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正的历史太多了,
不如来看看脑洞历史!
文丨旧故麻袋
∨
今年盛夏,B站推出了一部美食“纪录片”《人生一串》,在豆瓣拿下了9.0的高分,质量堪比《舌尖》。它以“烧烤”为美食切入点,讲述人们的生活态度和社会变迁,见微知著,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甚至有人说这才是中国该有的对美食的态度。
有了《人生一串》,B站进军“纪录片”的野心也大了不少,这一次,B站打起了“历史”的主意。说历史,大多都用一股“说教派”风格呈现,用色沉重,语言严谨,观众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枯燥、无趣,望而却步。少有像《如果国宝会说话》那样逗趣十足的风格,文案和BGM都喜欢卖萌。
而B站出品,必属奇品,果不其然,这部本该严谨的历史“纪录片”,反倒没了正经,把“历史”玩得很嗨,脑洞清奇,绝对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让人大跌眼镜。
它的名字叫作《历史那些事》,从明面上看,颇有几分野史意味,里面说得倒都是正经事,只是用不正经的方式呈现出来罢了,真人秀、脱口秀、侦探剧、MV、热门综艺、日和短剧、热门广告、网络热梗,能想到的形式,它通通纳入进来。
当然成也形式,败也形式,很多人说用这样轻松有趣的方式讲述历史不失为一种好的尝试,毕竟社会在进步,年轻人对历史的接受度早已不是那些高谈阔论,而是如何就事论事,用年轻人听得懂,且愿意听的方式,将历史铭记下来;但也有不少人认为形式再好也只是哗众取宠,历史本就是一件严肃的事,谈论历史怎能用这些戏谑的口吻,这是对历史最大的不尊重,甚至觉得歪曲了历史本来的样子。
我倒觉得形式值得鼓励,但是要适度,懂得拿捏,不要过于娱乐,也不要过于教条。至于《历史那些事》到底是好是坏,在这里不做评价,毕竟面对历史,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
“纪录片”的第一集讲述的是苏东坡,片名叫《在下东坡 一个吃货》。把苏东坡这个很有梗的男人放在最前面,导演果然将受众心理分析透透的了,佩服佩服。
虽然从名字上看网感十足,但毕竟是历史故事,所以在画面上还是延续了传统历史纪录片大气、古典的用色。一开始还是挺正常的,讲述了北宋后期最大的政治事件就是党派之争,新党以王安石为首,要革新,旧党以司马光为首,要守旧。而刚刚步入仕途的苏轼,不新不旧,不左不右,惹来祸端,从政40年,被贬谪流放33年。
本以为通篇都是讲述苏东坡坎坷的生平事迹和他在古诗词上的突出贡献,怎料导演突然画风一转,讲起了美食,很多网友在弹幕中说自己是被美食安利进来的。
画风也变得奇怪和高能起来,转换讲述美食时,用起了漫画形式,顺带致敬了一把经典日剧《孤独的美食家》。
还玩起了穿越:苏东坡穿越到现代,在一家小店点了自己创造的“东坡肉”。
你可能以为这一段插曲只是随便拍拍,逗大家乐乐,但导演却在这里用了特写、不同寻常的取景机位和讲究的旁白,论水准,真不比《舌尖》等美食纪录片差。
第一集末尾,苏东坡还唱起了rap,大概是为了力求有趣,用轻快旋律、流畅词韵,将苏东坡的人生经历都用说唱的方式呈现了出来。
Rap完了之后,还搭配一段契合主题的名言,提升逼格。
此外,它还是一部爱讲段子的“纪录片”,在第二集《我在我家偷文物》,没错,化用了高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片名,就是这么搞笑,很任性。里面有一段描述溥仪和庄士敦的关系,用的文案是:“确认了眼神,溥仪,遇上了对的人。”
但皮归皮,该正经的时候,还是很正经的。叙述上绝不脱离历史本身,主线故事清晰知识点密集,插播的“历史小剧场”在独立叙事的同时又与主线呼应,再辅以各种年轻人熟悉的段子,诙谐幽默。
严格来看,《历史那些事》不能算正统纪录片,形式确实很新颖,玩的也很开心,但诟病也的确很多。这档纪录片用网友的话来说便是“表面荒诞无节操,内心高洁学问高”。为了打消严肃历史的那波人的疑虑,片尾节目组还特意加了字幕:“本片所有人物、故事均有古籍记载,历史小剧场是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讲述历史,内容均有史料支撑,不恶搞、非虚构。”
有人喜欢,自然有人讨厌。这样的一种新的尝试,想必导演和制作组也早就做好了被批判的准备,但一股新的形式注入历史,总比千篇一律的方式说历史要强。
接受新事物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需要补习的一门课,最简单的就是从接受多元化和差异化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