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谁都不争,谁和我争我都不屑
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
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杨绛
01
童年生活——与书为伴
杨绛,原名杨季康,生于北京,她的童年时期,面临古老的中国在20C中波澜壮阔的百年巨变,生时值辛亥革命前夜。
其后,旧的王朝终于风吹雨打而去,而民主与科学的大纛所揭露的救国救民的道理和信念日益深入人心,这就是杨绛诞生前后的社会现实。
幼时的杨绛欢乐活泼,充满童趣,惹人喜爱。
父亲对其影响是巨大的,他率真豁达的天性,为人处世刚正磊落,对男女一概平等,对母亲尊重爱护。
阿季是这样形容父亲:“两个人一生长河一般的对话,听起好像阅读拉布吕耶尔《人性与世态》。”
她是在此养成一生最大的爱好——读书,父亲曾问她:“阿季,三天不让你看书,你怎么样? ” 她答:“不好过。” “一星期不让你看呢?” “一星期都白活了。”
02
伉俪情深——杨钟之恋
杨绛在追求对钱锺书第一印象:“初次见到他,只见他身着青布大褂,脚踏毛布底鞋,带一副老式眼镜,满身儒雅气质。”
钱追忆当年杨绛脸面的白洁红润,脸如春花,清雅脱俗,犹如蔷薇新瓣浸醍醐,还带一丝腼腆。
为伴钱锺书赴英留学,于1935年夏天匆忙举行婚礼,杨绛与锺书结为伉俪,恰似中国近代史上的双子星座,交相辉映。
正如胡河清所说:“钱锺书,杨绛伉俪,可谓是当代文学中的一双名剑。”
锺书如英气流动之雄剑,常常出匣自鸣,语惊天下;杨绛则如青光含藏之雌剑,大智若愚,不显锋刃。
《杨绛传》 不求“塞牡丹”,但求“无愧吾”“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视为两人爱情的真实写照。大学相识相恋,终身伴侣,共赴患难,在半个多世纪的漫长人生旅途,休戚相关,荣辱与共。
03
孤岛岁月——战乱年代
20世纪30年代,二战爆发,祖国山河沦陷,生灵涂炭。
他们归心似箭,很快,与刚出生的女儿钱媛踏上了回国的征程,而母亲已逝,成为杨绛一身的痛。
杨荫杭父女数年东躲西藏,无处安身,只好冒险又逃回苏州老家,这时苏州已成了一座死城,尸孚遍野。
一家人在苏州老宅暂时勉强度日,此时,杨绛初步剧坛。
《杨绛传》 不求“塞牡丹”,但求“无愧吾”日本作家鹤见佑辅赞扬杨绛剧作:“泪与笑只隔了一张纸。”
杨绛先生写的就是这种含泪的喜剧,因为是用泪水稀释过的,故而笑得痛快淋漓,笑得含蓄蕴籍:这种笑带有无穷的意味。
04
动荡年代——流年沉浮
唯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1966年,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风暴以遮天蔽日之势迅速席卷中国大地。
钱杨夫妇亦无幸免,我们仍可以从字里行间读出文革对知识分子的迫害,对人性的侮辱,这时社会乱想丛生。
一夜,同宿舍的“牛鬼蛇神”都集中在大院里批斗,有人用束腰的皮带对杨绛等人抽打,她的头发被减去一截,钱的背被人抹上唾沫,鼻涕和糨糊,渗透了薄薄的夏衣。
字字句句无不体现对人的摧残,无数知识分子不堪其辱,纷纷弃世而去。
《杨绛传》 不求“塞牡丹”,但求“无愧吾”05
归零生活——笔耕不辍
乌云蔽天的岁月的不堪回首,可是停留在我记忆不易磨灭的,倒是那一道含蕴着的金光。
——杨绛
1976年10日,长达十年之久的内乱终于结束,中国也迎来了春天!
套在广大知识分子身上的禁锢碾为齑粉,杨钱结束了“逃亡”生涯,杨开始重译《唐吉柯德》,获得西班牙国王亲自颁奖,少有殊荣。
之后,更是硕果累累,《干校六记》,《将饮茶》,《杂忆与杂写》相继结集,在文学创造史上蔚为大观。
特别是散文创作,品之如品味一壶明前龙井,清雅,醇厚,隽永,令人难忘,回味无穷。
《杨绛传》 不求“塞牡丹”,但求“无愧吾”小说创作,此时也成绩斐然,《倒影集》,《鬼》,《事业》,《洗澡》相继出版。
06
抵抗不辛——只剩我一个
随着岁月流逝,杨绛夫妇年事已高,锺书病重住院,绛不离不弃,尽心尽力,而后,噩耗传来,圆圆因为长期过劳工作,身体支持不住,肺癌晚期,缠绵病榻,几日后离世而去。
但自己仍要坚强起来照顾丈夫,不日,钱大限将至,维对妻子一句话:“好好活。”
“我们仨走散了,剩我一个人思恋我们仨。”
《杨绛传》 不求“塞牡丹”,但求“无愧吾”–感–
杨绛先生一生淡雅如兰一般,对人,对事,谦逊温和,保留中国女子一种优秀的礼仪。唯一一次“被动”是文革对她的诬陷,她挺直了腰板,控告这不符的事实。
低至尘埃时,没有磨灭她的意志,而是在尘埃中开出了一朵朵坚韧的小花,登至峰塔时,没有被繁华虚名敝眼,始终心澄澈如水。
她与锺书先生相守一生的爱情更是令人艳羡,为丈夫甘做“灶下婢”。
情投意合,共同的兴趣爱好,更是将他们紧紧连在一起,赌书消得泼茶香,正是他们的日常写照。
古往今来,自有人避开“蛇阱”而藏身“陆沉”。消失于众人之中,如水珠包孕于海水之中,如细小的野花隐藏在草丛中,不求“勿忘我”,不求“赛牡丹'安闲舒适,得其所哉。
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而杨绛先生就是这些人之一,潜心学术,返璞归真。
《杨绛传》 不求“塞牡丹”,但求“无愧吾”–End –
参考文献:
《杨绛传》 罗银胜
《听杨绛谈往事》 吴学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