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我们还对斯蒂芬.帕多克的作案动机提出置疑的时候,近日,美国奥罗拉市又发生了一起枪击事件,现已造成包括枪手在内的6人死亡及多人受伤。
正当我们想进一步获取信息时,美国媒体却守口如瓶、惜字如金,报道戛然而止。
是什么原因造成枪手开枪杀人?报道中只字未提,甚至连枪手的姓名性别都未透露。
据美国媒体报道,在过去的一年里,美国共发生37000多起枪击案件,有9533人死于非命。这不能不让人感到震惊,太恐怖太暴力了!
造成这些暴力事件的直接原因就是美国政府在枪支管理上的失误,而且随着枪击事件频发,私人拥有枪支的数量还在呈上升态势,从个人角度来看,大有以暴制暴的架式。只要枪手敢闯进我家,我就有权开枪反击。
那么,这些暴力事件的主角一施暴者个人的原因是什么?他们犯罪的心理动机是什么?有犯罪动机的和“沒有犯罪动机”的各占多少比例?我们不得而知。
带着这个疑惑,我再次打开购于八年前的,蒋勋的《孤独六讲》,重读其中的一章<暴力孤独>。在这一章里,作家告诉我们,许多人生来就有暴力倾向,这些暴力倾向如果释放不了,就会形成暴力孤独,当暴力孤独压抑久了,人就会寻找某种解脱,就容易出现暴力事件。而这与有枪没枪没有因果关系,只不过美国政府在枪支管理上的疏露和枪械越来越先进,增大了暴力事件的杀伤力而已。
那么,按照儒家的学说,孟子不是说,人之初,性本善吗?人怎么会生来就带有暴力倾向呢?蒋勋告诉我们,那是因为我们一直忽略了荀子的说法。荀子认为,人之初,性本恶。长期以来,我们一直以孔孟的儒家思想为主流价值观,而忘记了荀子的说法。试想,如果人性都是善的,我们还要法律干吗?还要警察和监狱干吗?
反过来说,当我们的银行一再提醒你防范欺诈、不要给陌生人汇款时,那么,诈骗现象一定时有发生;当我们一再重申以法治国的时候,法盲和违法现象一定经常出现。
那么,按你的说法,人性就像荀子说的,全是恶的了?
我并不这样认为。我认为,人性里面既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人应该是善恶相间的动物,其中就包含着暴力倾向。只不过,隐藏在身体里的这个暴力倾向,多数人由于引导的好,转化为正能量;少数人因引导的不好,转化成暴力,转化成负能量。就像我们所看到的各种暴力事件。
从这个意义上说,发生在美国的枪击事件,只是许多暴力事件中的一种。那么,做为多数人,潜藏在我们身体里的暴力倾向又是如何转化的呢?
当然有很多种,如体育运动中的赛车、拳击和散打、蹦极和悬崖跳水、高山滑雪等极限运动;如青少年打群架、闹市中飙车等等,都能释放人的暴力倾向。
蒋勋说他小时候看马戏团表演,训兽师为了向观众显示对动物训练的到位,大胆的把头伸进狮子口里,那一刻他曾经产生了一种非常奇怪的想法,希望那头狮子把那个头咬下去!事后想想很可怕,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呢?其实,这就是潜藏在身体里的暴力倾向,通过观看这些极限的表演,满足自己想做而不敢做的愿望,释放出暴力孤独中潜藏的暴力倾向。
蒋勋认为,人在释放暴力倾向时是没有特定对象的,这就是为什么受害者都是一些无辜的人。他曾讲过一个小男孩的故事,这个小男孩的妹妹被卡车撞死了,这让他对汽车和汽车司机充满了怨恨,长大后有一天他坐上一辆出租车,车开到野外时他把司机杀了。而这位司机并不是撞死他妹妹那个司机。
有时候,人在社会上的落差大也会造成暴力事件。从这个意义说,拉斯维加斯枪击事件中的斯蒂芬.帕多克,可能是因为出生在犯罪家庭和身患疾等原因,与飞速发展的美国社会形成了较大的落差,身体里的暴力倾向一下子就释放出来,从而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暴力事件。
然而,美国有关调查机构既不是作家,也不是心理学家,他们无法从人性的善恶去分折,于是,他们给出的结论是,没有动机。
其实,从人性的复杂性、扭曲性给他下结论,也可以说他的犯罪是有动机的,这个作案动机就是潜藏在他身体里的暴力倾向或者说是“恶”,因为须要寻找一个释放或解脱的出口,而制造的一起事件。
所以我认为,做为一届政府,缓解人们的焦虑情绪,缩小社会阶层的落差,转化好人的暴力倾向,也许比控制枪支更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