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学论文
教学论文(18)音乐描写的魅力

教学论文(18)音乐描写的魅力

作者: 青枫飞燕 | 来源:发表于2021-01-11 15:36 被阅读0次

    音乐的魅力在于声音,可是,声音无影无形,看不见,摸不着,比之其他事物更难描写。在唐宋作品中,有一部分描写音乐的诗词比较有名,写法独特,各有千秋,作品通过声、形、效果的多角度描写,让我们感受到音乐的美妙。

    一、用比喻,以声写声。

    运用比喻,对声音的特征进行描绘和渲染,可以把陌生的音乐变为熟悉的声音,把抽象的声音具体化、形象化。比如李白的《听蜀僧弹琴》“蜀僧抱绿绮,西下峨嵋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一句正面描写蜀僧弹琴。“挥手”是弹琴的动作。“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这两句用千山万壑中的阵阵松涛比喻琴声,写出了琴声的清越宏远,铿锵有力。

    又比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从“大弦嘈嘈如急雨”到“四弦一声如裂帛”共十四句,用急雨声、私语声、珠落玉盘声、莺语声、幽咽泉声、银瓶破裂声、刀枪相击声、裂帛声来比琵琶声,写它由快速到缓慢、到细弱、到无声,到突然而起的疾风暴雨,再到最后一划,戛然而止。诗人在这里用了一系列的生动比喻,使比较抽象的音乐形象一下子变得形象生动。它使听者时而悲凄、时而舒缓、时而心旷神怡、时而又惊魂动魄。贴切的运用比喻,以声喻声,其声跃然纸上,使人闻其声,临其境。

    二,]用通感,以形写声。

    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通感”将将无形之声化为可见之物,让读者“眼见”其声,历历在目。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

    比如李贺的《李凭箜篌引》“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这两句正面写乐声,而又各具特色。“昆山玉碎凤凰叫”,以声写声。那箜篌,时而众弦齐鸣,嘈嘈杂杂,仿佛玉碎山崩,令人不遑分辨;时而又一弦独响,宛如凤凰鸣叫,声振林木,响遏行云。“玉碎”状其声之清脆悦耳;“凤叫”,状其声之和缓悠扬。“芙蓉泣露香兰笑”,以形写声。带露的芙蓉,似乎在含泪哭泣,盛开的兰花张着口,似开怀畅笑。诗人用“芙蓉泣露”摹写琴声的惨淡悲抑,而以“香兰笑”显示琴声的冶丽欢快。这些描写,化听觉为视觉,不仅可以耳闻,而且可以目睹。真有形神兼备之妙。

    又比如:韩愈的《听颖师弹琴》“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琴声袅袅升起,轻柔细屑,仿佛小儿女在耳鬓厮磨之际,窃窃私语,互诉衷肠。忽而,琴声骤然变得昂扬激越,就象勇猛的将士挥戈跃马冲入敌阵,显得气势非凡。接着琴声又由刚转柔,呈起伏回荡之姿。恰似经过一场浴血奋战,敌氛尽扫,此时,天朗气清,风和日丽,远处浮动着几片白云,近处摇曳着几丝柳絮,它们飘浮不定,若有若无,难于捉摸,却逗人情思。全篇诗情起伏如钱塘江潮,波涛汹涌,层见迭出,变化无穷。或示之以儿女之情,或拟之以英雄气概,或寓之以超凡脱俗之想,或托之以坎坷不遇之悲,一柔一刚,一喜一悲,构成悬殊的形势,使人有极目遥天悠悠不尽之感。

    烘托,韵味无穷

    烘托,是一种侧面描写,通过渲染来衬托主要对象,使表现的事物更加鲜明突出。在音乐的描写中,往往会用景物烘托氛围,表现音乐的感人效果

    比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东舟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演奏已经结束,而听者尚沉浸在音乐的境界里,周围鸦雀无声,只有水中倒映着一轮皎洁的明月。

    又比如李白的《听蜀僧弹琴》“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清脆、流畅的琴声渐远渐弱,和薄暮的钟声共鸣着,这才发觉天色已经晚了。诗人听完蜀僧弹琴,举目四望,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青山已罩上一层暮色,灰暗的秋云重重叠叠,布满天空。感觉时间过得真快。

    又比如苏轼的《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停杯且听琵琶语,细捻轻拢。醉脸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红。”此词的结句“斜照江天一抹红”,正是景语,可视为当时“残霞晚照”的写实,也可视为是借以形容胡琴姑娘之“醉脸”的,而它的妙处则在于“以迷离称隽”,令人难以捉摸,耐人反复寻味。“斜照江天一抹红”写了演奏结束后,演奏者和听众还沉浸在音乐的回味中,此刻出现了刹那的宁静,只看见夕阳斜照在江面,水天映着残阳的一道红光。从侧面表现出琵琶声的妙绝入神,曲有尽而韵无穷,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了涵咏回味的广阔空间。

    侧面描写恰似“回音壁”,将所描写的“声音”映射出来,让读者从“回首”中品味其声,这种效果是直接描写无法达到的。

    想象大胆神奇。

    诗人凭借想象的翅膀,飞向天庭,飞上神山,把读者带进辽阔深广、神奇瑰丽的神仙境界,虚实结合,有无互补,创造出含蓄空灵的艺术境界。

    比如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乐声传到天上,正在补天的女娲听得入了迷,竟然忘记了自己的职守,结果石破天惊,秋雨倾泻。这种想象是何等大胆超奇,出人意料,而又感人肺腑。一个“逗”字,把音乐的强大魅力和上述奇瑰的景象紧紧联系起来了。而且,石破天惊、秋雨霶霈的景象,也可视作音乐形象的示现。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那美妙绝伦的乐声传入神山,神妪也为之感动不已;乐声感物至深,致使“老鱼跳波瘦蛟舞”。诗人用“老”和“瘦”这两个似平干枯的字眼修饰鱼龙,却有着完全相反的艺术效果,使音乐形象更加丰满。老鱼和瘦蛟本来羸弱乏力,行动艰难,竟然伴随着音乐的旋律腾跃起舞,这种出奇不意的形象描写,使那无形美妙的箜篌声浮雕般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了。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作进一步烘托:成天伐桂、劳累不堪的吴刚倚着桂树,久久地立在那儿,竟忘了睡眠;玉兔蹲伏一旁,任凭深夜的露水不停地洒落在身上,把毛衣浸湿,也不肯离去。这些饱含思想感情的优美形象,深深印在读者心中,就像皎洁的月亮投影于水,显得幽深渺远,逗人情思,发人联想。

    五、用典故,含蓄蕴藉。

    运用典故写音乐,就是借助一些历史人物、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来表达愿望或情感,显得既典雅风趣又含蓄有致,可以使语言更加精练,言简意赅、辞近旨远。

    比如李白的《听蜀僧弹琴》“客心洗流水”这一句就字面讲,是说听了蜀僧的琴声,自己的心好像被流水洗过一般地畅快、愉悦。但它还有更深的含义,其中包涵着一个古老的典故,即《列子·汤问》中“高山流水”的典故,借它表现蜀僧和自己通过音乐的媒介所建立的知己之感。“客心洗流水”五个字,含蓄自然,虽然用典,却毫不艰涩,显示了李白卓越的语言技巧。

    “余响入霜钟”也是用了典的。“霜钟”出于《山海经·中山经》:“丰山……有九钟焉,是知霜鸣。”郭璞注:“霜降则钟鸣,故言知也。”“霜钟”二字点明时令,与下面“秋云暗几重”照应。“余响入霜钟”,意思是说,音乐终止以后,余音久久不绝,和薄暮时分寺庙的钟声融合在一起。这句诗写琴音与钟声交响,也兼寓有知音的意思。

    感受震撼人心

    写听众听琴的主观感受和反应,从侧面烘托琴声的优美动听。

    比如韩愈的《听颖师弹琴》“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嗟余”二句是自谦之辞,申明自己不懂音乐,未能深谙其中的奥妙。尽管如此,还是被颖师的琴声所深深感动,先是起坐不安,继而泪雨滂沱,浸湿了衣襟,犹自扑扑簌簌滴个不止。这种感情上的强烈刺激,实在叫人无法承受,于是推手制止,不忍卒听。末二句进一步渲染颖师琴技的高超。冰炭原不可同炉,但颖师的琴声一会儿把人引进欢乐的天堂,一会儿又把人掷入悲苦的地狱,就好比同时把冰炭投入听者的胸中,使人经受不了这种感情上的剧烈波动。

    音乐的境界,一是曲中的境界,用乐曲的声音和节奏构成的音乐世界;一是曲外的境界,即音乐在听众自己感受上的反应。二者相得益彰,从而使得诗歌意境沈宏隽永,饶有情致。诗人们动用多种表达技巧,幻化天籁之音,造就人间绝唱,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词中的音乐,共同感受其无穷魅力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学论文(18)音乐描写的魅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meda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