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故事从一个叫“序”的苏老爷说起,这个苏老爷虽然不识字,但人品不凡。
那时住在乡间的人广有田地,别人家储存食米,苏老爷却以米换谷,很多人都不理解这种做法。后来荒年歉收,苏老爷就嗨了,开始开仓放粮。
人们这才明白,谷容易藏数年,而米容易发霉。衣食无忧的苏老爷常常携酒一樽,优哉游哉。这个苏老爷,是苏东坡的祖父。
有一天,苏老汉正在饮酒,好消息到了。他的儿子赶考高中了,哦,那是老汉的另一个儿子,苏东坡的叔父。同期还有苏东坡的外祖母家的儿子也高中,程家人。
而此时,苏程两家已联姻,也就是说,苏东坡父母已结婚。程家极为富有,有权有势,而苏家,顶多算是小康之家。
苏老汉得知儿子高中时,酒意未散就骑着毛驴在街上晃悠,人们不禁大笑,程家以为这样很丢脸。而苏东坡则认为只有高雅不俗之士才会欣赏老人家质朴自然之美。
此时我们看到,高中的是苏洵的弟弟,而程家大小姐嫁的是苏洵。若说苏洵年少时对读书写字做文章一点都没沾染也不太可能,他年轻时,想必给程家足够好的印象,否则大户人家的女儿也不会下嫁。
而苏老汉这儿,他认为他这个儿子,无论从哪些方面看,只是一个倔强古怪的孩子,虽有天才却是游手好闲没用到正道上,而且他自信不用对这个孩子发愁。
话说回来。也是怪苏老汉虽然没什么功名,但也把偌大个苏家打理的井井有条,难怪苏洵对自己的职业没有什么规划。
二十七岁发愤读书,文名不被才气纵横的儿子所掩盖,大器晚成的人生也炫酷2
到了苏洵二十七岁的时候,程氏生下了苏轼。虽然在此之前还有一个女儿,但是长子万万是不能懈怠的,大概一个男人在做了父亲后才会更加成熟,态度才慢慢严肃起来。
其实放眼望去,苏洵的那些个亲戚都功成名就了:他的哥哥、妻子哥哥、两个姐丈。这样的一个环境下,围绕着一堆“别人家的孩子”,即便是平庸之才,都难免受到刺激,更何况是天赋比较高的苏洵。
反正现在大家都知道他二十七岁时,才发愤读书。
相传他认认真真学了一年后就去考试,结果啥都没考中,于是他更加意识到学习并非易事。
在苏东坡八岁到十岁之间,苏洵进京赶考,落第之后,到江淮一带游历。
苏东坡十一岁时,进入中等学校,认真准备科举考试。这项考试要求熟读经史诗文甚至背诵。
正当苏家二兄弟正在这样熟读大量文学经典时,父亲再次赶考铩羽而归。
当时的科举考试有固定的规矩形式,像现代的哲学博士论文。要符合考试标准,需要下苦功夫、需要好的记忆力、当然还要一般的智力。
智力与创造力过高,反而对科举考试来说算是障碍。所以我们看到,好多史上著名的有才气的作家,怎么考都考不中。
而苏洵的失败,十有八九是在作诗上。诗的考试,需要有相当的艺术雅趣和精巧工稳的措辞。而苏洵,主要重视思想观念。
读书人除去教书之外,仕途是唯一的荣耀成功之路。苏洵再次名落孙山,想必是懊恼颓废的。
3
然而回到家中,倚床听他两个儿子的悦耳的读书声,转而又重新燃起希望。
值得庆幸的是,苏洵虽然屡试不第,却依然坚持文章的淳朴风格,力戒当时流行的华美糜丽的习气。
所谓华美糜丽的风格,就是堆砌艰深难解的词藻和晦涩罕见的典故。
这对于苏洵的日后,苏东坡的日后,都大有好处。
当时礼部尚书和礼部主试的欧阳修,都决心发动一项改革文风的运动。
所以,苏东坡当年在考试中脱颖而出。但欧阳修却疑心这份试卷是老友曾巩的作品,避嫌之下判了第二名。
仁宗嘉祐元年(1056),他带领苏轼、苏辙到汴京,拜见欧阳修。欧阳修很赞赏他的《权书》、《衡论》等文章,认为可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间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大盛。
嘉祐三年,仁宗召他到舍人院参加一种特殊的考试。苏洵有些慌了,连续三次落榜已经使他对考试有些惧怕心理了。他给皇帝上一奏折,以年老多病为由推掉了。
第二年朝廷又有消息让他去,他再度辞谢。奏折上说他已年近五十,报效国家能力不足,况且妻子居丧期未满。(其实当时还有一个月就到期了)
嘉祐五年,苏洵未经考试就被任命为校书郎。后来又授以新职,为本朝皇帝写传记。他采取史家的严格写法,坚决不文过饰非。
苏氏父子文名日盛,他们与当代名家交往,诗文为人所爱慕,一家里的三个男人皆以文坛奇才而知名于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