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书法散文
村里的“老秀才”

村里的“老秀才”

作者: 耿氏部落 | 来源:发表于2023-05-16 03:40 被阅读0次

李兆富,字冠群,他的“家里的”和我同姓耿,论起来,我应该叫她姑,李兆富,我该叫他大姑父。

我大姑父,生在旧社会,长在旧社会,步入新社会的时候,年纪就已经很大了。我青春年少的时候,他经常到我家里来串门,我们特别熟,关系也特别好。

在我们村里他是个名人,因了他能写一手好毛笔字。

我大姑父是我们村里唯一一个年轻的时候上过私塾的人,因此他的名字有“字”,比如孟德是曹操的字,云长是关羽的字,所以曹操我们也可以称他为曹孟德,关羽也可以叫他关云长。

李兆富自然也可以叫他李冠群了,只是在新社会里没有这种叫法。说起来“冠群”这字起得好啊,不愧是上过私塾的,在先生的戒尺下长大的孩子。

有一次我问他:“大姑父,你的手心被你的先生打过板子吗?”他呵呵笑了笑说:“那是家常便饭”。

我大姑父练字研习欧阳询,是为欧体,写得一板一眼,刚性十足,棱角分明。欣赏他的毛笔,你总会得到精神的愉悦。

那时候过年流行写春联,村里有几个人会写毛笔字,但是和我大姑父比,简直就不在一个档次。而他又是个热心肠的人,每到离春节近到一个月的时候,他就开始免费替村里人写春联。

我经常去看他写春联,有时候也打下手,比如裁纸,铺纸,抻纸等。

我大姑忙着喂家里的鸡和猪,忙着烧火洗衣服,而我的大姑父把一张四四方方的八仙桌摆在炕头,把墨水和墨香一起倒在一个石磙子的磙脐(大体呈正方体,铁质,较重,中间有个乒乓球大小的窝可以用来装墨水)里,把一大一小两种毛笔摆在桌上。

村里的人谁家需要我大姑父写春联的,自己买了红纸,提前在红纸背面写上自己家的名字和需要几门(副)春联,放在他家里,人可以回去做事,过几天来取。也有的当时拿着红纸来,等我大姑父写完,乐呵呵地卷起对联夹在腋下回家去。

我也经常去,羡慕地看我大姑父挥毫泼物。通常他家里一屋子的人,大家说着笑着,夸着他的字好。我大姑父写完一幅对联,就有人殷勤地上前把对联轻轻地放在炕上,或者别的什么地方。要知道,刚写好的对联墨水还不曾干,如果叠在一起会很容易模糊了字迹。

我大姑父是个实在人,免费为大家书写,村里人也都实在,有的人带来两盒烟,有的人带来一瓶墨水。即便两手空空,他绝不多说什么,依然热情接待。

快过年的这近一个月时间里,我大姑父每天从早写到晚,家务活什么都干不了。我的大姑只好把家务活全包起来,当然大姑是有怨言的,有的时候多多少少可以看出脸色不愉快。盘腿坐在炕头认认真真地写一天字,也一定是个辛苦的工作。

村里的风俗是大都在年三十的这一天就把对联贴在门上。谁家的对联出自我大姑父的手,一眼就能辨别,因为他的字在村子里真所谓是“冠群”了。拜年的时候,串门的时候,村里人互相喝年酒的时候,大家总免不了在门前驻足,品评夸赞一番他书写的对联。

我大姑父为村民免费写了许多年的春联,但终究还是年纪大了,后来得了重病,终于不能完成这项辛苦的工作。没有人给写春联了,村里的好多后生们却成长了起来。他们也纷纷拿起毛笔给自家或亲戚或邻居家写春联,但是这些后生——也包括我——我们的字和我的大姑父,这位叫冠群的实在是没法比,就好比一堆鹅卵石一块璞玉,一群癞蛤蟆一只白天鹅。

后来老先生过世了。再到过年的时候,村里的人家的大门上再也没有了那刚劲有力的欧体毛笔字了。

再后来,大家都把毛笔扔进垃圾桶里,到集市或者商店里买印刷好的春联。质量上乘的纸张,各种吉祥的彩色图案,字也漂亮词也漂亮,但我们都摇头唏嘘不已,这印刷体比手写体总是缺了灵魂,少了意蕴,更无视了我们对书法的追求和虔诚。

不知道多年以后的今天,谁还会偶尔想起那位叫李兆富李冠群的老先生,他会写一手好看的毛笔字,他年年为村民免费书写春联!

相关文章

  • 老秀才

    玉堂春《无奈》 十年攒下才八斗, 一朝乡试却不够, 家人又问有没有, 腹大如牛藏锦绣。 寻常惯喜打油走, 对联还嫌...

  • 此刻,那小畜生正在放肆

    说是从前有个老秀才,无儿,只有一女儿。女儿当然是要出嫁的,老秀才当然舍不得。女儿出嫁那晚,老秀才在房里来回踱步,死...

  • 《秀才》 第1章 村里来了个文武秀才

    秀才便是秀才,江湖上的人都这么称呼他。秀才会文,五步成诗,七步成赋。秀才会武,天涯断刀,九尺银鞭,无一不精,无一不...

  • 村里的老木匠

    在村里,他是长辈 但只是一个没有女人和孩子的长辈 他是一个好木匠,但只是一个 只会走乡串户打棺材...

  • 秀才故事,穷秀才休妻,老秀才休官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研究命理轨迹的神奇 决断天机人事 历史上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的形象多变,有的智慧,有的穷酸,有的功...

  • 恩慈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 恩慈的名字是祖父起的。祖父是个老秀才,十乡八里出名的神童,村里最受人尊重的“教书先生”,比村...

  • 凡人凡事 老秀才

    老秀才挪到这家百货店的第一级台阶上时,再也挪不动了。他太老了! 他不是去买东西,他太老了,只要有口饭吃,什么都不需...

  • 老秀才会知音

    话说在明代宣德年间,有一青年学子,复姓第一,名名,字翌年。从小生得一副关公相貌,人们都叫他“小关公”。有趣的是,他...

  • 文学简史15:捷径

    小虎:真的没有捷径吗? 老寻:有的,跟我下山。 孔秀才学堂门口,读书声朗朗。 老寻:孔秀才为什么断腿? 小虎:偷财...

  • [搞笑短篇]村里来了个秀才

    忠告:“本故事纯属虚构,谢绝没吃饭,快吃饭,刚吃饭,想吃饭的人儿观看。看不得重口味的也不要看,我怕给你们留下阴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村里的“老秀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nam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