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鲁哀公问孔子:“智者寿乎?仁者寿乎?”孔子对以“三死”之说,并非其命,是自取死路;
其一:夫寝处不时,饮食不节,逸劳过度者,疾共杀之;(简称疾杀)
一个人生活起居没有规律,饮食没有节制,过度安逸和过度劳累,就会因疾病而死亡。现实生活确实如此甚多!
其二:居下位而上干其君,嗜欲无厌而求不止者,刑共杀之;(简称刑杀)
原文直译为:处在下位而冒犯国君,贪得无厌不知满足的人,会触犯刑法而死亡;其实看一看那些贪官污吏,为非作歹,鱼肉百姓之下场;不真是刑杀吗?
其三:以少犯众,以弱侮强,忿怒不类,动不量力者,兵共杀之。(简称心杀)
自己势力小而去招惹人多势众的人,自己弱小却去招惹强大的人,不合常理的发怒怨恨,做事不考虑实际情况的人,会在战乱中丢掉性命。
当然对于兵荒马乱的时代,是这样的。那么对于和平时代是怎么样的情况哪?如果说疾杀是因疾病而亡的话,心杀则可以称之为“心病之杀”---因心理压力、情绪不稳、忿恨、妒忌、争强、好胜、欲望而导致心病而亡。
好了,再来说几句命运话题;命运可以掌握吗?是命由天定还是自己掌握?事在人为又作何解释?
从三死可以看出,死于非命是咎由自取,而非天定;一个人的命运何尝不是如此?流年有吉有凶,运气有顺有逆,如何应对则是事在人为也。
“志士仁人,将身有节,动静以文,喜怒以时,无害其性,虽得寿焉,不亦可乎?”
聪明的人啊,知道保养,饮食起居有节律,行为有规范,心态平衡,宽宏大量,不伤害自己的本性;这样的话,他们的长寿不也是理所当然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