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606289/72296217524bfc3a.jpg)
“这里停车,不是停女人! ”
在纽约皇后区法拉盛一处停车场,一对华裔母女彪悍站在车位上为父亲占座。拒绝别的车辆驶入。
看完了整个视频,不禁有些感慨,这是丢人丢到国外去了么?
有网友评论:
“真丢人,没素质! ”
“他们又不是中国人,管我们屁事。”
“外国人丢中国人的脸。”
“要不咋说人家瞧不起华人呢。”
当然也有打抱不平:
“不这样能停到车吗?”
“人家家长也在找车位,这样没错啊。”
“我就听到开头一句get out,直接叫别人滚出去,你会让吗?”
骂人的确不对,但跟一个蛮不讲理的人去讲道理,纯属浪费口舌。如果换做开车的人是你,明明空着车位却被人占着,又会作何感想?
这样的事件在国内更是屡见不鲜。当你和朋友开车去商场的时候,总能看到那么几个人站在车位上,让你想停又没法停,喊也不是,骂也不是,最后只能无奈的寻找别的车位。
谁先看到就是谁的,谁站在那就是谁的。
所以每次当车辆行驶到停车场后,就会有一个甚至几个人去寻找车位,然后站在车位中间拒绝别的车辆驶入。
这样的现象在小区里也经常发生。更有甚者,直接上地锁搭棚,搞圈地运动。将公共资源作为自己的私有财产。
甚至还有些大爷大娘,拿着小板凳,提前几个小时坐在车位上,等着下班的儿女。
这样的现象已经司空见惯,我们采取的策略往往是骂上一句:没素质。然后开车走人。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难不成开车直接碾过去?”
当然不行。当一味的息事宁人却是对占座行为的纵容。
占座的习惯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养成。
小时候,陪爸妈去商场,找了个空位坐着。为了坐的宽敞些,中间往往会预留一个空位或把刚买的商品放在上面。
很多想坐下来的顾客,这让很多想坐下来的顾客感到很无奈。
上大学的时候,尤其临近期末考试的那段时间,占座的现象尤为严重。
虽然南方冬天的气温比北方高,寒冷程度不亚于北方。加上教室没有暖气,只有零星的一两个教室才有空调。
有空调的教室和图书馆就成了学生理想的复习场所。
即使天寒地冻,还是挡不住学生的占座热情。却也比在寒冷的教室裹着厚厚的羽绒服冻得瑟瑟发抖要好的多。
凌晨四五点从床上爬起来,跑到图书管的门口去排队。
等到七点图书馆开门,队伍已经长达几十米而这样的队伍还不止一条。凡是楼梯间都空地都站满了人。
7:00整,图书馆门打开,各个像是参加百米赛跑的选手,黑压压的一片蜂拥而出,奔向各自觉得最有可能占到座位的教室。
而跑进教室的人,手里往往都拿着好几本书,人未至,书先到,到的还不是一本,且分属不同的座位。
更有甚者进去之后直接将小教室的门反锁起来。
他们的同伴往往要好几个小时之后才来,甚至一天都不会来。
这样占座的人往往是一个团队,今天谁谁谁,明天又谁谁谁。
这让那些起得不早不晚的同学很尴尬,走遍所有的教室,看到寥寥无几的人,满满当当的书。
好不容易看到一个没有放书的空位,对应位置上却放着一个包。
这样的现象也并非一家校园所独有。几乎每个学校都能见得到。忘拿书了怎么办?甚至将随身携带的抽纸,一张张的放在自己将要占领的座位上。
“抱歉,这里有人了。”
我们对这样的行为很是反感,却又习以为常,甚至自己正在扮演着这样的人。
占位虽然给极少数人带来了方便,却让更多的人很不方便。
一个人只能占一个座,这应该成为高校图书馆的明文规定。先到先得,哪有什么特权。
当你一个人拥有了特权,损害的却是大多数人的利益。
当你在离开座位的时候,也请收拾好你的书本,如果只是短时间离开,请在离开后的书桌上写上离开的时间,超出半小时,此位空缺。
对于车位,你可以找车位,但不可以占车位。你可以告知哪里有空位,但如果你的车并不是距离车位最近的那辆,当有别的车需要驶入,也请文明礼让。
对于老人占位,我们不可能强行把老人轰走,但却可以与之家人进行交涉,可以联系物业,居委会,甚至报警。
有时候不是我们想把事情闹大,只是想对一个不文明,不合理的举动说一声不。我们不挑事,但也不怕事,我不纵容,社会才不会允许纵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