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9-03-13

2019-03-13

作者: 德虔 | 来源:发表于2019-03-13 09:54 被阅读0次

午三、最初觸證於斷喜樂心一境性(分三科) 未一、加行(分三科) 申一、初位

【先發如是正加行時,心一境性,身心輕安,微劣而轉,難可覺了。】

  前面是正修行這一科,說到正修行的相貌:就是蒙正教誨,修正行時,安住熾然正知具念,調伏一切世間貪憂。這就是正修行的相貌。下面第三科是最初觸證於斷喜樂心一境性,就是你正修行有多少成就了,這個相貌。分三科,第一科是加行,分三科,第一科是初位,初開始那個階段的情況。

  「先發如是正加行時」,最初由善知識的教導,你就開始行動了,「先發」就是開始,開始這樣努力修行了。這個時候「心一境性、身心輕安、微劣而轉」,這個時候你也是能夠把這一念散亂的心安住在所緣境,但是時間不是很長,又跑了,再把它收回來,再安住在所緣境上。這樣用功修行的時候,你身心也是有輕安樂的,只要你心裡安住在所緣境上,教它不要亂,也不要昏沈,也不要散亂,就是會有輕安樂。但是「微劣而轉」,力量很小、很隱微,不明顯,在你身心上活動,就是不明顯。「難可覺了」,不容易覺知道,不容易明白。初位是這樣子。

申二、中位(分二科) 酉一、標

【復由修習勝奢摩他、毘缽舍那,身心澄淨、身心調柔、身心輕安。】

  這是第二科,是中位。分兩科,第一科是標。「復由」初開始用功修行,但是你的意願沒有滿願,你還繼續努力,繼續修習「勝奢摩他」,展轉殊勝,初開始修奢摩他,奢摩他是不值得讚歎的,但是展轉呢,它就不錯了,我就能安住半小時心裡面不亂、能安住一小時不亂、能安住兩小時、四小時、八小時心裡不亂。「毘缽舍那」,同時也修觀。「身心澄淨」,因為有這樣好的奢摩他、毘缽舍那出現了,你這個身心就清淨,身清淨,心也清淨。就是沒有這些不合道理的、不如法的事情。「身心調柔」,你的身也調柔、心也調柔。這個「調柔」就是表示煩惱不那麼強了,有煩惱是一個動亂的相貌,是一個剛強的相貌。這個貪心來了,你說不要貪不可以;瞋心來了,說不要瞋是不可以的!那是一個剛強的相貌。現在沒有煩惱了是調柔,身調柔、心也調柔。這是標,標出來,下面解釋。

酉二、釋

【即前微劣心一境性,身心輕安,漸更增長。】

  在你內心裡面,初開始用功的時候,就有身心輕安,但是那個「微劣的心一境性,身心輕安,漸更增長」逐漸地就增長了。因為你現在天天不怕辛苦,也不怕腰疼,也不怕腿疼,也不怕頭疼,所以你能忍耐住,一直地修奢摩他、毘缽舍那呢,你的奢摩他、毘缽舍那有增長;這心一境性,身心輕安它也增長。

【能引彊盛,易可覺了心一境性,身心輕安。】

  達到最後呢,就是逐漸地,在沒有成功之前,它逐漸地能引發出來力量強大的,容易覺了的「心一境性,身心輕安」出來了,知道有輕安樂了。這是中間階段的時候的情況,現在第三是後位。

申三、後位

【謂由因力展轉引發方便道理。】

  這是說由因力,就是依止於它,能發展出來更殊勝的境界叫「因」。而這因力不是頓,不是忽然間就完全成功了,不是!是展轉的引發。由小小的一個境界引發出來一個比較好一點,比較好一點的力量又引發這個殊勝的境界。

  在經論上有一個小小的故事:就是國王要造一個很高、很高的柱子,這個柱造好了,當然周圍是有梯子,這個匠人,由梯子就上到最高的柱上去。但是最後造好了的時候呢,國王沒有等那個匠人下來,他就下令把這個梯子都撤走了。那麼那個匠人就在柱子上下不來,下不來怎麼辦呢?等到夜間的時候他的親戚朋友,就關心他,就到柱子旁邊就同他說,怎麼辦呢?這個匠人聰明,他就把他的衣服拿下來,撕成一條一條的,一條一條的。一條一條都連接起來,這條就長了。他就告訴下面親人,你拿那個細的繩子,栓在這個布條上面,我可以載上來,你再用粗一點的繩子,再連結這個細的繩子,我再把它帶上去。最後拿個大的、粗的繩子連結這個細的繩子,把它帶上去。這個時候匠人把那個粗的繩子那一條,綁在上面,然後他綁在這繩子就直接下來了。

  所以說我們用功修行的人也是這樣子。就譬喻這柱:是生死的柱,下這個生死柱怎麼辦法呢?最初是持戒。這個戒,然後要修定、要修慧。這個戒是最初、最細的一個布條;這個定呢,是稍微細的繩子;慧是大繩子。你成就這個了呢,帶這個大繩子就下來了;那麼就是從生死柱由戒、定、慧就下來了。這裡面正好有這個意思,就是展轉的引發的方便道理,有這個道理。

【彼於爾時,不久當起彊盛易了身心輕安心一境性。】

  這展轉引發的道理,那個禪師到那個時候呢,那個禪師「彼於爾時」,「不久當起」不會很久了,你自己知道的,不須要別人告訴,你就知道會生起來彊盛的「易了的身心輕安心一境性」,就知道了,會知道這件事的。

《披尋記》一六頁:

《身心澄淨身心調柔者:除諸垢穢說名澄淨,堪任自在說名調柔。》

  「身心澄淨身心調柔者:除諸垢穢說名澄淨。」就是滅除去這個垢穢,就是五蓋,「垢穢」,說名叫做「澄淨」。「堪任自在說名調柔。」「堪任」就是有能力修更殊勝的法門,有這個能力叫做「調柔」。

【如是乃至有彼前相。】

  前面由展轉引發的道理,你的輕安樂逐漸逐漸地強盛起來了,就是這種情形。「乃至有彼前相」就是一直到最後,有強盛的輕安樂出現的時候,在出現之前有一個相貌,在初發的時候有一個相貌。

【於其頂上似重而起。】

  在這頭頂上感覺到重,感覺到沈重。

【非損惱相。】

  這個沈重,本來我們頭不舒服感覺頭重;但是這個時候不是有病的那個重,能損惱你,不是!能損害你、來惱亂你,不是這種事情。這個地方這個「重」呢,是饒益相。
(2019.3.13)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9-03-1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lza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