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出人才的宿命

作者: 辛琳 | 来源:发表于2018-12-13 20:46 被阅读64次

    1.中国古代杰出人物如此悲惨的结局,不是个别的事例,而是中国文化土壤长期自我封闭,自我结构体系欠缺、不完善所造成的宿命。

    2.他们所追求的政治清明,天下太平,只是朝野上下,按部就班,服服帖帖地顺服,没有新的思想,新的观点,新事物、新现象产生,也不允许产生。他们固执地认定,新的思想就是异端,新的现象就是邪门妖孽。

    3.中国文人,杰出的人物的性格没有完成个人的成长心路历程,只停留在由自卑到励志自强 ,个体强大后,自我夸耀夸衿的自大阶段,没有完成最重要的人生觉悟:对他人、自然、世界的整体认识后,反省自我非常渺小、微不足道,从而收敛自己睥睨天下的雄心,将自己低下来,融进社会,正视人性,悲悯苍生的内心省悟,走向谦卑的阶段。

    《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记载:三国时,东吴的政权实际掌控者孙权宴会群臣。席间,孙权安排人牵进来一头驴,驴身上挂着一张纸,纸上写着:“诸葛子瑜”。

    驴儿被牵进宴会大殿,真是稀奇,但是一看到驴身上挂的那几个大字,殿里殿外,上上下下瞅着诸葛瑾哄堂大笑。坐在席间的诸葛瑾(字子瑜)非常难受,自己不就脸看起来稍稍长一点儿吗,主公孙权真是不够意思,当众这般戏谑我。他不好发作,只好违心地陪着讪笑。

    在这当儿,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上前跪地,请求孙权允许他在纸上面再添写几个字,孙权同意,没想到诸葛恪提笔在这张纸上添加了两个字,纸条上的字变成:“诸葛子瑜之驴”。

    这一下成功扭转情势,满座皆为诸葛恪点赞,赞叹诸葛瑾的儿子小小年纪,有勇气,有胆量,有智慧。的确,诸葛恪小小年纪聪明机智,将一场人际危机轻松化解,为父亲挽回了颜面,自己也轻松摘取了神童桂冠,被写进了阅读书籍,成为中国历代培养教育孩子杰出的一个楷模。

    偶然一天,我再读到这位诸葛恪长大成人后的故事,看到他的人生结局,心里却不是滋味。诸葛恪后来执掌朝政,权倾一时。他为东吴政权的巩固立下汗马功劳,可是权力达到一定限度时,如影随形来的还有一层比一层膨胀的控制欲望,这种欲望扩张制造的灾难也是空前绝后。诸葛恪后来被他伺奉的皇帝邀请赴宴,在殿堂宴会中被乱刀砍死,夷灭三族。成也在君王宴堂,败也在君王宴堂。

    其实,翻开中国历史,写进教科书的杰出人物基本没有几个有很好的结局。商鞅辅佐秦孝公变法,实现秦国的崛起,但是自己最后却身无所投,被处死后还要再执行车裂酷刑,家族被灭族;晁错虽然积极进取做了帝王师,为皇帝通盘谋算,但他还是被自己的皇帝徒弟诱骗出来,穿着朝服腰宰在街市示众,家族被灭族;桑弘羊一生精于替皇家算计,将天下财富算计到汉武帝的兜里,还是要非正常死,被灭族……。

    这些古代杰出的人物绝大部分人要么惨死,要么失意出局。这样的命运结局,难怪要吞吞吐吐,在少儿阅读的书籍中将最后的人生结局删节。真的,完整的杰出人物故事写进阅读书本里,只会让人读的毛骨悚然,恐惧,怎能励志小学生,要他们刻苦奋发成为和这些历代杰出人物一样杰出的人?

    为什么这些杰出的人物会如此惨死?

    中国古代杰出人物如此悲惨的结局,不是个别的事例,而是中国文化土壤长期自我封闭,自我结构体系欠缺、不完善所造成的宿命。因为,在中国群体的成功价值里,认为唯有做官的人,唯有能在皇帝面前效力,凭借皇权指点乾坤,挥斥方遒的人才算是杰出的人物,在其它的领域内的优秀,不能算是杰出。

    中国说起某一地人杰地灵,总要历数此地曾经有过那些出类拔萃的人物,他们通常都是在古代皇家考试中,获取过功名的人;他们曾经在朝廷做过显贵的官职衣锦还乡的人,筛选风水宝地,修建起气势巍峨府邸的人,对,是这类在朝堂上为官做宰的人物在流芳百世。

    杰出人物也是家族的荣耀,翻开发黄的家族族谱,居于显要位置的还是曾经考取过功名,做过官吏的人,他们有大段文字专门介绍其生平事迹,其他没功名、没官衔职位的族人,只有一个名字。

    一. 中国古代的成功之路只有一条,参加科举考试做官。

    所以无论是谁,有条件读书的家庭都在积极地供自家男孩子读书,背诵经典书籍全力以赴参加科举考试,考中后去做官,即使穷尽一生,也要全力坚持。每四年一次的科举考试,能选拔出来的人是及其有限的数字,绝大多数人不可能考中,没考中的继续在四书五经里蹉跎岁月,考中的春风一路马蹄轻,被选拔去做官,从此一别人间路,直到皇家金銮殿。

    中国做了官的人,很奇怪地进入一个死胡同,忘记了自己的出身、忘记了自己是肉质凡胎的特质,全心全意做起了官。这个官要一心一意地为皇帝设身处地谋想,筹划,以期得到皇帝的欢心,宠信。为了皇帝宠信,真真是万死不辞。他们替皇帝四方运筹帷幄,替皇帝谋划千秋万代的基业。皇帝得到了无限好处,自然会分给他们丰厚的犒劳,皇帝会赏赐绸缎,金银、房舍,奴仆……,皇帝还会封赏、给他们加官进爵,封萌子子孙孙也做官,然后这些做官的人会名载青史,心满意足地成就他追求的功业。

    他们都替皇帝做了什么,皇帝如此信任他们,对他们特别关爱、赏赐无数。他们这些杰出人物做了很多很多事,但最主要只有一件:一切为了皇帝。为了皇帝的权利扩大,大到不受任何制约,严刑酷法,惩戒一切敢于质疑的人;为了突出皇权的合理合法,将皇帝神化,与天看齐,皇帝玉皇大帝的儿子,贵为天子;为了皇帝的收入成倍增加,库房存进天下金银财宝,设计各种规则制度巧取豪夺;为了皇帝的统治疆域扩大,一统江山,千秋万代,出谋划策;为了皇帝家族万世的基业江山永固,制定章程……

    汉朝初年,皇帝的叔叔、兄弟们在自己的分封地上自立系统,悠哉哉做起了诸侯王,有时候对皇帝不太那么恭顺。这怎么成,为了皇帝的权利扩大,为了皇帝的威严,晁错对汉景帝提出了:“削藩”,将皇帝的叔伯兄弟子侄等等刘姓家族亲戚们手中的权力削弱,给这些封地里派驻中央官员,加强皇帝的领导。诸侯王们不甘心自己的势力被硬生生夺去,哥几个一声吆喝,打出 “清君侧”旗子起兵,“吴楚七国之乱”的战火烧起来。汉景帝只好将自己的这位犯了众诸侯王之怒的老师杀死,想平息事件。

    为了皇帝收入成倍增加,桑弘羊算盘拨拉拨拉,民间的财富咕兜兜进了国库,其实是皇帝的私家库房。汉武帝听从他的建议,实行盐铁专营,从此,老百姓日常餐桌不可缺少的盐,以及各种铁制工具开始了霸气十足的官方经营。他向汉武帝出谋划策,征收各种杂七杂八的税收,一时之间商人破产无数,穷人更加贫困,连盐都没有了。天下财富尽数囊括进汉武帝的手里,促进汉武帝膨胀成汉武大帝。

    于是,在这帮官吏的辅佐下,皇帝成了世界级超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帝的权力越来越大,皇帝的淫欲越来越膨胀,皇帝的性子越来越乖戾,皇帝杀人越来越野蛮,信口一开就是文字狱,无数个千丝万缕线条上拽来的人像蚂蚱一样被皇帝无端处决;皇帝越来越好征战,出征东西再出征南北,只要是地球上的土地,皇帝都要囊进他的胸怀,而且,有如此雄心的皇帝才不愧是一代雄主。

    可是他们在为皇帝尽心尽力筹谋天下时,从来没想过这个皇帝能给你官爵俸禄,也能全部抄家收回;皇帝生杀予夺没任何限制,皇家的圣旨下去,越来越野蛮,株连三族、株连九族、株连十族。刑罚越来越残酷,可以任意任性地施在任何人身上,各类骇人的刑讯制裁死法层出不群,无所不用其极。但皇帝却高出世人,是天上的神龙下凡,能豁免人间一切律法。

    二.没有平稳安全的官员下行通道

    升官的电梯能顺利平稳地将人送达高处。同理,在高处的人也要有电梯,将人平稳,安全送达地面。但是,在中国官场只有上行的电梯,却没有设计出安全的下行通道。做官的人,只有靠皇家的俸禄来养活自己和家族。得到皇帝的恩宠,就是鲜花锦簇的人生荣耀,得不到皇帝的宠信就是灰暗的人生,惆怅难安。

    所以做官的人,在高阶处不愿意下来,他们惟愿自己一生官运亨通,自己的儿孙永远荣华富贵。但这是不可能的。没有安全的下行通道。所以权力的交接,常常以很残忍的方式进行。一朝天子一朝臣,老皇帝下台,新皇帝即位时,往往伴随着宫廷巨变,皇宫内外官吏一场场株连清洗;改朝换代,是整个乾坤扭转,可怜天下黎民被血洗,河山一片焦土。

    然而,士子们还是要汲汲不懈要去做官,音乐、绘画、建筑、医学上天赋才能都都不能算杰出,只有做上官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一人做官,带动家族生机盎然,做了官的人还要忠心耿耿地要为皇帝谋事,将最庞大的权力给了皇帝,将皇帝生生培养成一个嗜血的魔鬼 ,一个任意宰割屠杀的暴君。但是他们从来没有反思过皇权对自己、对社会的危害性。皇帝一言九鼎,集多少血泪成就?皇帝龙颜不悦,溅多少血泪成河?正是烈火烹油的家族,一人犯事,连带九族的人悉数被皇帝屠戮的事例在古代真是太多太多了。

    三.性格缺陷,没有完成个人成长

    中国这些杰出人物,也有自己性格上的缺陷,他们往往恃才傲物,刚愎自用,自骄自大,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长期浸染熏陶的结果。我们成功的标准就是做官,以此出人头地,高人一等,成为人上人。所以,做官后,无论是自觉,还是下意识,还是众星拱月的奉承,官员们都把自己的身价抬高,与庶民拉开距离。

    中国礼教等级秩序严格,这种等级意识,使中国文人,杰出的人物的性格没有完成个人的成长心路历程,只停留在由自卑到励志自强 ,个体强大后,自我夸耀夸衿的自大阶段,没有完成最重要的人生觉悟:对他人、自然、世界的整体认识后,反省自我非常渺小、微不足道,从而收敛自己睥睨天下的雄心,将自己低下来,融进社会,正视人性,悲悯苍生的内心省悟,走向谦卑的阶段。

    所以,这些杰出的官吏们,在人生的最后阶段,绝大多数都在巅峰时刻走上了一条狂妄的自我膨胀之路,不会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将持有不同意见,质疑、反对自己的同僚,借皇权打压杀伐,毫不手软(诸葛恪);推行苛捐杂税任意盘剥底层百姓(桑弘羊),滥用权力行使各种骇人听闻酷刑,将罪罚扩大殃及每一个无辜的人(商鞅);好大喜功,将个人的功业成绩放在第一位,不切实际地利用国家机器,将全国的青年男子征调做士卒去实现他开疆拓土的千载功业(诸葛恪)。

    四.官场没有良好的纠错机制

    诸葛恪为了个人成功,不顾东吴的实力,不听众人反对,征调二十万大军(几乎是东吴的大部分青壮年男子)攻打魏国,希冀短时间内消灭魏国,完成统一大业,可魏国新城久攻不克,自己的部队“患疾者过半,死伤惨重。”,然而他刚愎自用不接受现实,处罚直言的将领,继续死扛。士兵们病死,战死的人数越来越多,受伤的士兵被遗弃扔进沟壑,哀嚎遍野,喘息过来的魏国出兵追击,最终诸葛恪只带着很少的人马惨败而退。

    官场没有健康的官吏纠错机制,失败回来的诸葛恪,并没有引咎自责,只有权倾一时的狂妄自大,对同僚的傲慢与威慑。他却不知,被他威胁到安全的人,为了自保形成一股势力,已经凝聚,交接成网,只待他进入围剿。

    五.自身能力欠缺

    中国古代的杰出人物,他们缺乏系统的逻辑思维、不会在大的视野下看待个人功业和天下苍生的福祉,只浅薄地以为此时此刻得到了众人炙手可热的皇帝宠信,为皇权增补进益,自己就能功成业就,唾手可得。他们也不具备全面的整体思维,认识不到没有约束的皇权对社会的危害,放任皇权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是极其危险的。

    这些杰出的官员们人生经历主要在啃四书五经过完人生注意学习成长阶段,他们的实际生活经历很苍白,没有实际操作,经营管理的才能。他们做官后所要达到的成功理想是虚幻的,他们的政绩也是脱离现实的。

    六.抱残守缺,反人性是他们的标签

    无论是古代的商鞅、王安石他们向皇帝们推荐的政令往往是残酷的,反人性的,脱离实际。清朝末期,光绪皇帝急待变法维新,改变当时衰落腐朽的社会制度。可是朝中大臣举荐到光绪面前的革新派康有为,他也不过是口号喊得响亮,根本拿不出切实可行的制度建设方案,只是野蛮地建议实行新的变法,就是要杀人。挥起屠刀杀谁?质疑的人,反对的人?还是不积极拥护的人?

    他们所追求的政治清明,天下太平,只是朝野上下,按部就班,服服帖帖地顺服,没有新的思想,新的观点,新事物、新现象产生,也不允许产生。他们固执地认定,新的思想就是异端,新的现象就是邪门妖孽。

    他们称颂的天下太平,不过是每个人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勤勤恳恳早出晚归,循规蹈矩日出日落,这样的日子,就是他们倡导的诗意田园生活。

    这些杰出的官员们抱残守缺,循规蹈矩,维护者圣贤古训。他们注定不是推动社会前进,也不能变革社会痼疾的历史人物。且正因为他们对皇权的加固与强化,中国的历史在原地已经重复了二千年,中国文化在一次次尊儒复古的思潮里步步后退,没有新的思考,新的思想注入,只能逐渐干涸为一片寂静的死水。

    执刀者,必被刀所伤,尊奉皇权,将生杀予夺他人权力视作人生得意的人,注定要被权力覆灭;不能善待他人生命,自己的生命也会被他人如草芥一般处决。绝对皇权下,这些杰出官吏们是不可能善终,也不可能好运。

    历史在前后奔突中沉沙烁金,写进历史记录里古代的杰出人才,官员们已经风流云散,他们的遭际常常人不敢打开历史,看那些怵目惊心的血腥与残酷,不得好死是他们的宿命,也是中国历史上空绵延无尽的悲哀。

    辛琳于2018-12-12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杰出人才的宿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ofi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