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成年人生活选择模式即结婚,的确具有许多优点:它有利于社会成员以家庭为单位建立起较为有序的社会管理体系,以便国家进行社会管理。并且他有利于社会伦理和秩序的稳定,他在一定程度上为婚姻施加社会压力,有利于婚姻的稳固。结成婚姻共同生活的两个人也可以相互利用资源,减少生活成本。他是建立在社会稳定、伦理、疾病控制等多方面的综合选择。
从古代的“父母之命”到“包办婚姻”再到“自由婚姻”再到如今对婚姻本身的思考,反映出人们自我选择意识进一步的提高。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体验着快节奏城市生活的人,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有了更多的想法。从前主流的生活模式,也许不再适合所有人的要求了。
老一辈的人对婚姻的理解较为精辟:“结婚嘛,就是两个人过日子,不需要什么爱呀。相处久了,自然就有感情了嘛。”在老一辈某些人的眼里,婚姻的实质并不是爱情的升华,而更像是生活伙伴。但年轻人对此不以为然,他们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并吸收了大量外来思想,他们相较于稳定,更注重爱的感受。引用台湾电影《love》的一句台词:“我不接受包养,我只接受爱。”大概就是这种感觉。
但实际上许多80后的婚姻就类似一种社会式包养,众人是包养关系的教唆者,父母是包养的责任承担者,子女只需要好好接受包养。许多80一代的人从结婚到离婚都接受这种全包式的服务。由于他们是家里的独苗,从小和父母关系密切,依赖度高,并且在面对社会经济的各种压力之下,他们不得不妥协,让父母参与到他们的婚恋生活中来。婚姻的选择由父母包办,婚姻的协商由父母来讨价还价,到了孩子出生后由父母来承担养育,婚姻的维系父母常常插手,到了最后离婚,父母都会出面帮助争夺财产和抚养权。许许多多的人的婚姻是被“包养”了的。
西方思想深入,他们本来是要求自主婚姻的,但碰到这种国情,情况却发生了转变。他们内心虽然想要自主,但是现实让他们选择了妥协。独生子,压力大,经济不独立,双方的不成熟加上父母的过多干涉,于是80后的婚姻离婚率攀升也就不足为奇了。他们其中唯有思想独立经济独立的人才获得了真正的自主选择权。有的人心智还未成熟就闪婚闪离;有的人后来独立了重新审视曾经的婚姻,才重新选择了新的生活。并且随着女性经济地位的提升和社会离婚的普遍性,离婚对于女性来说也已经不是什么难以启齿的问题了。
这一切都看在90后年轻人的眼里。他们一会儿说自己不相信爱情了,一会儿因为又看到一本书,一句话,某个故事,又说“我又再次相信爱情了”。他们对爱情是有憧憬的,但对婚姻可能抱有疑虑。
80、90独生子女是特别的一代,聚焦众人的目光。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他们可能成为最特别的两代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两代独生子女,他们所面对的今天的际遇和他们的时代以及时代赋予他们的特征有密切关系。如今90后更加个性,但如果他们因为社会的压力和自我承担的缺失而选择向父母寻求帮助和妥协以寻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就注定了他们也难以婚姻自主。
90后是否能够真正自主的选择和谁结婚,结怎样的婚姻,或不选择婚姻,都和他们能否独立起来,密切相关。承担自己的人生,自己挣钱养活自己,自己抚养孩子,并考虑到将来父母的养老计划而不是去逃避。在我们面前有太多责任,我们又渴望自由,但是不负责任,不能够拥有真正的自由。摆在90后面前的是一条任重道远的路,我们已经结束了自由不羁的年龄,是时候要为自己的未来稍作打算了。
物价高、医疗养老不完善,我们渴望西方自由民主的婚恋观,但是面对责任我们的社会并没有给我们解决后顾之忧,因此,90后必然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来赢取这自由。无论是期待诗和远方还是浪漫的爱情,都需要我们的人格和经济都独立起来,通过努力为自己亲手赢得资格。愿你有一天可以理直气壮的说出:我不接受“包养”,我只接受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