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的正确远胜于精确的错误。——沃伦·巴菲特
宏观经济背景、中观行业形势、微观企业发展等,都是影响投资的重要因素。既然投资有太多复杂的因素难以把握,我们能不能只试着去把握那些能够把握的最简单的事,把那些不能把握的复杂因素留给运气和概率?
《投资中最简单的事》,作者邱国鹭,现任高毅资产董事长兼CEO,21年从业经历中包含了60亿美元资产管理公司合伙人、跨国对冲基金创始人、2800亿公募基金公司投研负责人等经验。他从自身多年的投资经验出发,总结出一系列简单而又实用的投资法则。这些法则凝聚了邱国鹭二十余年来的投资智慧,其有效性也一次又一次被历史行情所证明。
![](https://img.haomeiwen.com/i24849787/f14fd852818bf227.jpg)
一、便宜才是硬道理
贪婪有两种,一种是在6000点时明知贵了,但还想等多涨一会儿再卖;另一种是在2000点时觉得便宜了,但还想等多跌一会儿再买。
一个股票便宜与否,看估值比看近期涨跌更可靠:基本面大幅超预期时会越涨越便宜,反之会越跌越贵。在世界各国的股市历史中,市场估值是长期均值回归的,例如,美国、欧洲各国市场的长期市盈率中值都在15倍左右。低估值时高仓位,高估值时低仓位,这个“笨办法”虽然既不能保证“总是对”、也不能保证“马上对”,但是长期坚持下来,一定是有超额收益的。
便宜是硬道理。买便宜货不一定赚钱,但赚钱的概率较大。买便宜货往往先被套,最终赚钱。即使如医药、科技、媒体、通信之类的成长行业,估值也是重要考量因素。即使是普通公司,只要足够便宜,也会有丰厚的回报。A股市场鱼龙混杂,发现“价格合理的伟大公司”的难度远远超过寻找“价格被低估的普通公司”。
![](https://img.haomeiwen.com/i24849787/c97ecdee345352c6.jpg)
二、定价权是核心竞争力
有核心竞争力的公司有两个标准:一是做的是自己可以不断复制的事情,比如麦当劳和星巴克可以不断地跨区域开新店,在全世界成功复制;二是做的是别人不可能复制的事情,比如,看行业竞争格局是不是清晰,领先者有没有品牌的美誉度,领先者产品的售价是不是显著高于其他竞争者,领先者有没有网络服务的优势,有没有规模效应,产品的销售半径是不是相对比较小(不用参与全球竞争),是不是有回头客,是不是低单价(下游对价格不敏感),是不是转换成本高,领先者是不是有先发优势,技术变化是不是没有那么快。对品质的评判有很多指标,核心是“这是不是一门好生意,有没有定价权,是不是一门容易赚钱的生意”。
三、胜而后求战,不要战而后求胜
百舸争流的行业,增长再快也很难找投资标的,不妨等待行业“内战”结束、赢家产生后再做投资。许多人担心在胜负已分的行业中买赢家会太迟,其实腾讯、百度、格力、茅台等企业在10年前就已经是各自行业里的赢家了,但是10年来它们的涨幅依然惊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24849787/efef86da0a3d8021.jpg)
四、人弃我取,逆向投资
逆向投资是最简单也最不容易学习的投资方式,因为它不是一种技能,而是一种品格——品格是无法学习的,只能通过实践慢慢磨炼出来。
无论是巴菲特、索罗斯,还是邓普顿、卡尔·伊坎,投资领域的集大成者大多数都具有超强的逆向思维能力。A股的情绪波动容易走极端,任何概念和主题,无论真假,只要够新够炫,都能在短期内炒翻天,但是爆炒之后常是暴跌,因此对于如我这般手脚不快的人来说,“人多的地方不去”更是至理名言。
然而,不是每个行业都适合做逆向投资:有色煤炭之类的最好是跟着趋势走,钢铁这类夕阳行业有可能是价值陷阱,计算机、通信、电子等技术变化快的行业同样不适合越跌越买。相较而言,食品饮料是个适合逆向投资的领域。
![](https://img.haomeiwen.com/i24849787/f0d2e3aa1407c5f5.jpg)
以上这些都是很简单的法则和工具,所以不可能“总是对”,也不一定“马上对”,但是这些法则和工具都是经过许多成功投资人长期验证的、触及投资本质的、规律性的东西。这些规律性的东西虽然看起来是投资中最简单的事,却也是投资中最本质的东西,并不会因为时空的不同而产生大的差异。虽然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但是人性中不变的贪婪和恐惧,总能让那些认为“这次不同了”的观点,随着时间的推移被证明只不过是对历史的健忘。
知道自己的能力边界,发挥自己的优势,买便宜的好公司,注意安全边际,注重定价权,人弃我取,在胜负已分的行业里找赢家,这些貌似投资中最简单的事,其实也是投资中最本质的东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