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 为什么自来水不宜生饮?
自来水是对天然的原水进行净化和消毒处理后所制得的水产品。虽然自来水的水质有其法定标准,一般是安全的,但其水质并非直饮水的标准。
自来水的各项水质指标并非零值。例如,细菌总数还允许每毫升水中不超过 100CFU(菌落形成单位)。同时,自来水出厂后经过地下管网输送或水箱储存后,可能会受到二次污染使水质变差。为抑制自来水管网中细菌的增长,国家水质标准要求自来水中含有一定量的余氯(消毒后水中剩余的氯),而自来水中的余氯对人体健康也是不利的。特别当原水中有机物含量过高时,用氯进行消毒后会形成卤烃化合物,如氯仿、溴仿、二卤甲烷、三卤甲烷、卤乙酸等。这类物质有潜在的致癌性,可导致患膀胱癌、直肠癌的机会增加。烧开水有助于降低致癌微量有机物。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 15 种致癌或可疑致癌的微量有机物中,有 9 种是挥发性的,烧开水可去除这些有害挥发性物质。如消毒副产物氯仿,挥发点为 65℃,烧开 30s 后,90% 的氯仿即被去除。
3.32 如何正确对待开水?
(1)好的开水必须用好的生水。
原料好是产品好的基础,如果用受到污染的水烧开水,此时充其量只能把水中的某些微生物杀死,而原来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仍然留在水中,甚至在加热的情况下,水中某些化学成分会生成新的更加有害的物质,显然这种开水是不利于健康的。所以,烧开水用的水其水质应该达到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才行。
(2)好的开水是好的饮品。
新鲜而水质安全的开水就是好的开水。白开水制作简单、廉价易得,除了解渴之外,还有药用价值。在我国,开水治病,古已有之,如《本草纲目》中称开水为「热汤」「百沸汤」和「太和汤」,认为它有「助阳气,通经络」的功效。例如,感冒头痛、发热、嗓痛或腹痛、腹泻时,均可多喝开水治愈或缓解。
(3)烧开水的最佳时间。
由于水质成分的复杂性,不要以为水煮的时间越长越好。据美国研究者认为,水烧开 3~5min 后的开水饮用最安全。因为,对于加氯消毒的水,随着温度的升高,其生成的卤代烃等致癌物质的含量也不断升高。刚烧开的水和烧到 70℃ 的水,饮后对人体都有潜在的危险。若沸腾后再加热 3~5min,这些有害物质即可迅速挥发,使水中的氯仿、卤代烃的含量能降到正常范围。所以,沸腾法是降低水中卤代烃的较为简单而有效的方法。但是,若沸腾时间过长,开水中的亚硝酸盐又会增加,对人体健康不利。水烧的时间越长,水中亚硝酸盐的含量越高。
(4)不宜饮用的几种开水。
不新鲜的开水和水质变异常的开水,都是不宜饮用的开水。例如,放置时间过长的开水,煮沸时间很长的开水,隔夜重煮的开水,多次反复煮沸的开水,蒸煮后的蒸汤水等。这是因为,这种情况下的开水,水中的有益元素全部被破坏。而且由于水分的蒸发,还有可能使某些有害物质(如亚硝酸盐等)增多,或使水中所含的氯化物、重金属等有害成分浓度增高,饮后会危害人体健康。另外,开水久置后,其中的含氮有机物不断分解成亚硝酸盐,且水中所含的亚硝酸盐会随着水的存放时间增加而升高,亚硝酸盐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影响血液的供血能力。亚硝酸盐还有可能转化为致癌的亚硝酸胺,对人体有很大危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