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博物馆位于清源山下的西湖公园北侧,是一座具有闽南建筑风格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所在地,占地面积80余亩,建筑面积16000多平方米。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民终生教育场所。
泉州博物馆占地82亩,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整体建筑包括泉州博物馆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多元文化展示中心,它也是泉州最大的综合博物馆。泉州历史展览位于博物馆二层,占地面积为1500平方米,分"早期开发"、"刺桐崛起"、"东方第一大港"、"泉南雄风"四个部分,它以泉州历史为主线,从远古时期的深沪古森林遗址说起,囊括了闽越先民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的痕迹;海上丝绸之路繁盛;东方第一大港鼎盛绚丽以及明清时期泉州谱写蔚蓝色的历史篇章。 一进入二层展厅大门,题为"在水一方"的前言形象地表明了泉州枕山向海的滨海城市。第一展厅内的沙盘表明了台湾海峡地形地貌变迁,以及旧石器时代古人类从大陆迁徙宝岛,留下的来踪去影。可以看到石狮海域出土的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其中有古菱齿象、四不像等。汉代陶器、两晋纪年墓砖以及五代铸钱陶范等各个时期的珍贵出土文物都名列其中。让你感受到泉州丰厚的历史积淀。
在"泉南雄风"中,主要突出"台海扬波、两岸一体"的主题,陈列民族英雄郑成功和清福建水师提督施琅有关的文物。另外,还有泉州华侨、历史名人等诸多内容的展览。泉州博物馆是展现泉州这多元文化宝库的一扇窗口。
——节选自百度百科
泉州博物馆,位于泉州西湖公园一侧,这里风景优美,门口就有停车场,停车方便的同时,收费也比较适宜。观看博物馆大约需要1个半小时左右,停车费在7-8元左右。
这里背靠青山,就是有老子大石像的清源山一侧,面前则有西湖。面湖而靠山,这里也有风水学的深度考究。
博物馆不仅很好的再现了远古以来泉州的地原地貌,原住民繁衍生息的故事,也将北方汉人士族南迁的悲辛历史,艰辛奋斗都很好的做了宣讲。
这里山脉阻挡的北方入侵的胡族铁骑,给予了北方士族保留汉族的基因和血脉在这一方天地间。
这里山多,则借山的梯田进行农垦,在粮食补给不济的时候,他们勇敢的逐鹿深蓝……
自唐、宋,不断南迁的北方汉族也融合了当地的居民,发展了自己的技术,经略海疆。
他们的宗教信仰多元而丰富,儒释道自不秦必说,这里还记录了印度教、基督教(大秦景教)、摩尼教还有伊斯兰教以及妈祖……
这里的多元信仰,在泉州博物馆的一句话则进行了高度的概括,那就是这里兼收并蓄、兼容并包的传教史也好,信教徒也罢,他们不过都是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和平福、安宁的百姓期待……
所以,即便是在我们看来不能和谐,甚至很难兼容,更甚者那些激烈冲突的宗教都能在刺桐城(泉州)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这也是中国人的智慧,更是中国和世界多元一体,相互包容、互敬互鉴的最好证明。
泉州博物馆也很好的介绍了郑和下西洋,以及郑成功抗击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还有施琅统一台湾的故事……
台海两岸,本自一体,都是中华民族子孙。
泉州博物馆设计精美,坐落的位置也非常精美,这里的瓷器、茶、丝绸、造船、科技、民生、非遗(如木偶戏)都是特色。
是一个不虚此行而博大精深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展馆,值得探究。
这里还靠近清源山,还有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只是现在还在升级维修暂时闭馆,有点遗憾 )
——力 2024年2月3日 癸卯年腊月廿四 周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