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生欲,网络流行词
通常是形容很多男生在面对一些“送命题”拷问时,能机智应对完美化险为夷的随机应变能力,这种绝地求生、虎口脱险的操作被网友们吐槽为“求生欲很强了”
在现在这样的时代,求生欲好像只是一个茶余饭后的笑谈。但在几十年前,却有着截然相反的解读.....
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那时候的求生欲,大概就是单纯的为了活着。
在一个稀疏平常的午后,在一棵有着茂盛树叶的树下,老人黝黑的脸在阳光下笑的十分生动,脸上的皱纹欢乐的游动着,里面镶满了泥土,就如布满田间的小道。
“可是我再也没遇到一个像福贵这样令我难忘的人了,对自己的经历如此清楚,又能如此精彩的讲述自己。他是那种能够看到自己过去模样的人,他可以准确的看到自己年轻时走路的姿态,甚至可以看到自己是如何衰老的。”
那位老人名叫福贵,本是个阔少爷,可他嗜赌如命,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他的父亲被他活活气死,母亲则在穷困中患了重病,福贵却在求药途中被国民党抓去当壮丁。几番波折回到家里,才知道母亲已经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的养大两个儿女。
《活着》余华
荣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
当当狂欢继续,好书别错过
“我看着那条弯曲着通向城里的小路,听不到我儿子赤脚跑来的声音,月光照在路上,像是撒满了盐。”
此后更加悲惨的命运一次又一次的降临在福贵身上,他的妻子、儿女和孙子相继去世,最后只剩福贵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但老人依旧活着,仿佛比往日更加洒脱和坚强。
从作者或者任何其他人的角度来看,福贵的一生除了苦难还是苦难,其他什么都没有;但小说的福贵是带着笑讲述着他的一生,在福贵看来,他苦难的人生里充满了幸福和快乐,他相信自己的妻子是世界上最好的妻子,他相信自己的子女是世界上最好的子女,还有那头也叫福贵的老牛.....
活着,是自己去感受活着的幸福和辛苦,无聊和平庸。
福贵喜欢回想过去,喜欢讲述自己,似乎这样一来,他就可以一次一次的重度此生了。最初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是不得不来;最终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走。
余华用一种沉重而不动声色地笔触,给我们铺开了一幅真实的画面,有人生悲苦、有底层人民的乐观和坚强、有生命的韧性和柔软。
活着,这个词语本身就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喊叫,也不是来自进攻,而是忍受,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眼中看的是别人的故事,心中想的是自己的生活,每一个人都应该看看这本书,感受活着的力量。被命运碾压过,才懂得时间的慈悲。
“我宁愿所有痛苦都留在心里,也不愿忘记你的眼睛。给我再去相信的勇气,越过谎言去拥抱你”
注:本文作者仙人掌看家,转载请注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