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的管理智慧之二
□ 湖 山
老子的无为而治,是一种温和的治国理念,具有原始的人性化管理特征。实现无为而治,必须以正治国,以正治国就是“正者治国”,用正道治国,老子在两千多年前提出的这一理念,对于现代社会的管理,又有哪些启示作用呢?
在老子生活的春秋时代,诸侯坐大,争权夺利,周王朝日益式微,社会管理十分混乱。诸子百家提出各种各样的治国主张,孔子主张“仁政德治”,法家主张“严刑峻法”,而老子却主张“无为而治”,这些主张都是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让百姓能够休养生息。
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虽然在当时难以实现,但却得到了后世统治阶级广泛的认同,并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得到了实践,对中国人的治国理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老子在《道德经》57章中说:“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意思是管理国家要用正道,用兵作战要出奇制胜,要用无事无为来治理天下。
所谓正道,就是正规、正常、正直的管理手段,王蒙先生说:治国是对待本土的百姓,必须用正道。治国应该正正派派,端端正正,实实在在,正大光明。
我们走进北京故宫的乾清宫,抬头就能看到一块很大的牌匾,上面写着“光明正大”四个字,这四个字是顺治皇帝御笔亲书的,体现的就是老子“以正治国”的理念。乾清宫是明清两代皇帝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也是清代收藏秘密立储匣子的地方,在这里挂上“正大光明”四个字,就是要提醒帝王以正治国。
老子讲的“以正治国”,就是要以“正道”治理国家,所谓“正道”就是要做到“无为”、“无欲”,不要乱作为,不要有贪欲,要以大公无私的态度来治理国家。
怎样才能做到以正治国?老子认为,以正治国必须做到三点:这就是正者治政,廉洁清正,无为简政。
君主作为最高统治者,首先必须行为端正,以身作则,以上率下,起表率示范作用。
老子十分强调统治者的自身修养,他说:“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意思是用道来修身,他的德就会真实;用道来治家,他的德就会充裕;用道来治乡,他的德就会长久;用道来治国,他的德就会昌盛;用道来治理天下,他的德就会普及。
儒家也是赞同这种观点的,《礼记·哀公问》中记载了一段孔子与鲁哀公的对话,公曰:敢问何谓为政?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政矣。君所为,百姓之所从,君所不为,百姓何从?意思是说,治理政务,就是用正道管理国家。君主行为端正,百姓就会服从政令。君主怎么做,百姓就会跟着怎么做,君主做不到的,你让百姓怎么跟着做。
作为一个帝王,唐太宗李世民十分认同这一观点,他说:“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如果要治理好天下,君王必须先端正自身。不会有自己身正而影子歪邪,上面治理的好而下面混乱的情况。他这段话更深层的意思就是,君王是下属的表率,下属是君王的镜子,有时下属的一些作为,其实很多都是君王自己做过的。
君王的行为端正,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廉洁清正。明清两代皇帝办公的地方为什么叫乾清宫,乾为天,代表皇帝。清为透彻,表示清廉,意思是皇帝执政要廉洁。
老子说:“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君王自己没有贪欲,天下自然会安定。如果君王贪得无厌,就会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就会失去民心,失去百姓的信任,就会身败名裂,亡国亡头。
五代时,后唐皇帝李存勖以救国救民号召百姓,招募将士,先后灭掉了后梁等国。天下安定后,李存勖开始贪图享乐,不理朝政,天天看戏玩乐,一些正直的大臣也被他疏远了。皇后刘玉娘特别爱财,她把国库据为己有,积攒了堆积如山的财宝。她任用亲信,到处横征暴敛,百姓怨声载道。
大臣把刘玉娘的行为报告李存勖,他不但不管教皇后,还极力为她辩护。百姓遭灾,宰相找皇后拿国库的钱财来赈灾。皇后却说,救济百姓是你的事,与我有什么关系。她只拿出两个银盆,让宰相拿去卖了当军饷。宰相长叹一声,掉头就走,他对家人说,皇帝皇后只图自己享乐积财,这样国家怎能治理好?他太怎私了,国家一定会灭亡,我们另作打算吧。宰相不管事了,朝庭陷于瘫痪。
不久大将李嗣源率兵反叛,李存勖领兵平乱,愤怒的士兵纷纷投向叛军。李存勖急忙用重赏安稳军心,士兵们早就不相信他了,他们发动兵变,乱箭射死了李存勖,刘皇后逃进尼姑庵,也被士兵搜出绞死。
一心为私利,只顾敛财的人是干不成大事的。他可以利用人一时,一旦被人识破,所有人都会离开他、反对他。作为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必须为多数人谋取福利,放弃个人的私利,这样才能处事公平,天下安定。
要实现以正治国,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以无事取天下”。老子讲的“无事”,不是放弃管理,更不是什么事也不干,而是强调无为简政,毛主席也提倡“精兵简政”。老子认为“大道至简”,道就是简单的,用在治理国家上就是要简政,最简单的管理之道,就是无为而治。
老子说,“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我怎么知道这个道理的呢?是因为下列原因:天下的禁忌越多,百姓就越贫穷;百姓掌握的利器越多,国家就越混乱;人们掌握的奇巧淫技越多,什么奇怪的事都会出现;法律条文越严苛,盗贼也就会越多。
老子说的这些话,有没有道理呢?老子是周朝官员,也是统治集团的一员,他是站在统治者的角度看问题的。他说的这些情况,当时确实存在。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春秋时代实行分封制,诸侯都有自己的封地,封地上的一切资源都被统治者垄断。盐铁实行官营,民间不能经营。有的诸侯封地上,不让老百姓狩猎、不让老百姓捕鱼,不让老百姓上山砍柴,禁忌非常之多。当时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粮食产量很低,这也不准干,那也不让干,百姓肯定很贫穷。
人多利器,国家滋昏。老百姓掌握很多利器,一般是出于两种情况,一是社会治安不好,缺乏安全感,需要利器自卫。二是政治黑暗,民不聊生,老百姓可能要造反。出现这两种情况,国家就会越来越混乱。
人多伎巧,奇物滋起。一段时间以来,伪科学、伪气功、伪特异功能盛行,有一位叫王林的气功大师,能空杯变酒,空盆变蛇,还能够气功治病,说的神乎其神。后来揭穿了,这些所谓的神功,其实都是魔术。就是老子讲的奇巧淫技,孔子称为怪力乱神。奇怪的是,居然有不少的领导干部、影视明星、名人富豪,对他顶礼膜拜,奉若神灵。
法令滋彰,盗贼多有。老子讲的盗贼,并非专指强盗小偷,还有土匪,包括反叛朝庭的人,大宋朝就称水泊梁山为盗贼。通常朝庭都是通过严刑峻法来进行镇压,甚至推行连坐之法,一人犯罪,全家受刑,一家犯罪,十家连坐。秦始皇就是推行严刑峻法的,老百姓抓去服徭役,没有按时赶到,就要杀头。陈胜、吴广起义,刘邦的起义,都是这样暴发的。而且后来起义的队伍越来越多,势力越来越大,强盛一时的秦王朝,只维持了十几年,传到二世就灭亡了。
为什么会出现老子讲的以上现象,就是统治者太“多事”、太“有为”,让老百姓不堪重负。
秦始皇就是太“有为”了,扫平六国,统一了中国,本应该让百姓休养生息。然而他好大喜功,搞了很多大工程,修长城、修驿道、修皇陵、修阿房宫,当时全国只有三千万人口,被抓去服徭役、做苦工的,就有几百万人。弄得老百姓妻离子散,田地荒芜,不堪忍受。所以揭竿而起,爆发了秦末大起义,推翻了秦王朝的统治。
由于统治者太“有为”,激化了社会矛盾,引发了许多问题,于是就想通过说教、禁止、设防等手段来加强管控,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只能是治标不治本。老子认为治本之策,还在于“无事”和“无为”。
老子说,“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所以圣人对统治者说,你不要弄出那么多事来,做到了无事无为,民众自然就会有所教化;你清静一点,民众自然就走上了正道;你不要瞎折腾,民众自然就会富足;你不要那么贪得无厌,民众自然就会变得纯朴。
无为、好静、无事、无欲,就是“以无事取天下”,就是无为而治,就是以正治国,其结果就是民众自化、自正、自富、自朴,但前提是要“无为”,不要乱作为。
老子的这些论述,就是要说明一个道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你的施政不折腾、不过分,不多事,就会国泰民安。你的施政不正常、不仁义、不考虑百姓的承受能力,就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就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老子无为而治,以正治国的理想,在他所处的春秋时代,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而已。但它作为一种治国理念,仍然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后世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以及康乾之治,就是“无为而治”的典范,
老子的以正治国,与孔子的仁政、德政思想是相通的,主张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爱惜民力,体现一种原始的人性化管理思维,对于我们的现代的行政管理和企业管理,有着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