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成长方法论读书写作工作学习
一种让你更容易成功的工作方式

一种让你更容易成功的工作方式

作者: 而你在明天 | 来源:发表于2018-02-02 21:27 被阅读1853次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种感受:

    比如,你每天早出晚归,加班加点才能完成的工作,别人很快就能做好,而且质量高得吓人。

    再比如,各种杂事堆积,你忙了一整天,却发现原本预想中应该完成的事情,依然搁置在手边。连你自己都不明白,这一整天自己都做了些什么,偏偏还累得要死。

    可能你自己都没意识到,你的忙碌只是看起来很忙,其实你只是在做无效的努力而已,到头来总是收效甚微,你依然焦虑感十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深度工作》的作者卡尔·纽波特认为这是我们的注意力被分散的结果。换而言之就是专注力不够。身处信息碎片化的时代,能否高效地工作对我们越来越重要,甚至已经成了度量一个人能否成功的标志。卡尔·纽波特在《深度工作》这本书里,结合自己的经历给出了关于个人提高专注力、时间和精力管理可行性建议,并直言未来深度工作的践行者更容易成功。这本书可以说是信息碎片化时代的个人精进指南。

    卡尔·纽波特本人也是深度工作的受益者,在践行深度工作的几年里,他不仅拿到了教授职称,还发表了远超同行平均水平数量的论文,同时完成了多本畅销书的创作。

    先附上本书思维导图

    对于《深度工作》这本书,我们可以从提高专注力、自我管理、多做深度工作三个方面来理解。

    在理解这三个方面之前,我们必须先了解深度工作是什么,它能带给我们什么好处。

    深度工作是在不受干扰的状态下专注某一项工作,例如写作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选择在绝对安静的情况下从头写到尾。在这种状态下,我们的脑力和认知能力会因为专注力的提升而达到最大化,让我们得以迅速掌握复杂的东西,实现高效产出。我们该如何做呢?本书给出了答案。

    一、提高专注力

    调查表明,我们使用手机的时间有一半被微信占据,再加上QQ,这两大社交软件所占比例高达67%,除此之外,还有微博、电子邮件等也在花样百出吸引着我们的注意力。

    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我们随手刷朋友圈、回复信息、点赞评论已经成了常态,“低头族”越来越普遍。我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些网络工具已经将我们原本就不高的专注力降到了历史最低。

    所以,提高专注力的关键点就是远离社交软件。

    可能我们自己都没了解到社交软件对我们专注力的危害有多大。当我们需要集中精力工作时,电脑右下角的社交软件总是闪烁不定,偶尔还会有十分吸引眼球的新闻推送弹出来。我们会不由自主地点开,然后在回复信息和浏览花边新闻上花费大量的时间,随后很难再次进入工作状态。

    当然,这并不是说要我们完全摒弃网络工具。在网络时代,网络对我们的帮助不言而喻,但我们需要理性地衡量其中的利弊。这里,我们可以以朋友圈为例来做一个小测试。

    保持一个星期甚至一个月不点开你的朋友圈,也不发布任何动态,看看接下来会不会有人因此而来找你,或者说你的个人收益会不会因此而大幅度减少。如果回答是否定的,那么刷朋友圈所能带来的利是小于弊的,你完全可以选择放弃。

    这种情况同样适用于其他社交工具。例如对于写作者来说,与其他人点赞互动是提升个人名气的一种形式,但我们往往会下意识认为,我点赞了你的,你也会点赞我的。这就造成了一种不需要努力就可以获得的一种假象,但实际上你专注自己写作能力的提升远比这种形式所能获得的利益要大。

    远离社交软件不是最终目的,而是借此有选择性地使用有价值的网络工具,减少个人时间和精力的分散,将更多的专注力倾注到有价值的事情上。

    二、自我管理

    提高专注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保持足够的自律。这里可分为三个小部分,选择合适的工作日程、高效地执行和劳逸结合。

    1、选择合适的工作日程

    作者在书中提到了四种哲学的深度工作日程,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个人情况选择。

    禁欲主义哲学主张放弃低价值的事情,专注于个人专业领域发展。例如一个科研工作者,他可能选择掐断所有的社交联系,不回复任何信息和邮件,或者一个月回复一次,专注自己的研究。这种方式可以使深度工作最大化,适用于不依赖社交的人。

    双峰哲学和节奏哲学则是退而求其次,将时间分成两大块。一块用于深度工作,一块用于处理其他事务。这两种哲学适用于深度工作以外的事情对其成功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的人,比如自媒体工作者与粉丝互动。而两种哲学不同之处则在于,双峰哲学是划出固定的时长来进行深度工作,但时间段可能每天不一样;节奏哲学则是每天固定时间,长期坚持,这需要执行者极度自律。

    新闻记者哲学也就是像记者那样,随时随地都能进入深度工作状态,这需要长期的刻意练习,同时也需要很强的专业工作能力。

    2、高效地执行

    确定了深度工作的日程,关键还是在于执行。这里有四个原则。

    首先是适当的取舍。我们所要处理的事务众多,专注于最重要的目标即可。例如阅读,可供阅读的书籍那么多,程序员自然是优先选择看专业书籍,而非虚构小说;而写作者则优先看写作类的和各类经典名著。

    其次是确定引领性指标。写文章不应该看产出的文章数量,而应关注写作的时间。也就是注重过程。

    第三是准备计分板。计分板用于记录深度工作时间,这是一种成果的展示,同时可以极大地激发个人对于深度工作的专注性。

    第四是定期总结。最好是以周为单位,总结过去一周深度工作的执行情况和收获,用于持续改进,进而增加深度工作时间,提高效率。

    3、劳逸结合

    深度工作是一项对脑力和认知能力极限开发的活动,会极大地消耗人的精力。

    作者卡尔·纽波特坚持每天五点半结束工作,适当地放松不仅不影响高效工作,反而会激发无意识,放松下来的大脑潜意识会自动整理深度工作状态下的收获。

    此外,适当的休息有助于恢复深度工作状态下消耗的精力,以便于再次投入深度工作。不可否认的是,能在下班后放下的工作,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

    三、多做深度工作

    如果你可以保持自律,那么你还需要明白自己的工作是否有深度,然后有规划性地去做深度工作。

    1、分析自己的工作是否有深度

    这里只需要我们排除浮浅的工作即可。可以自我审视一下,如果你正在做的这项工作可以不必集中注意力完成,轻易即可复制且收获很少,那就是浮浅工作。

    例如阅读一本书,用记号笔在书上划重点标记明显是浮浅工作,而写一段读书感悟,则是将书中内容变为己有,是深度工作。

    2、有规划性地去做深度工作

    这需要我们严格规划好自己一天里的每一分钟,可以在日程表上写下具体时间安排,然后不折不扣地执行。这和选择适合自己的深度哲学是一个道理,只是更为细化地安排时间。

    当然,我们不可能完全不受干扰地执行时间表,如果计划被打乱,例如原本半个小时的任务花了一个小时,我们只需要花几分钟对接下来的时间表重新规划即可。

    本书封面

    读完《深度工作》这本书我才发现,原来自己所做的很多事都只是价值低廉的浮浅工作,每天实际深度工作时间少得可怜,甚至没有。我将书中的方法用于实践,发现原来不随时随地的刷社交软件可以节省出成倍的时间用于阅读等自我提高的事情上,阅读效率也大大提升,更重要的是整个人过得更加充实了。

    也许自律并不能马上带给我们成功,但至少我们能感受到自己在进步,从中获取自信和安全感,这是比成功更重要的东西。


    其他文章推荐:

    真正优秀的人,懂得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

    这个简单易得的小技能,让你更值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李久记:深度工作的理念是不错,但一定不要否认碎片化学习的效果,其实我觉得他的这篇文章叫 深度思考 更符合当下的气质。
      • 一条陆地上的鱼:好书
        而你在明天:@如意的文字ZRY嗯嗯,实用派
      • e8001bea374c:你的思维导图是用专门的app做的吗
        而你在明天:@betty_0608 用的幕布
      • 幸运的羊蜀黍:整天被各种各样的信息干扰,确实不能进行有深度的工作。能做到有深度的工作的人,一定是一个执行力非常强大的人。保持慎独,从自律做起。:fist:
        而你在明天:@幸运的羊蜀黍 确实,自律的人都很厉害
      • luax:书评很有深度
        而你在明天:@luax 谢谢,认真读书,多做总结总是有收获的
      • 我爱小媛宝:书评越来越棒:+1::+1:学习了。
        我爱小媛宝:@而你在明天 嗯嗯,寒假在家好好总结一下:blush:
        而你在明天:@我爱小媛宝 多多总结
      • 已申请销号:这类书我还一直没有看过……
        而你在明天:@涅阳三水 有些方法是我们本身就知道的,只不过脑子里没这么系统化,所以执行起来困难
      • 萌龙在天:不错
        而你在明天:@萌龙在天 谢谢你的肯定
      • 丛铭:厉害了
        而你在明天:@丛铭 哈哈,学习提高之法
      • 方海敏:班长评书超级好,深深喜欢了这本书,同时知道了“深读”的真正含义――凡事要投入地做好!
        而你在明天:@方海敏 是的,在精而不贪多

      本文标题:一种让你更容易成功的工作方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mbe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