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日更1000天计划的第九十三天
见
前几天和一位朋友聊天,他和我一起参加写作特训营,在挺多方面都有共同语言,我们一起讨论了关于写作日更的一些技巧,包括平时需要注意的点。
后面我了解到,我是他找的第五位一起讨论写作日更细节的小伙伴了。然而,关键的是,他和这么多人讨论过后,却还没开始写。他和我几乎同一时间报名,我都已经日更四个多月了,他却还没开始写~~~
他总说:再准备一下看看,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嘛!
还有另外一件事,他也纠结了挺久,因为一直生活在一座三线城市,想去深圳发展,但是,又觉得自己才华不够,去了深圳可能不好混,于是考虑如何先提升一下自己,等自己更加优秀了以后,再去深圳闯一闯。
感
看到这个场景,联想到这几天一直在关注的贸易保护的问题。
很多人觉得,贸易保护还是有一定必要的,假如一个国家不够强大,贸然打开国门,它就会受到国外很多更强的竞争者的冲击,于是会出现大量的企业倒闭和工人失业的问题。
这时候大家就认为,我们是不是应该等国力强劲了以后,或者在某个产业,某一种商品上有明显优势以后,再打开国门呢?
思
其实想起比较优势原理,我们就会有答案了,哪怕你在任何一个方面、任何一个产业上都没有绝对优势,但总有一个地方,你能找到比较优势,因为你是自己和自己比。
强大了再打开国门,就和你成绩考好了再去参加补习班一样,顺序完全反了。如果国门没开都能让国家强大,那还开起来干嘛呢?
当国家还不够强大,即便打开国门后,会出现公司的倒闭、工人的失业,我们也要勇敢去面对。公司倒闭,那就把资源挪到新地方去;工人失业,那就重新再找工作。
不开放,就不能吸收到新的技术,新的思想,有的公司不能适应新环境而倒闭,而有的公司却能化压力为动力,逐渐强大起来。
这些转型是需要支付成本的,对个体来说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但这是一个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从长期来看,对整个社会的效率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都大有好处的。
行
就像那位朋友,老想着等自己优秀了再去深圳闯荡,你怎么知道优秀的标准在哪里?
可能在那座三线城市,你已经很优秀了,可到了深圳,周围环境完全变了,你会发现,一切可能都要从头再来,唯有你身处的新环境,会倒逼着你更快地进步。
如果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等到完全准备好再行动,那会错过很多的机会。就像学生时代的考试一样,很早就开始准备了,但总觉得自己的准备不充分,一直到考试前,都恨不得再有一周时间来给你继续准备,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人们总希望自己一直处于准备的状态。
然而,时间不等人,你永远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准备好了。
因此,不必追求完美,只有先行动起来,在实践中不断地调整、纠错,最终才能把事情做好。单纯地闭门造车、纸上谈兵,可能只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