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儒家的复与兴

儒家的复与兴

作者: SweetSnoWman | 来源:发表于2020-05-29 20:36 被阅读0次

    儒家的真正源头,我认为是在周朝的时候,周天子为了制定规则来管理人民,并不让人民受苦,就制作了最初形态的儒家,或者说是儒家的前身。因为当时皇帝才刚刚成为一种地位最高的象征,在周之前的夏商时代,人们都是以部落为基础的群居生活,一个部落的统领者的地位要比皇帝来说低很多,换句话来说就是,在夏商时代的统领者与平民的地位要平等很多。

    所以到了周的就开始了最初的帝王系统,这时人们还不会怎样去适应这种让统领者居高临下的形式,所以周天子也许就是因为这一点,制定了规矩来约束臣子。但在这之前平民的地位和同龄者也是在同一层级的,所以对于统领者来说他们还是非常疼爱自己的子民,所以并不会制定像法家那样制定毫无人性的法律来为自己得到利益而不顾平民的感受。但是也许周天子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这一行为只是他下意识所做出的一种行为,导致在后世的传承之中,人们也就忽略了要有一颗仁爱的心,这里的仁心还不是儒家的,它更像是一种下意识而产生的爱。但是后来平民与皇帝之间层级的差距越来越大,大部分继承的皇帝对这种服从也就想象成了一种理所应当,认为自己生来就与这些平民不一样,这也就导致他们失去了对人民的仁爱,渐渐地将周天子制定的规矩彻底的变成一种表象。

    到了春秋时代,当这种表象在足够的利益面前的时候自然是会崩塌掉的,因为相对于这个时代的君王来说,这种表象只是一种无用,多余的东西。而当时的周朝,因为政策的问题,导致了自己本身的权利越来越小,全力甚至低于了一部分诸侯国,所以那些权力高于周朝的诸侯国就开始对周朝蠢蠢欲动,因为他们完全有能力夺得周朝的领地与权力,所以现在各个贵族都纷纷失去了这种。周朝制定的无用的规矩,也是撕毁了他们自己虚伪的假面,但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一个虚伪的假面,因为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样一种仁心的存在。从这个时候开始,各个国家就一直处于争夺领地的纷争之中,而那样一种用来约束贵族,并且造福百姓的规矩被彻底的撕破,没有多少人会去关心百姓,现在他们眼中全都是利益,这份利益的诱惑实在太大,大部分人都是经不住考验的,因为毕竟这是某一些贵族一生之中,最大能博得天下的机会。

    当时的管理层大概分为三个程序,分别是哲人,君王,臣子。君王与臣子现在一心都想着为自己夺得利益,而在他们手下的哲人也为了讨得他们的欢心与多的功绩,便开始为国家出谋划策,可谓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朝代,因为现在周礼并不是唯一的思想,而对于各个国家的各个君王来说,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所中意的思想,这样就让周礼恢复的难度大大增加。

    而在这时所出现的孔子从小学习周礼,当然不忍心,各个诸侯不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去摧残自己所信仰的东西,这时周礼也许已经不是仅仅是他所信仰的东西,他已经给你将其化为了自己的东西,并做出了一定的改进,也就有了我们最经常看到的儒家的核心思想,也就是仁。孔子在中年时所提出的仁的思想是他已经意识到了在周公创建周礼所流露出的那种内心的仁,也就是仁心。并且从他现在看到的没有仁心,仅仅有外在的仁所会带来的灾难与无用,孔子意识到这种仁一定要是像周公一样,从自己的内心所推出来外放的,而不是仅仅有外表,那是最为虚无。

    孔子在这个时期所展现出来的完整思想在经过我的理解与加工之后,我对儒家的想法是这样的:主要核心是仁,而仁又分为仁心与仁行,仁心主要是忠孝义,仁行主要是礼。创造意义是因为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是要感受世界美好的,所以儒家就是要创造美好,并且是创造不同层次的美好来让人们提升,从而享受到更高层次的美好。我认为这就是儒家的核心,政治体系可以变,知识领域可以变,但是核心不能变,这是在以后要讲的复兴中最重要的一点。

    在孔子逝世之后关于儒家最重要的节点的一部分就是孟子的传承,孟子在这个时候对孔子所提下的儒家的观点也做出了一点改进,也用我的说法来去试图理解这种改进。首先,孟子将孔子所设下的复杂的礼法进行了适当的简化,我认为这样做的用意是因为虽然说儒家的仁心与仁心不可分离,也没有高低之分,但是适当的进行简化而仁心是不变的,是无伤大雅的,这样还可以减少平民实现礼法的难度,不然如果礼法太过复杂的话,也许仅仅只有一国之君才有能力去将仁外放了。孟子做的另外一件事情就是他将仁的外在,也就是礼,进行了详细的规划与陈述,讲作四端,可以方便后世将礼的范围控制,整合。并且将一些繁琐的不必要的礼节,仅仅只需要记在人心中的所抛弃,或者合并了。

    那么我认为有人拿着儒家走下坡路,没有彻底的理解,如或者是说拿着儒的外壳。而且套着法家的内心来为自己的君王谋得利益,而不去顾人民的安危,也就是在董仲舒的时候了。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当时董仲舒所提出的儒家重点的是忠和孝的方面,忠也许就是为了保证汉武帝本身的利益。而孝,也许是为了避免皇室内部的纷争,不让作到威胁到现在继承皇位的人安全的问题。而我认为儒家所创建的时候注意要遵循的一点就是它有遵从一个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特点,是要为了造福百姓而创建的儒家。而到了董仲舒与汉武大帝的时候,他们所表现的看起来更像是为了汉武帝本身的利益而去所利用的儒家,这一点是和法家有异曲同工之处,它们都是为了皇帝本身的利益而考虑,但是董仲舒这里所使用的儒家更像是调整了法家的下限的一个东西,也就是说他与法家最大的区别就是把百姓当人看,而不是用统领野兽的办法。

    所以在了解了儒家的起源壮大与复兴之后,我们该怎么样在我们这个时代去将儒家进行再次复兴?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遵从核心不变的原则,就像我在刚刚在上面之中所提到的观点一样,儒家的核心是要去造福百姓,净化自己的内心与净化自己的行为。考虑到我们当下正是不能转变太大的问题,再加上之前几次关于儒家的复兴并没有成功所牵连到的我们不该使用的政治,因为这些政治在前几次都没有成功,所以我们不应该再次重蹈覆辙。我们现在的国家是一个共和的体制,而不是像从前几次复兴的时候那样的君王的体质,所以这时我认为要适当调整礼外放中的层级的关系,我们应该适当缩小成绩与层级之间的差距,但是不应该删除。而且现在的知识也与之前的知识是差别极大的,这是我们在现代社会非常有优势的一点,我们所要使用的知识也与之前有了极大的不同,而且我们现在知识的深度也应是开发到了一个比较深的地方,所以我们更需要在用更多的精力去学习这些知识,以便我们外放的时候去使用。

    在课堂的最后,王校长讲解复兴这个词可以拆开来理解,复是一个意思,兴是一个意思。首先我认为要复的地方就是儒家的核心,也就是我们儒家的思想。我们儒家的思想必须要有一个地方,能够有足够的效率去传播,并且能够有足够的权威去发展,也就是儒家思想一个立足点和传播点,就可以立在我们当下的共和政治体系之上。并且要对我们儒家的思想做出适应性的改进不能有与当代政治冲突太大的地方,不然我们可能会推翻之前革命老前辈为所建立的为人民造福的另一种思想。其实我们是融合了共产主义的思想与儒家的思想所产生的一种新的思想,能够匹配度较高的立足于我们现在国家的这个社会,然后在国家成功的收纳了这个思想之后,要把这个思想传播到更多的国家乃至全世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儒家的复与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mgfz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