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的最后一天,我在沙枣泉参加了一场难忘的篝火晚会,两周过去了,我的心里总有一堆篝火在燃烧,促使我提笔记下这难忘的时刻。
28号开始,河南省的专家到十三师来送教,没有课的时候我们就到录播室去听课。这里所有的录播室都是联网的,不管专家在那个学校讲课,我们都可以在录播室同步聆听,也可以和专家进行互动。三天来我听了户利平、丁桃红、董文华等老师的精彩课程,受益匪浅。
30号下午听完课从录播室出来,我接到通知要到沙枣泉参加一个活动,当时我也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活动,只知道是要去见几个记者。反正是周末,第二天不上课,我也很乐意出去走走,看看沙枣泉的风土人情。
沙枣泉我已经去过两次,但依然抑制不住一颗悸动的心,一路上的戈壁滩、杨树林、骆驼刺还有偶尔映入眼帘的沙枣树,都让我百看不厌。我真想多看一眼,再多看一眼,想把这些美景留在眼里刻在心里。
到了连部门口,我们才知道是河南省委组织部在拍一个关于河南援疆干部的纪录片,让我们来配合拍摄。听一个记者说,这一批河南援疆干部工作成效显著,得到了新疆当地干群的广泛好评,所以要拍一个纪录片记录援疆人的工作生活。虽然我不是援疆干部,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援疆教师,但想到我也为援疆事业付出了努力,一种豪迈之情从心底油然而生。
果园一样的农家小院
在拍摄现场我见到了亲爱的王场长,不一会,柳树泉医院的杜景文医生和田玉红医生也赶过来了,看到他们我感到特别亲切。现场还有许多我不认识的援疆人,但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河南援疆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10450923/33fb8932a2b5c298.jpg)
我们首先到老歌手伍思曼家里,听老歌手们演奏的麦西莱普,这是他们为参加十三师春晚而精心准备的节目。
好多个记者拿出了长枪短炮,有的记者在前面拍,有的记者在后面,还有的跳过院墙,我们不懂这些专业的拍摄手法,一开始还只是按照导演的要求在摆拍,再后来,我们已经忘记了群众演员的身份,完全沉浸在动听的音乐里。
维吾尔族老乡的院子都是一个果园,桃数、杏树、桑树、核桃树、枣树,主角永远是葡萄树。葡萄藤沿院墙一直爬到房顶,让小院在炎热的夏季永远有一片绿荫。这个院子在沙枣泉一带比较有代表性,这样一个院子让一家人一年四季水果不断,与其说是一个院子,不如说是一个果园更加贴切。听老乡说,就这样一个普通的院子,一年的收入要在两万元以上。这个院子太神奇了,简直就是一方宝地。这个院子让我更喜爱新疆,更喜爱沙枣泉了!当然最爱的还是我的柳树泉!
![](https://img.haomeiwen.com/i10450923/367002521547a0d3.jpg)
走近屋子,地上的地毯,墙上的壁毯,床上的毯子,还有窗台上摆放整齐的绣花的被子和枕头,浓浓的民族族风情扑面而来。鲜艳的颜色、美丽的图案、舒服的触感,我真想在这里住一晚。屋子中央的一个大火炉,让人倍感温暖。女主人站在门口热情欢迎我们,虽然她说的话我们听不懂,但她脸上的微笑向我们传达着她的真诚与热情。
美妙的音乐
走进屋子,我们脱了鞋子,围坐在炕上。炕桌上摆满了个色糕点还有热气腾腾的茶。我们顾不上吃高糕点,也顾不上喝茶。欢快的音乐响起来了,我们情不自禁的打着节拍,手舞足蹈。正当我们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中的时候,导演喊,可以了!这时候我们才想起来我们的演员身份,总觉得意犹未尽,还想再听一听。导演说,等会篝火晚会上他们还要表演你呢!我们一听高兴坏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0450923/d67855363c2c0307.jpg)
篝火晚会
我们跟着摄制组转场到了一个空旷的广场上,上空没有电线,附近没有住户,是非常适合举行篝火晚会的。导演说他们是转了一两个小时才发现这个理想的场所的。
我们先捡柴火,其实附近就有很多枯树枝,因为气候干燥,树枝都干透了,不一会我们就捡了一大堆柴火,并且按要求堆成锥形。捡柴火,是小时候的记忆,一群孩子拉着长鼻涕,脸冻得通红,到处捡柴火,然后烤红薯,多么美好的记忆呀!捡柴火的过程我们都好像回到了小时候,快乐极了,一个个跑得屁颠屁颠的,跟小孩子毫无二致。
![](https://img.haomeiwen.com/i10450923/c51ea04af15d1da7.jpg)
我们捡柴火的时候,村领导到村里又叫了一些当地老乡来参加篝火晚会。天黑了,温度降了,有点冷,我们都期盼着篝火快快烧起来!
篝火晚会是草原人民一种传统的欢庆形式,远古时代人们学会钻木取火后,发现火可以烤熟食物,还可以驱吓野兽,保护生命安全。后来人们外出打猎满载而归,庆祝获得丰厚的战利品,傍晚在用火烤烹饪美食的过程中,手拉手围着火堆跳舞以表达自己喜悦愉快的心情,这种欢庆的形式一直延续到今天。
![](https://img.haomeiwen.com/i10450923/0c5b97c0d111c26a.jpg)
轻风吹,星光稀,热情燃烧在今朝。11月30日晚,伴随着跳动的火苗,河南援疆人和维吾尔族老乡欢聚一堂,载歌载舞,喜气洋洋,在熊熊的篝火中尽情燃烧自己的青春激情,在歌声与欢乐声中感受别样的精彩人生。
燃烧的烈火在瞬间染红了河南援疆人的笑脸。热情似火的青春,弹奏出一串串欢乐的音符,彰显着河南援疆人的情怀。
五位老乡弹奏的麦西莱普再次响起,伴随着美妙欢快的音乐,维吾尔族老乡跳起了欢快的舞蹈。据说维吾尔族人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我看这是真的。老乡们在音乐的伴奏下跳起了欢庆丰收的麦西莱普。
熊熊的烈火,照亮了整个广场,也映红了人们的脸庞,在场的人们再也按捺不住他们激动的心情,活跃的村民们三五成群、围着篝火跳起了富有维吾尔族传统的舞蹈“麦西莱普”,伴着欢快动听的音乐,他们时而欢呼、时而跳跃,就连在场的小朋友也情不自禁地伴着音乐开心地跳了起来。优美的舞姿、激情的欢呼无不在诠释着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麦西来甫”维吾尔语是“欢乐的广场歌舞聚会之意”,是维吾尔族民间流行的一种以歌舞和民间娱乐融为一体的娱乐形式,舞蹈节奏明快,热情奔放。麦西来甫,是维吾尔人民的传统民族艺术,是维吾尔人民随身携带、不可分离的精神营养。它不仅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而且具有传播艺术和道德风尚的社会作用。
在这大漠深处,伴着晚风和满天星辉共赏篝火晚会,听着新疆司马义大叔用都塔尔、热瓦普、弹拨尔演奏的音乐,看着新疆美女灵动优美的舞姿,我已经陶醉了!大家一起手拉手围着篝火尽情欢跳,维吾尔族老乡们甚至还可互飙舞。我们不太会跳,热情的维吾尔族老乡把我们拉进了跳舞的队伍。我们自己笑称我们的跳舞动作像是在刷墙,但只要开心,不管舞艺。熊熊烈火温暖了夜空,也点燃了我们的激情,大家围着篝火牵起手跳起热情的新疆舞,尽情在这大漠中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记……。
夜晚的沙枣泉凉风习习,皎洁的月光笼罩着这片神奇的土地,满天的星星清晰明亮,让来自河南的援疆人沉醉其中,“这里美得让我无法用语言表达,我只想静静地体会。”同行的徐老师如是说,其实这也是我想说的。
欢快的音乐伴着熊熊的烈火,显得更加的悦耳动听,让在场的所有人似乎都有表演的冲动。在场的人们似乎忘记一天的疲惫,每一个人都沉醉在歌舞晚会中,尽情的欢呼着、舞动着......
篝火激情的燃烧,空气中飘来阵阵沙枣的浓香,人群不断地响起阵阵欢笑声,这些笑声与维吾尔族歌曲交织在一起,伴着篝火上的点点星火相互嬉戏着飘向夜色柔美的星空。
拍摄花絮
花絮之一:
在欢快的歌舞中,在喜庆的气氛中,我们拍了合影,留下了珍贵的记忆。
![](https://img.haomeiwen.com/i10450923/22ec144acbedfab1.jpg)
花絮之二:
拍摄结束了,篝火熄灭了。老乡提来了水,把火浇灭了,并且用木棍把灰烬扒开,保证不会死灰复燃。老乡的防火意识给我们上了生动一课。
花絮之三:
一个老乐手感冒了,发高烧、咳嗽,但现场表演离不了他。他来到广场后,来自三门峡的杜景文医生就给他按摩合谷、曲池、列缺、天突、大椎等穴位,大约二十分钟,老人感觉好多了。就在广场上杜医生给老乡按摩。他们就那样站着,年长的老乡就像一位父亲,杜医生就是他的亲人。这个画面瞬间感动了我,我拿起手机拍下这让人感动的一幕。
![](https://img.haomeiwen.com/i10450923/37e10f3eb8f19111.jpg)
花絮之四:
篝火熄灭了,老乡离开了,我们是最后撤离的人员。摄制组灯光一转,一棵胡杨树映入了眼帘。树上叶子已经落光了,遒劲的树干在寒风中矗立着,如卫士般守卫着一方乡亲。
一周过去了,熊熊燃烧的篝火一直在我心里燃烧。我想,即使一年过去了,这堆篝火,这动听的音乐,奔放的舞蹈会一直留在我记忆深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