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儒家的“复”与“兴”

儒家的“复”与“兴”

作者: YuMoo555 | 来源:发表于2022-06-12 12:28 被阅读0次

儒家的大课程,我们也是顺利地学完了,最后一刻我们学的就是儒家在政治方面的作用,通过之前的学习什么是仁政,我们已经非常了解了,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实行仁政,古时的王朝又不是没有国军使用儒家的治国方案,但王朝还是会不断交替一个接一个的倒下,从来没有一个持久地王朝。到底是儒政的问题,还是国军本身的问题呢?

孟子曾经与梁惠王有过交及,梁惠王问孟子如何才能“利吾国”,孟子是孔子思想的传承人,他当然是要往仁政方面去想的,孟子说呀,为什么要说“利”呢?如果上至国军和大臣下至士庶人民都在说利的话,那么国家就危险了。当一个国家没有了伦理关系时,那么小人就有可能去侵犯比他地位高的人。这就叫以下范上,如果一个欲望颇深的人一步一步利用武力获得了强大的军队,那么他就有可能会侵犯到国军的权利,那么这样的国家又怎会太平。这就是在太平盛世之下,孟子所说的要靠义,而不是梁惠王的利。

再到后面大秦帝国商鞅所实行的变法却是发夹发夹,确实效率高能使秦孝公快速称霸,但是可见他其中是毫无人性的,是时时刻刻都在谈利的,不管是你上战场是杀了人得了光辉,就会赏你钱,在这种混乱的法律下,几乎人人都是为了利益而活,以下范上,不光会触及上层贵族的利益,而且朝廷政府也会被利益所迷惑的混乱不堪,大秦帝国又怎么不会瞬间崩塌呢?

当刘邦实行完“黄老之术”并使用儒生董仲舒时,又怎不是借助儒家实行政统,把儒家定为考试项目,又怎不会让很多人为此当官,使学习儒家成为了升官的路径。这就叫外儒内法。

那么儒家的出路,难道就是有人真正使用了孔子所定的仁政,这个国家就会强大起来吗?司马迁说过,自己撰写史记是为了“通古今之变”古今之变就是司马迁所说,历史总会发生的一种循环也就是说,古时候的人们以及古时候的一个个王朝都被困在了一种循环一个“局”里。纵观中国三千年的历史长河当一个国家有了盛名的君主圣贤的丞相那么开元盛世就会到来。但是人啊,一代一代圣军和贤相都只有百年之身,当盛名的君主死了之后下一个君王又不知是否有能力使这个国家继续兴盛下去。而我们到儒家,可以被称为哲学但是,这一类人也是只有道统并没有权利,他的精神以及道德层面是在的,但是他没有实际的权利,所以孔子所提倡的道统是完全不可能在一代代君王之间实现的,因为就算这一个君王认可,你下一个君王随时也有可能把它废除。而且孔子所说的理想国真的是过于理想化现实中,能达到孔子所想象的世界的概率,只有1%不到。看呀我们现在中国的文明多么发达,但是孔子说想要的是每一个人都有仁心,也是完全没有达到的。只有应然却少了实然。所以在这种循环中,治世,就是有贤君贤相,而乱世就是昏庸的国君和佞臣。这就是中国历史著名的趋势。分分合合,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这些问题都是与中国的政治实行问题有关的如果想让如家发扬光大那么就必须保证每一代的君王都会支持儒家,不过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儒家也是随时会被推翻的,所以君主专权制肯定就不是实行儒家的理想前提。所以,儒家的核心必须保留,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本,但是君主专权制这样不可测的政治提桶是一定要废除的。那么儒家的未来发展又该如何进行,那么我们现在要讨论的,就是我们现代的儒家所实行的创新——开三统。所谓的三统,就是:道统,政统和学统。首先先前的如家是只有道统的,之所以如家不能得到发展,就是因为他少了政统,所以政统是必须与道统结合的。

在这三者之间政统,就是关于国家的治理方面,政治体制的变革就是要使人人自由民主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将所有权力都集中到一个人身上,那么他做错事儿的概率,以及所带来的后果就太大了。然而它也是最难的,因为它是对我们每一个人民的要求。在古代的君王专制是不算政统的,因为当所有的权力都集中到一个人身上时,那么这个世界的兴盛与没落就会完全与这一个人挂钩,所以才要打破君主专制,实行民主制。

而道统就是关于自己内修内德的,他只关于自身,是一个在底线层面更加超越的项目,当一个人没有“道统”时,我们不能去指责他因为道统并不是底线,它所延续的就是孔子的精神,我们中华民族的根本,只有你不断超越,在这一方面去学习你才算得上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否则你即使是出生于中国,却没有我们中国文化之根的话,那么你也“不算是”一个中国人。

而学统,就是我们中国所需要在技术方面的发展,当一个国家闭关锁国没有了技术时,那么政个国家就会是被动的。这也是儒家中被最新加入的一个方面。当然,这一方面并不只是不断地刷题,而是你真正在科研项目的真正研究所发现的真正有用的技术,不然就像我们中国的手机行业,当外国不给我们提供芯片时,我们完全制造不了手机的。

所以我们要在不断学习中,华人民之文化时也要守住自己的底线,不光要像颜回那样不断地内修,还需要致力于国家,研究真正能让中国强大起来的科研技术。这就是新儒家,当这个困局被打开时,我们中国真正的未来,就已经落到了我们每一个人身上,所以不育勿施于人利己达人就是我们现在真正的方向!

相关文章

  • 儒家的复与兴

    儒家的真正源头,我认为是在周朝的时候,周天子为了制定规则来管理人民,并不让人民受苦,就制作了最初形态的儒家,或者说...

  • 儒家的“复”与“兴”

    儒家的大课程,我们也是顺利地学完了,最后一刻我们学的就是儒家在政治方面的作用,通过之前的学习什么是仁政,我们已经非...

  • 儒家的复与兴

    我们学习儒家,其目的是希望我们的生命能够拥有继续向善的可能性,若我们不去将内心之仁扩而充之,我们的善永远只可能是一...

  • 儒家的“复”与“兴”,何以可能

    今天我们的儒家大课程结束了,所以这篇写作便是我们的结课文章,让我们先来把前面所有的知识回顾一下。 ...

  • 新儒家的复与兴,何以何能?

    儒家生于春秋战国这样的乱世,而他们对待乱世的处理方式就是去恢复那之前所本有的制度、礼法,从而走向小康。但是,...

  • 新儒家的复与兴,何以可能?

    在漫长的5000年历史中,有着各种的文化,各种精神,各种思想,各种学派,儒家也是其中一个。 孔子在春秋战国时期,周...

  • 新儒家的复与兴,何以可能?

    我们都知道在春秋战国的那个时代,天下是礼崩乐坏的,人民受着各种的压迫,天下无主,然而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也产生了一...

  • 《论语》——儒家的“复”与兴(论语课程结课写作)

    我们《论语》课程已经完结,而我们最后一张学习的内容,是从政。从政,可以说是《论语》课程所有所学的“行”。而政,也可...

  • “复”与“兴”

    说到儒家,就不得不提到所谓的“复兴”。通过学习,得知儒家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与人之为人、不可磨灭的德性有着很...

  • “复”与“兴”——阳明

    在王阳明先生之后,王阳明先生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大。他本来是一个文人,却可以披着铠甲上战场,他平乱安邦,挽救大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儒家的“复”与“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zegm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