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在书中读到这一句话时,我被深深地吸引,因为过往在告诉我,它真实不虚。
一、指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是两回事
小时候我妈妈很爱我,她希望我好,这毋庸置疑。妈妈对我好的方式之一就是看到我的问题就及时指出,并希望我能改正。从小妈妈指出过我拖拉的问题,于是她叫我“玄德”(谐音,意思就是啰嗦);她指出我试卷上老师算错的分数告诉我唯一一次100分是因为老师改错了,所以我数学还是粗心大意,问题多多;她告诉我不要害怕,要勇敢,可我不知道怎样变得勇敢。(其实这些过往我几乎已经忘记了,他们已经化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当我再把他们翻出来时,有一种久违的感觉。也有一种要和他们说再见的感觉)问题是找出来了,可怎样从此岸到彼岸,妈妈当年似乎并没有告诉我。又或许她说了,但我感觉到的是指责而非接纳,内驱力没有战胜惰性。
二、我们可以是自己的慈悲父母
如今我们长大了,那些小时候的不被接纳似乎并没有想象中那样重要,当我们看见他们时,疗愈也就开始了。现在的我们可以是自己最慈悲的父母,看到自己拖拉了,也不用自责去耗费能量,问问自己是不是需要休息了,你真的需要的是什么?看见自己不完美了,告诉自己,没有关系,你无需完美。就像人站在阳光下也会有阴影一样,你可以有不好的一面,粗心也好,无用感也好,拖拉也好,缺爱也好,太乖也好,这些通通和可爱的自己都是我的一部分,这些都OK,没有问题。(问题本身从长远看大都不是问题,当我们给问题赋予负面能量时他才会成为问题。)看见自己又缩在安全的舒适区里了,也要温柔地告诉自己,没关系,你慢慢来,这一路你都在认真前行,所以慢一点不怕,你可以用自己舒服的速度。当你感觉安全时再出来勇敢前行。也许你会无力,没有关系,这也不是问题,允许自己。记得看到过一句话:好好爱自己,饿了给自己买块面包,渴了给自己倒上一杯水,冷了,为自己加一件衣服,孤单了给自己一个有爱的拥抱。永远记得爱自己,接纳自己。当我们真正接纳了自己,我们内心才有力量去接纳孩子,家人,身边的朋友。
三、带着接纳与孩子相处,永远站在孩子一边,而不是问题一边
这句话也是安心老师所说,她在一次分享中说道:当你看到孩子成绩时,请你和孩子在一起,打败问题,而不是和问题在一起打败孩子。这句话多有智慧啊,冥冥中成为我的明灯。女儿一年级以来,各种不适应,各种原因的影响吧,女儿的成绩似乎很不能让我心安。我担心她会恶性循环,担心她对学习失去兴趣,担心她对自己没有信心,担心她会被同学耻笑,担心她会成为小学学困生。(这些都是我的投射)带着内心深处的焦虑,我发现自己很难不带评判地和她相处,有时看到那成绩,内心那个“为你好”的声音就忍不住开始说教,开始表达内外一致的自己,开始把焦虑投射出去,其实这都是越界。昨晚,当女儿拿回她数学模拟试卷,我几乎又走上了老模式,就在自己心烦意乱,女儿在一旁苦闹时,我突然想起安心老师这句话,我心安了一些,对女儿表达了我永远站在她那一边,和她一起打败问题。女儿听完后又闹了一会,似乎感觉到我的改变,过了一会她开始自己安静地做起作业。那一刻,我真的感觉到,我变了,孩子的情绪就变了。当孩子感受到了被接纳时,她真的会带着爱,成长为自己本来的样子。也许女儿成绩并不会在短时间内有多大的改观,但,这也不再是困扰我的问题。
突然想起一个故事,分享出来自勉。
![](https://img.haomeiwen.com/i11818469/8ed3c5669acb8058.jpg)
网友评论
感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