正常。出世和入世,一直都因人而异。
      • amnesiac:“孤独症”患者,现在正想到偏僻的地方做简单的事情,过简单的生活。基本没朋友了,连喝酒都不会,也不能。
      • 荒梁:@amnesiac 是否觉得这是一种可恶的恶性循环?不太会社交,于是躲在自己角落里;越躲得久,越发不晓得如何交流。所以嘛,多约约朋友出来,即便一开始你不知道如何插话,但是用心聆听也是一种“交流”。慢慢地你会找到插话的方式的。不信?喝一杯酒再试试。
      • amnesiac:@荒梁 熟人交流,多半无话。从这三点看,障碍更多在于方式吧,自身的问题。例如有些可能别人认为很明显的含义,自己居然没感觉,而有些自己觉得自然的(没有恶意)说法可能无意识让别人觉得不舒服,也许可以用个新词“社交陌生症”了。
      • 荒梁:@amnesiac 我相信爱,表达,交流,这些都属于沟通的形态。而交流如果存在障碍,必然离不开三个要素,一是你是否真的发自内心想去交流,二是交流的途径和手段,包括你表达的方式,第三则是看交流的那个对象。你提到陌生人交流存在障碍,那跟熟人呢?这后者恐怕是一个衡量你心态的重要依据。话说,我面对陌生人时,如果不是两人之间很气味相投,多半也无法很好的交流,除非工作上被逼要去那么做。但始终不是从心的,对吧。
      • amnesiac:孤独久了,竟与陌生人交流存在巨大障碍,如何是好?
      • 荒梁:@七月十二號禮拜六 证明孤独不是你本性的全部需要。只是一部分
      • 七月十二號禮拜六:有时觉得与孤独相处的很好 有时又会被打败 这是为什么?
      • c2938ba5ccb4:病入膏肓。
      • 荒梁:@叶公子 谢谢你的同感。祝安好。
      • 叶公子:看得我忽然流泪了,太像一面镜子照射自己。我从小就是个喜欢独处的孩子,那些时候有读不完的书和看不完的世界。即使在家人和朋友中,我也常保一份自我的幻想。后来,工作后,开始独居,独居多年,即使恋爱,也从不来和对方一起住,潜意识里还是一个人,于是总是感觉自己和自己恋爱。有一天,这份爱情总结时。才发现其实我并没完全的独立和喜欢孤独,以前的孤独只是相对的,你知道当你不安、当你寂寞,可以有人安慰。但当这个对象渐行渐远后,忽然对这样的孤独有种惶恐和悲伤,太多时间的自我相处,忽然忧郁和空虚,那种寂寞入骨的感觉让人透不过气。但我是骄傲的人,即使多么难受,也要咬紧牙关挺过去,我相信,只有学会真正的独立才能保有一份自我的意识,才能真正的谈得上享受孤独。谢谢分享。
      • 水西:所以我害怕遇到一个让我灵魂或者身体颤栗的人。因为害怕在我开始对她产生一种依恋时,她就要离去了。

        这个感受亦是明显。当一个人和你走的很近的时候,你开始选择冷静与逃离。想要在她离开之前,自己先去离开。
        孤独久了,有时候会忘了爱,失去了爱的能力。这样或许是因为没有处理好自己的内心世界。
        不懂独孤的人,难以懂你。懂孤独的人,又太类似了,适合做朋友。
        愿从孤独里开出花朵,生长出爱。
        祝安好。

      本文标题:不懂孤独,何必爱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ljst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