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影子攒钱记
![](https://img.haomeiwen.com/i1643347/c2925fe935432518.gif)
情况介绍:
小S,目前单身,在魔都生活,明年可能会换城市工作。
总资产24万元(包括未提取的公积金),其中股票、基金和P2P共14万元。无负债。
年收入13万元,年支出6.5万元。
理财目标:
①短期目标:为自己和父母购买商业保险;
②中期目标:在新的工作地买房;
③长期目标:财务半自由,自由职业。
财务健康体检
小S目前单身,在魔都工作,收支控制的比较好,结余率50%。作为一个工作四五年的单身姑娘来说,财务状况还是不错的。
1.保险配置不足
小S作为未来家庭收入的主力(之一),目前只有公司提供的五险一金,没有额外的商业保险。保险能够给家庭财务提供最基本的保障,在发生疾病或者其它意外的时候,可以提供经济支持,缓解经济压力。身边有太多收入不错的工薪家庭“因病致贫”的例子,在社保之外配置一些商业保险,提供大额保障,是很必要的。这一点小S自己也已经意识到,并且将其列入近期的理财目标中。
2.活期储蓄占比较高
小S的资产中有4万左右未提取的公积金,不考虑这部分资金的话,活期类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卡余额、货币基金等)共有5万多。一般建议留3-6个月生活费的活期作为备用金,按小S年支出6.5万计算,备用金只需1.6-3.2万元。
年轻无负债且无家庭负担(赡养父母或养育子女)的状态,工作处于上升期,可以相对激进一些,将更多资金投资于中高风险的产品获取中高收益的回报。对于资产不是很丰厚的年轻人来说,小影子建议留3个月的生活费的活期即可,剩余的部分可以办理1-2张信用卡备用,有大额的资金需求可以刷卡。
如何达成理财目标
小S的目标分为短期(1-3年)、中期(3-5年)和长期(5年以上)。
短期目标:为自己和父母购买商业保险
小S希望给父母和自己购买商业保险。三人均有社保,有基本的保障。一般比较大的保险类别配置建议是:意外险-重疾险-寿险,还可以增加医疗险,如果资金量比较充足,还能考虑理财险。
小S很年轻、健康状况良好,保险的选择余地很大,但是小S的父母都已经超过50周岁,一些保险,尤其是定期重疾,是无法投保的;而消费型的重疾险RBI(保额/年缴保费)也不是很高,10万的保额就需支付1000多元的保费,且随着年龄的增值还会继续增加。
小影子建议:
小S建议配置消费型的意外险、定期重疾以及终身寿险,如果重疾附带寿险功能,则可以适当减少寿险的保额。
推荐定期重疾而不是消费型重疾是因为消费型重疾可能后续会无法续保,小S的年龄不大,购买50万保额的定期重疾大约每年需要缴纳三四千的保费,加上消费型的意外险和终身寿险每年合计保费五六千,在小S收入负担范围内。
具体的保额,小S要考虑几个方面:
①寿险是留给家人的钱,如果唯一住房有房贷,最好能覆盖房贷。目前小S没有这方面的需求,可以等有需要的时候再追加保额(即再买新的保险)。
②重疾的保额建议是年收入的5倍,即发生重疾的最初5年主要用于康复治疗,无法好好工作,这部分的保额是为了应对生活所需。
小S的父母建议配置消费型意外险,消费型医疗险。
前面说了,重疾险的保费可以用于支付医疗费用和治疗后的生活费用,小S的父母一位已经退休一位即将退休,即使生病也不影响退休金的领取,而且自己有一笔存款可以支付前期的医疗费用(这笔钱目前主要购买货币基金和银行理财产品,比较稳妥)。考虑到杠杆率,建议购买消费型医疗险,100万保额每年保费2000多元,在小S父母年收入10%以内,负担不大。
要注意的是很多消费型保险以网络销售为主,购买保险时的“健康告知”一定要仔细阅读并且如实告知,如果在投保时有所隐瞒是可能会被保险公司拒赔的。而老年人可能有一些慢性病,如果自己吃不准是否能投保,建议找业务员线下投保,需要体检的话也配合进行体检。
中期目标:在新的工作地买房
小S计划明年3月份换工作且收入会下降20%,即工作收入变成10万左右。希望能在3-5年内在新的工作城市买房,或者租房也可以。
小S计划去的城市目前限购,要求外地户籍需缴纳社保满2年才能买房且不能补缴。所以,小S在新城市的最初两年,需要租房。但是心城市的房租比魔都要便宜,假设每月在房租方面节省1000元。
做一个简单的测算:
![](https://img.haomeiwen.com/i1643347/99ec4e187b84de7d.jpg)
可以看到在2022年,小S的现金和投资产品总计53万。(PS:假设小S新工作收入没有逐年增加、支出除了房租少1000之外没有增加;另外,虽然小S有在1-3年内结婚生子的想法,但是目前没有明确的计划,未列入考虑范围,且小影子认为就算小S确实结婚了,在个人结余方面变化也不会很大。)
小影子建议:
以目前当地房价来看,小S想要在居住满两年后就在当地首付一套小三房是比较勉强的,如果仅是希望买入一套房子作为婚前资产,可以考虑更小一点的户型,50-70㎡,贷款20年,每月还款3500元左右,还有公积金可以抵扣大约2000元,压力很小。
如果想要买大一点的户型作为以后自住的房子,建议跟另一半商量,大家一起凑钱买,可行性更强。靠自己一个人负担,除了首付需要更长时间才能攒够之外,每月还贷压力也会比较大。
长期目标:财务半自由,自由职业。
小S认为的“财务半自由”是指投资收益能覆盖生活开支的一半,可以让自己比较小负担地成为自由职业者。
一般认为的“被动收入能覆盖生活支出就财务自由了”的说法,在博多·舍费尔的《财务自由之路》这本书里只能算“财务安全”,而要达到财务自由,是“被动收入能覆盖大额开支的分期还款额和生活支出”,也就是说想买个大件也不需要动用本金。
考虑到小S在5年后应该已经结婚生子,家庭结构和财务状况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要做具体的测算是比较难的,所以仅用一般家庭水平做一个测算。
小影子身边的亲戚朋友以及看到的各类案例中,三口之家的一般年支出在8-10万的居多(不含房贷),其中小朋友上公立学校,各种培训班年支出1-2万。如果有房贷,我们以前面算的3500/月计(不上班也就没有公积金了),一年需再增加4.2万元支出,则总支出的一半是6.6万元。
小S目前的投资中,占比最大的是P2P,其次是股票和股票基金,再次是货币基金,因为股票和股票基金并不是固定收益产品,还有亏损的可能,所以这两方面的收入不能完全算“被动收入”,假设P2P、银行理财和货币基金的加权平均年收益为7%,则要每年收入6.6万元需95万元本金。这个金额,如果小S不买房,5年后是差不多可以达到的,但是如果小S在3-5年内买房,加上还房贷的支出,5年后距离95万本金这个目标会比较远。
小影子建议:
建议是否在新城市买房可以跟结婚事项一起考虑,整合双方资金进行总体规划。目前看来小S并不是一定要在新城市买房,双方各出一部分资金共同购买婚房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手里留更多现金可以做一些别的投资。
![](https://img.haomeiwen.com/i1643347/5e8bb0a412015b1b.jpg)
总结:
小S需要做的是:
①购买自己的意外险、重疾险以及寿险。
②咨询线下保险经纪人,为自己父母设计合适的方案,可能因健康原因需增加保费。
③结合婚假情况考虑是否买房,虽然说有限购政策,但是当地目前还是比较容易落户的,如果有定居的打算,办理落户可提前获得购房资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