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孔子之“死”

孔子之“死”

作者: 余左 | 来源:发表于2021-06-07 13:50 被阅读0次

有一次子路问孔子怎样祭祀鬼神。孔子说:“你人都没侍奉好,怎么去侍奉鬼?”子路又问:“那人死后又怎样呢?”孔子说:“你活着的事情都没搞清楚,怎会知道死后的事情?”

一个人开始思考“死”这件事的时候,就意味着向觉醒迈进了。我们人生活在世间,操劳忙碌,其实是需要对其赋予意义的,否则一切就是瞎忙活。这个道理很简单,我们每个人都是要死的,就算你拥有得再多,临到死的时候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mzx戎马一生,带领中国人民创立了新中国,功高盖世,但老了之后身体每况愈下,会见外宾时哈喇子直流,须得有人专门在旁边擦拭,平时也经常以泪洗面。像这样的伟人面对衰老、面对死亡时尚且如此,又何谈我们凡人呢?所以一个人必须要思考“死”,只有想清楚了这个问题,当下才不会迷惑,将来也不至于太过悲伤。

我相信子路一定是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才问孔子的。子路是从怎么去对待鬼神开始问起的。他为什么要从这一点开始问起呢?因为他所处的那个年代科学还不发达,民间巫术盛行,人们常常认为人死之后会变为鬼,而与鬼相对应的,就是神,那是更高一个级别的存在。

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肯定不会轻易相信鬼神的存在,但限于时代的限制,他应该也不敢百分百肯定鬼神之不存在。那面对子路的这么一个问题,他该如何回答呢?他说的是:“人都没侍奉好,怎么去侍奉鬼呢?”言下之意是说先把人事搞清楚了,再去研究鬼事。这样的回答自然是令子路不满意的,于是他接着问道:“那么我想问一下人死后会怎么样?”这第二个问题与第一个问题环环相扣,可以说第一个问题解决了就不会有第二个问题,或者第二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但是孔子避重就轻,没有直面回答他的问题,这第二个问题就显得尤为关键了。岂知孔子依葫芦画瓢,用同样的办法说道:“生的问题都没搞清楚,怎会搞得清楚死呢?”子路听后,没再继续追问,因为他知道,按老师这个回答,再问也问不出个所以然来了。

很多人承认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严格来说是伟大的伦理学家,教人为人处世、礼仪道德的,但不认为他是伟大的哲学家,原因就是他没有深刻地探讨过“死”这个问题。哲学是一定要探讨死的,没有探讨过死的哲学就如同一个瘸子。那我们崇尚千年的至圣先师真的是这样的吗?

孔子曾经说过:“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之举。”正如上面所言,他所处的年代致使他不可能确切知道人死后的事情,所以对于鬼神之事,他不能回答,强行作答既误人子弟,也违背了自己的信念。所以当子路问他的时候,按照他的为人,他大可以说:“我不知道!”但这又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非答不可,于是只能曲线作答了。

不可否认,他的这个回答是很取巧的,他巧妙地避开了子路的问题,把重点引向了另一个地方——人和活着的时候。那么这个回答有没有解决到问题呢?还是只是封住了子路的嘴而已?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这个学派对我们中国人影响至深,简直深入骨髓。但他本人的经历并没有像他的这个学派这样辉煌,相反,他活着之时,正是中国史上最混乱的时期之一,他那一套什么“仁”啊“爱”啊,“礼”啊“信”啊的,都与那个时代格格不入。他带着弟子周游列国,到处兜售他的思想,但根本没人鸟他,偶有个别理会他的,也只是利用他,用他那一套来笼络人心而已,等利用完之后,又一脚把他踢开。后面还差点饿死在路上。所以很多人对于孔子的印象,就是一个不懂世故的老学究、酸腐儒,他自己也承认自己就像一条没有家的狗!

但是,他就是这样一个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人。那样的乱世,是不可为的,也就是什么事都做不成的,这个道理孔子难道不懂吗?他当然是懂的。那懂了还做不是不识时务吗?不可为是天意,他就生在那样的乱世,有什么办法呢,但是,正因为生逢乱世,才可能有一番作为,所以,不可为是天意,而他不得不为也是天意。

命运让他投生在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这是无法改变的,但是生在了这样的年代,是不是就应该不讲仁义道德了?孔子用一生的践行告诉了世人,不是的,人任何时候都要讲仁义道德,就算是不得其时,不被人理解,混得跟狗一样,也要遵从内心的操守,这就是做人的“命”。

儒家学派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跌宕起伏,最终还是以其震撼人心的力量征服了中国人。孔子所倡导的这一套要求非常之高,不是任何一个人都能做到的,他自己也看得很坦然,实际上他也没要求任何人都做到;但是他希望,至少在社会中,有一少部分人能做到,只要有这么一少部分人肯切实践行他的理念,那么这个社会就有救,这个国家就有救,乃至于整个人类就有救了。

当然不负所望,的确有那么一部分人做到了,比如精忠报国却被奸臣陷害的岳飞、抵抗外敌却被凌迟处死的袁崇焕、自己都快饿死了还心系天下的杜甫、还有无数为建立新中国牺牲却连名字都没留下的革命先烈等等。不是这些人在关键时刻的舍生忘死,中华民族早就亡国亡种了。

说了这么多,似乎离我们讨论的问题越来越远了。其实不然,孔子的确不知道这个世上有没有鬼神,也不知道人死后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但他知道,如果人一生碌碌无为,或者只知道争名夺利,有什么好处都往自己身边扒,那他临死的时候必然要被恐惧无尽地折磨。而如果一个人懂得奉献,懂得成全别人,那么最终他也能成就自己,而他死的时候也必然走得轻快畅然。所以谨遵内心的道德是“死”这个问题的终极答案,只有把自己奉献出去,献身人民、献身社会,甚至于献身天地万物最终人的心灵才能得到终极的抚慰。

所以当孔子听到子路问他有关“死”的问题的时候,他作了那样的回答。

相关文章

  • 孔子之“死”

    有一次子路问孔子怎样祭祀鬼神。孔子说:“你人都没侍奉好,怎么去侍奉鬼?”子路又问:“那人死后又怎样呢?”孔子说:“...

  • 笑府笔记(三)

    麟 孔子见死麟,哭之不置。弟子谋所以感之者,乃编钱挂牛体,告孔子曰:“麟已活 矣。”孔子观之曰:非也,分明一只...

  • 家用《论语》之4:葬礼

    《论语》: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译:孟懿子向孔子请教什么是“孝“,孔子...

  • 彭放感悟《论语》的人文情怀之 【11.8】——孔子一视同仁地遵

    【11.8】——孔子一视同仁地遵守当时的葬制 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

  • 信语珠宝日历2021.05.17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子路问孔子:“该如何对待鬼神之...

  • 吕氏春秋.孝行览.遇合

    【原文】 七曰:凡遇,合也。时不合,必待合而後行。故比翼之鸟死乎木,比目之鱼死乎海。孔子周流海内,再于世主...

  • 孔子已死

    “局里头有一种势,谁也无法阻挡;局里又有一个头,谁也无法超越。” 在这敞亮整洁的办公室里,一个年轻人正埋头读着一封...

  • 颜渊死,孔子为什么不厚葬?

    颜渊死,孔子为什么不厚葬? 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

  • 《中庸》《大学》兴国风,成大道!

    孔子曰:夫礼,先王以成天之道,治人以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诗曰:相鼠有體,人而无礼!胡不欼死!是故夫礼,必本于...

  • 相糖-鲁西南方言杂谈之美食

    《论语·为政》中孔子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这句话的意思是“当父母在世时,按礼节侍奉他们;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孔子之“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sele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