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改变命运,这是谁都明白的道理,只有通过读书,才会学到知识,增长才干。
读书能让人分清是非曲直,善恶美丑;如果没有读书,就会大脑空空,意识浅薄,不辨真伪。
01、少年时代不读书,就会错失看世界的机会
岳飞在满江红中写到: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劝诫世人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年老时独自悲伤。
少年时代精力旺盛,是学习的关键时期,这时脑子灵,记忆力好。
不光要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还要有大量的课外阅读。
做好功课是为了轻松应对考试,课外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个性和视野。
如果没抓住学习机会,就会葬送自己未来的前途。
只有刻苦学习,通过层层选拔考试,才能从初中到高中到大学到读研一步步晋级。
如果从哪个梯队掉队,就意味着将失去再教育的机会。
30多年前,我在读初中,如果没有好好学习,就不可能走出大山,看到外面的多彩世界。
我曾经想过,如果初中毕业后不能继续上学,我可能在家附近的滑石矿挑滑石,做最低端的工作,或者去学徒、种地……
可能会早早结婚生孩子,每天有干不完的家务活,整天围着锅台转,等待我的,永远是辛苦劳累,愁眉不展。
那时一定会后悔,当初没能好好学习,不能走出农村。
还好,通过读书,我走出了大山,见识到了外面的广阔天地。
虽然没有念高中、考大学,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也有了一份较为体面的工作。
少年时代不好好读书,将是一生的遗憾,会错失自己看世界的机会。
02、人到中年不读书,就不会有好的发展前途
雨果说,“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融化。”
人到中年,各种压力纷至沓来,要努力工作,挣钱养家,买房买车还贷,老人生病,辛苦养娃……各种烦恼不胜其烦。
读书不会告诉你怎样解决麻烦,但会让你理性应对这些麻烦。
有句话说得好,“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
很多人以为参加工作后,就可以轻松了,不用再读书了,尽情地享受生活了。
对于工作只要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好,不思进取,荒废时光。
给自己带来的是什么呢?升职加薪没有份儿,评选先进不是你。
有一天,一起参加工作的小伙伴,已经给你当领导了,你可能才明白是怎么回事,原来人家一直在努力,而你在躺平。
如果一如既往的话,只会一眼看到未来,浑浑噩噩的混倒退休。
这一点我深有感触,刚上班的时候,以为可以不用学习了,空闲时间织毛衣、逛街,和同学出去玩,对后续学历也有误解,认为不是全日制的没有分量。
就这样荒废了好几年的时间,直到新成立了一个分公司,需要招聘的时候,才开始着急。
拼命学习了一个多月,后来竟聘为一名管理人员。
从那以后,我意识到,即使参加工作也不要放弃学习,要认真钻研专业知识,才能做好工作。
在工作中,知道努力学习的人,提拔重用的机会要大。
周国平在孤独三书中写到,“读专业的书,改变你的社会地位,读哲学、人文方面的书,改变你的内心世界。”
中年读书,不仅会让你的事业前途无量,也会让你的心灵更加纯净。
03、老年之后不读书,就不会有一个好心态
俗话说,人过50天过午,到了50岁,身体在一天天衰老。
这时人的心态很重要,有的人以为这辈子就这样了,想到日渐老去的老年生活就自暴自弃,消极悲观。
每天把时间消耗在逛市场,逗猫遛狗、看手机上面,这样只会让自己获得短暂的快乐。
要想获得真正的快乐,只有读书,从书中学到更多的知识,重新认识生命的价值,让自己的精神生活更丰盈。
这时读的书可以多方涉猎,随心所欲,可以是哲学的,也可以是做饭的……,在读书中去感悟人生,发现美好。
幸好我从6月份开始注册了简书,告别了以前单一,乏味的生活。
在简书日更不久,我每天不知道写啥,就开始读书,读过的每一本书,都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我从原来的害怕写作,到现在爱上写作,从原来的不喜欢读书,到现在喜欢读书,感受到了内心的充实,也更加热爱生活,正确看待周围的事物。
老人读书,养心又养生,会让你更加乐观、豁达,能正确面对生老病死。
后记
清代文学家张潮在《幽梦影》一书中写道,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
不同时期的读书,有不同的心境,会有不同的感悟。
如果你是在校的学生,那么读书吧,会不断提高你的人生层次,改变你的命运。
如果人到中年,那么读书吧,会让你有一个好的发展前途,升职加薪,活得更有底气。
如果你是赋闲在家的老人,那么读书吧,会让你有一个好的心态,更加豁达的面对人生。
如果没有读书,就像一个人在黑夜里行走,看不清光明在哪里。
如果没有读书,就像在茫茫大海上的一条小船,任由生活的风浪颠簸,看不清靠岸的方向。
读过的书,就是指路明灯,会照亮你前进的路;
读过的书,就是指南针,指引你的心靠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