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著名基因研究专家杰西卡·塔拉马斯博士说,她最希望青少年掌握的能力就是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和善于提问的能力。
在她看来,有些孩子不喜欢提问并非他们不聪明、不努力,而是缺少相关训练。
父母看后有什么启发?
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好问题往往比好答案重要,怎么问决定着回答的质量。
提出好问题是优质思考能力的体现。
猜测、提问、质疑,是人类向客观世界索取信息的重要方式。
如果父母不能帮孩子从小养成对世界发问的好奇心,那么他们获取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就得不到有效提升,这终将会影响他们的思考方式、判断分析和决策能力。
因此,孩子在一个阶段,可能出现反反复复和大人确认各种信息的情况,一个问题可能重复问上十几遍。这并非孩子记忆力不好,而是他自我意识、专注力、记忆力、认知能力和理解力高速成长的表现。
然而,大部分家长不了解孩子的这些行为意味着什么,很容易被孩子的反复提问和不停打扰弄得不耐烦。
其实,家长要做的首先要稳定情绪,借助孩子在这个时期的内在成长驱动力,用猜测和验证的方法帮他提升阅读和学习能力,这是建立孩子健康成长模式的好机会。
猜测和验证,其实就是提问和回答的一种基础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儿童思维启蒙训练。所以,孩子在低龄时期,父母就要利用好亲子阅读的过程,训练孩子的提问能力、思考能力和认知能力。
如何用好绘本帮助提升孩子提问和寻找答案的能力呢?
第一,以孩子的视角来引导提问和猜测。
亲子共读时,可以引导孩子去观察画面,同时用提问和反提问的方式带孩子去想、去说,问题不要太复杂,以至于孩子答不上来。
比如绘本《爱上读书的妖怪》,父母可以引导孩子观察:“书中的三只妖怪要怎么辨认?有哪些不同?” 这会让孩子调取自己的生活积累,进行思考。
不过,父母不必刻意追求正确答案,也不必一直追问。
除了提问孩子,还可以运用“反提问”,鼓励孩子向父母提问。
父母可以用发挥想象力的回答,来扩展孩子想象空间,相应的,这也对父母的思考能力提出了要求。
我们常说要“把书读厚”,尤其是绘本类书籍,提问和猜测就是很好的“把书读厚”的方法,而且会让孩子觉得阅读趣味十足。
第二,不要给孩子的提问和猜测压力。
不少父母很容易因为孩子问错或者问的不着调,就无意识地打击孩子,尤其是在公共环境里,父母更应该注意保护孩子发问和猜测的意愿。
孩子是天生好奇的,父母通常不太会保护这种能力,会下意识地对孩子说“别瞎说”“你这孩子,说什么呢”……
孩子听多了这类话,好奇心会遭到破坏,从身边世界获取有价值信息的机会和质量就会下降。
孩子在提问的时候,即使答错,也不要打断他,可以继续追问“为什么你觉得是……”直到发现真正的答案。
这样有效的讨论会保护孩子发问、猜测的意愿和好奇心。同时,有沟通、讨论和反馈的过程才能让孩子具有动态认知,而不仅是认识了“这是……那是……”这种简单的事实。
哲学家苏格拉底已经讲过,“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不是告诉人们答案,而是向他们提问”。
美国儿童发展心理学家默娜•R•舒尔在《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一书中提出,
通过对话、游戏和活动等独特的方式教给孩子自己学会怎样解决问题,如何处理与朋友、老师和家人之间的日常冲突,以及寻找各种解决办法并考虑后果,从而与人和谐相处,成长为一个社会能力强、充满自信的人。
不少父母都认可“成长型家庭”的重要性,孩子真正的成长不是简单的长大,而是需要在其成长的关键时期,通过阅读等有效的方法助力他们健康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