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论语》心臆
《论语·颜渊第十二》20:求闻,求达,还是不求闻达

《论语·颜渊第十二》20:求闻,求达,还是不求闻达

作者: 花石冈 | 来源:发表于2021-04-01 17:27 被阅读0次

《论语·颜渊第十二》20:求闻,求达,还是不求闻达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于:“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子张所问,表面上看是怎样做到“达”,实际上更大程度上是在问怎样做到“闻”。孔子铁口直断“师也辟”,当然能透过子张所问,看到他偏辟背后务外的病根,启发引导他回到追求通达的正途上来。

一、如何求闻

说到底,这个“闻”是向外求的。与孔子所主张的“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不相匹配。

孔子一眼看到子张向外求——务外的病根,鞭辟入里,一点点将“求闻”与“求达”区别开来,并且对“求闻”的表征也做了具体的描述——“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人心是神奇的,非但求仁得仁,也能求闻得闻。只不过,你需要“色取仁而行违”到“居之不疑”的程度。说白了,你要先骗过自己的内心。

这里所说的“闻”,不仅仅是有名气,还得是因为好的名气而有所名闻。在孔子所处的时代,最好是有“仁”的名闻。一味地追求外在的“仁”的名闻,便难以真正向自己的内心求仁,最后只能落得“色取仁而行违”的结果。

什么叫“居之不疑”,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说的好:“让我们陷入困境的,不是无知,而是真相不是我们以为的那样。”有人说过一段很经典的话清算这种“居之不疑”,“很多时候,我们在重组自己的偏见时,还以为自己是在思考;在重复以往的错误时,还以为是在坚持梦想;在消极荒废时,还以为是在放松;在伤害别人自尊时,还以为是直率;在固步自封时,还以为是在坚守;在随便放弃时,会以为是在选择;在喝得酩酊大醉时,还以为是豪爽;在不思进取时,还以为是低调。”

套用概括一下,求闻者在“色取仁而行违”时,还以为在求仁、求达。

“行违”是什么意思,就是在行为上违背仁。

二、如何求达

关于如何求达,孔子讲了三个要点:一是“质直而好义”,也就是内主忠信,不加修饰,真诚地追求大义、公益,力求合乎时宜;二是“察言而观色”,类似于孔子之前讲得“出门如见大宾”,恭恭敬敬地把别人的感受放在心上;三是“虑以下人”,存心谦退,总把自己摆在他人之下。

能做到如上三点,孔子讲“在邦必达,在家必达”。按照孔子所处的背景,那是在说,能做到以上三点的人,自然在诸侯国,在士大夫家都能有所显达。

三、缘何不求闻达

话说回来,真做到孔子所说的那样,便能求闻得闻,求达得达吗?

“达”是显达的意思,也有通达的意思。后人讲“能立能达”,求达时,能做到能立就不错了。至于能不能“达”,还要看上天的意思。孔子自己,其实也没有真正做到显达。或者更准确的说,孔子显达以前,应该也是求达的。周游列国时——黄欢如丧家之犬,哪里有通达、显达的意味?

不拘是“闻”还是“达”,一旦起心动念,有意去求时,都会变了味道,都会转化为“虚名”。求之之心一起,便不那么纯粹了。所求来的,也一定不是纯粹的“闻”、“达”。

诸葛亮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不求闻达时,全力践行“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反而能“在邦必达,在家必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颜渊第十二》20:求闻,求达,还是不求闻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mxnh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