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拖延症是如何形成
有时候我们不知道什么是美,是因为我们还没有见到美。有时候你不知道一些缺点,是因为你还没有意识到这是缺点。
一般我们会不自觉地会根据事件的紧急性与重要性决定问题的优先级别。
根据这两大标准:优先处理那些重要而紧急的事件 —>紧急但不重要的事件 —>重要但不紧急的事件 —> 既不紧急也不重要。因此我们常常忽略不紧急但重要性高的事件,我们一直拖延的就是这种类型的事件,比如公司(或老师)向员工(或学生)提早告知一些活动需要做的事情,因为这件事情是重要而不紧急,被放置在一边,到最后几天甚至一天才匆匆忙忙地赶着完成,这个时候的感觉是一种难以描述的心里活动,你会觉得很爽的同时很内疚。爽是即使没有前几天准备,在一天之类也可以仓促完成这个任务;内疚是你知道自己明明可以做的更好却没有做到,然后就一直在这种状态下循环。
惯性与拖延
学过牛顿力学的大概都了解,惯性法则表明:一个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除非受到外力的作用。因此一旦你养成这种拖延的习惯,就很难去改变它,很多时候尝试在中途选择放弃。然后事情总有两面性,乐观的想:牛顿力学还有一部分,当你已经开始行动时,惯性会使移动的物体继续保持移动,这说明一旦你击退了想要呆在原地不动的冲动,开始向前行动,这时,你就会成为惯性的受益者。这时需要有一点要补充的,移动的物体要在完全没有摩擦的前提下才能够一直运动下去,那么我们在开始行动后也会有很多摩擦在阻止你继续前进,比如说接到电话,突然的情绪问题,微信的聊天信息等等一系列的摩擦让你继续拖延。
2 克服拖延症
及时开始任务
(1)做一个绝对完的成的小计划
制定计划时,不要脱离实际,根据自己的以往工作和学习习惯,确保能够完成。这就像在放假前几天你会在心里盘算,假期期间一定会做什么事情,每一天都会小资而充实。事实上你什么都没有做,做到的就是每天熬夜晚起,日复一日;在假期快结束时你会觉得,开学或者工作后,你会认真对待每一个课程,每一个工作,努力而向上。事实上你依旧每天熬夜晚起,日复一日。所以计划不能够模糊,也不能够高估自己。
(2)为要做的任务列明步骤
有些任务的难度较大,你感觉无从下手时,就有一种逃避的心态,下意识会选择过几天再开始这个任务。这种情况下,其实你可以为你要完成的任务列明步骤,就像把大象装进冰箱一样,第一步打开冰箱;第二步将大象放入冰箱;第三步关上冰箱。在你列明步骤后,会发现其实里面有很多比较简单的比较容易完成的,从简单的开始做,这样子一个比较复杂的任务其实最后就剩下一点点需要花费较多心思的地方了,基本上整体大致完成。
(3)只做这些就够了
在之前我对自己的时间管理方法是每一个时间段都安排好自己要做的事情。但是事实上很难按照我的计划去进行,每当我被打断的没有按照计划进行的时候,我整个人心情都比较烦躁,再加上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完美主义,觉得既然已经失败了,那么下面的计划一般也不会执行了。只做这些就够了是给任务一个结束点,比如你给自己的一天定三个小任务,那么这一天的任何时间只要能够完成就可以了,也不需要每时每刻都在学习,那样子会有一种任务永远做不完的感觉,也就没有动力去做了。
长期坚持
一般我们很难意识到坚持的举重若轻,只有你做到了坚持后,你会明显发现自己的改变。长期坚持其实也会有很多要了解的地方。在这里就不一一说明。爱迪生说:“我们最大的弱点在于放弃。成功的必然之路就是不断的重来一次。”其实我们也可以把自己的及时开始不断的重来一次,这样便有了坚持。
最后,我们首先要有这个意识,你要有想要改变拖延的意识,你要有想要给你充电的意识,这样才有了上面这篇文章。
参考内容
《时间管理——如何充分利用你的24小时》 作者:吉姆·兰德尔
刘媛媛网络课程
图片来源:花瓣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