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173584/ae5cba756740c24e.jpg)
文/老春
昨天是母亲节,可很多人都丢了母亲!
明明母亲就在家里,可太多的人却在朋友圈里向母亲表达敬意,似乎母亲就在朋友圈里。可真正把自己的母亲拖进朋友圈儿的能有几位?我们在朋友圈里发的那些感恩的话语和图片,除了能够感动我们自己和获得大家点赞,还能够起到什么样的实际作用?
如果给母亲做一桌好饭,买几件衣服,带着出去转一转,再给些钱或者发几条朋友圈就是尽孝,就能够表达完对母亲的感激,那这恩情是不是也太过简单和随便?
以前我们会写篇文章感念母亲,自打微信大行其道开始,我们就变的越来越善于在朋友圈里孝敬母亲。母亲节发一篇感慨,或者直接转发一段动心的文字作为自己的情感表白就算是尽了孝。不但母亲节如此,父亲节也同样如此,至于春节,中秋节等等的节日,也莫不如是。可我们这样做,父母真的就能感受得到么?
其实,父母并不在我们的朋友圈里,我们发的消息他们也多数看不到。之所以有那么多人愿意这样做,无非就是因为这样叫外人看起来比较孝顺一些,仅此而已。
我们太习惯于外人的看法,却并不习惯实际作为会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什么。我们就像是那个削足适履的人,总在拿大家的眼光来框定自己的行为。所不同的是,那个人削足是为了能够穿上鞋子,我们则只是为了能够换得大家的赞赏和肯定。我们几乎很少考虑那样做的实际意义。也因此我们活成了演员,并按照别人欣赏的剧本来演我们自己,尽管觉得别扭,却并没有觉得这有什么不对。
这就是为什么节日一到,朋友圈里就会出现一大批孝子,而平时却几乎看不到的主要原因。我们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却几乎不太在乎家人的感受。并且,这样的节日一过,依旧会照样把他们晾在一旁。
坦白讲,这种应景式的尽孝实在没有多大意义,但我们都依旧会照例进行这样应景式的表演。似乎发些感慨,写写文章,就能够让母亲体会到我们的孝顺,平复我们的亏欠,表达我们的敬意。可事实上,表达完了这份感情,除了内心会觉得比较从容和坦然之外,我们对于他们的亏欠还会一直存在。
只要节日一过,日子仍旧会恢复到往常,而我们也都会从节日里对母亲的狂热表演中退场。生活再度回归平寂,母亲的日子也会再度回复到孤单和心凉。
“要是天天过节该多好啊!”恐怕,这才是很多母亲没有说出口但却印在心底里的话。
可表演终归是表演,总会有落幕散场的时候。何况那样一直演也会很累!我们也不会有时间一直陪着老人演下去。以至于一些清醒过来的人都忍不住大声疾呼:你妈不在朋友圈,少气点你妈比什么都强!
是啊,平日的孝顺才是真孝顺。节日里的应景,微信里的感慨,都不过是一场演给别人看的戏,只是用来博取别人的认可,为自己脸上添点儿光彩罢了。真正能够让老人天天高兴的能有几个?真正能够知道老人心思的能有几个?真正能够关注老人健康幸福的又能有几个?我们不都是在父母健在的时候只忙活自己,等父母老去的时候又后悔不已的么?
少一点儿形式,多一点儿实际;少一点儿应景,多一点儿行动;少一点儿表演,多一点儿实践;少一点儿遗憾,多一点儿陪伴。毕竟,父母不会给我们太多的时间!错过了再去后悔大哭,他们怎么还会听得见?即便是能够听得见,意义还能有多大?
平日里一个问候的电话,一次短暂的小聚;一次陪同他们检查身体,一件能够让他们感到温暖的外衣,都能够表达我们最为真切的敬意。少刷点儿朋友圈儿,给他们打个电话;少去外面喝酒,陪他们吃几顿饭;趁他们还在,带着妻儿回家去,这才是表达敬意的最好机会!
愿你我不再去朋友圈儿里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也愿你我不只是在节假日里对父母倍加思念,更愿你我对父母的感恩不只是朋友圈里的表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