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想讲讲Q的故事。
Q是我初中老同学。我们相识、相知、如影随形已31年有余,是淡如水的君子之交。
下午,Q来找我闲聊。每次来之前,Q都会先在微信问我忙不忙?这一习惯他保持了好多年,当然以前是电话问。仅此一细节,可窥见Q是一个不愿给别人带来不便的人。Q的家离我家近,离我办公室也近。没几分钟,他就到了。
广州的冬日如情人的目光般温煦,阳光透过办公室大片的玻璃,铺洒在我俩相对而坐的棕色长条桌上,桌上便有了明暗的色块。给Q泡上一杯绿茶,绿茶是石门老同学送的,有老家山水之韵味。茶叶在玻璃杯里悠悠翻腾,往事在心头次第涌起,风轻云淡,感慨唏嘘一番,也聊起了彼此的新事。Q来去如风,来不及给茶杯续水,Q说要回家了。
Q转身推门离开的一瞬,我看到头发灰白的中年非油腻男的背影。倏忽间,从玻璃门的投影里,我似乎看到曾经的青丝少年驭风而来⋯⋯
【一】
1986年9月,步入初中,与Q相遇。记忆中,三年苦涩又快乐的初中生活,转瞬即逝。
1989年6月,那是一段动荡的时期。初中毕业了,Q如愿考上中专。在当年的农村,考上中专是一件欢欣的事,因为预示着洗脚上田,吃上国家粮、端上铁饭碗。在好多个枯灯夜读后的夜晚,啃着两毛钱一个的喷香桃酥,两个农村少年无数次向往过那一纸通知书。后来渐渐明白,当年的中专考试如收割机,把当时一拨最聪明的农村孩子刈麦般割走了。
Q是标准的学霸,门门功课优秀,似乎没有他学不好的科目。一手好字,让老师们都集体叹服。我亲眼所见,他的笔记本甚至成为有些同学的字贴。而家庭的贫困让Q无比沉默寡言,以致有些老师误解其为高傲,只有我知道,Q有着怎样自尊而敏感的心。我们有时设想:如果Q读高中,考上北大、清华应该是没问题的。
【二】
Q上中专后的第一个寒假,我去Q家里。Q告诉我,他们班是机械制造八班,简称机八(鸡巴)班。
中专期间,Q的智力应付课程显然游刃有余,溢岀来的智力咋办?研习各种牌技。
因专业原因,Q班上僧多尼姑少。班上仅四位女生,珍如稀宝,听Q说后来被同班四位男生俘获,也算肥水没流外人田。正是荷尔蒙茂盛分泌的年纪,适合发泄在篮球场、足球场。Q极其痴迷篮球、足球。暑假再见Q时,黑而瘦,但黑得健康,瘦出力量。如行走在大学校园里,Q是有可能被误认为是非洲留学生的。
【三】
1993年6月,Q四年中专毕业。为留在市里,Q托人走关系,进入国企--市船舶制造厂。当时国企厂已日薄西山,下岗态势初见端倪,工人老大哥的地位岌岌可危。艰难的时候,Q须从家中背米度日,Q说那是自己最惭愧的日子--养不活自己。
当时还在上学的我,曾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去看望他。到他厂里,需坐渡船。Q与同时分配进厂的中专同学用排骨火锅来招待我。在木柴熊熊燃烧的炉子上,炖排骨的砂钵热浪翻滚,香气四溢,一帮年轻人吃得大汗淋漓,其乐融融。若干年后,香味犹留唇齿间。
傍晚,在烟青色的古旧街道,Q送我。踩着溜光的青石板路,我们走到轮渡码头,我踏浪返城。记忆中,上世纪90年代中期冬日的余晖,给他们厂房抹上了一丝没落和落寞的色彩。
或许是太过无聊,或许是聪明的人都爱赌博,Q与年轻的同事将常德市"市粹"--跑符子练得炉火纯青。但Q输多赢少,日子无以为继,此时我已分到广州。一天,一封求助信由邻校辗转而至(Q写错地址了),Q向我借钱,理由明确--还赌债。看来真是老友,直来直去,没啥隐瞒。
【四】
1998年春节后不久,年味还残留在乍暖还寒的初春空气里。一天我刚下课,同事告诉我说外面有人找。到办公室外走廊一看,是Q,背着一个大大的包。四目相对的刹那,我有"天上掉了个宝哥哥"的感觉。其实,那时已有call机,提前给个电话也是可以的。看来真是老友,不告而访,突然袭击。
Q告诉我,厂里快破产了,实在混不下去,找三哥拿了点路费出来找工作。不知为什么,那时找工作还真难,可能是因为文凭低,也可能是原来的厂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Q无所事事,没有学到啥技术吧!
Q和单身的我同食同宿半月有余,天天扒拉报纸的招聘信息出去找工作。得闲时也与学校几位湖南同事将跑符子在异地发扬光大。终于,Q在番禺找到了工作,当一个小小的技术员。厂是大厂,以千人计,Q说厂里年轻女工如云,统一蓝色工装,上下班时如蓝色大海涌动,蔚为壮观。
在陌生都市,Q终于有了安身立命之所。幸运的是,刚跨入新世纪,Q娶厂里同事美眉为妻。2004年,为安顿初生的女儿,Q借钱在广州购房。离开了棠下租住的握手楼,Q的肉身和灵魂有了一个真正的家。
【五】
老婆孩子热炕头,在忙碌苍茫的城市寻找到一方宁静。但Q不甘平庸的心蠢蠢欲动,不想打工度此一生。于是辞工另谋出路。那时模具制作很火,遂跟着妻子的亲戚学模具设计和制作。对Q来说,算专业对口,也可发挥优势。学成出师,便在深圳开店。但拉业务是一件不易的事,支撑半年有余,无以为继,只得关门歇业。
这可看作是Q的第一次创业,小试牛刀,虽未成功,但为Q进入新的行业和以后创业埋下了伏笔。
【六】
初战未捷,Q只得重拾旧业--打工。也算模具设计没白学,这次以此为技谋得一外企(德企)工作,当技术员,设计出口渔具产品。在此期间,Q继续自学,习得各种最新设计软件。工作清闲,得心应手,工资也不算低。
此时,购一专业自行车赛车,一为解塞车之苦,二也可强身健体。并渐次添置专业骑行设备,加入同道群参与活动,偶参加赛事,也算摸到了自行车运动的一点门道。
为省钱,其间Q戒掉赌博(主要没机会)、抽烟之恶习。但一直坚持买彩票,延续着一夜暴富的梦。我郑重叮嘱过:如若中了500万,千万要借我点钱花花。Q允诺:一定,不用借,同花。虽说有次靠中奖买了部手机,但买彩票最终还是赔本的买卖。500万终究是梦。世事变迁,怎知如今500万,已不够在广州买一套好地段的房了。
凡人故事:一位70后的人生样本【七】
Q的爱妻一直从事财务工作,理财有方,驭夫有术。Q的小日子波澜不惊却有滋有味!
如是数年,暂且不表。
人生就是不断折腾。
2008年4月,某公司谋划新拓自动晾衣机生产制造业务。公司老总知道Q设计能力不错且有闲。于是购同类成品,让Q对照开发设计自己的产品。Q边在原公司上班边下班后兼职,经过三个月夜班付出,产品样本终于大功告成,老板甚是满意。于是,老板力邀Q加入新成立的公司,并允诺股份。2008年9月,Q辞职正式加入新成立的公司,任设计总监。
自此,自动晾衣机行业有了一个新的品牌--x霸。Q也开始了一段苦逼艰辛的创业历程。
新品投产就引起了行业的关注。Q聪明、尽责,产品不断更新,很多新的技术始终走在行业的前列。在此期间,Q个人获得了七项实用新型专利。但在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不力,抄袭有理,山寨横行的时代,有专利又怎样呢?市场上紧跟其后模仿他们的产品依然层出不穷。
此时,自动晾衣机已然是一片红海,且消费者的需求也未真正激发,公司虽在发展却前进缓慢。Q虽是设计制作中坚,但其低调、讷言、不屑勾心斗角的个性,使其始终边缘化。
身心疲惫,且看不到明朗前途的Q去意渐生。2012年7月,Q退股结算,黯然退出。此时,x霸已在行业渐露王者气象!
这应该是Q的第二次创业,作为技术中坚也算在行业内树立了较高的知名度。
【八】
Q从x霸退出,即有同行抛来橄榄枝,但Q已倦鸟归巢,无意高飞。
Q与我说,想回老家城市,回到那个桃花源里的山水美城。正好前几年也在那里买了一套房。Q想去开个自行车骑行俱乐部,或者开餐饮店,度却余生。均被我否决。
我们老家是烟花之乡,家乡人民靠生产烟花鞭炮发家致富。有同学也因此而奔了小康,于是有烟花行业同学建议Q研发生产烟花机械。Q居然动心,慨然应允。
2012年年底,Q正式回老家,一边燕子衔泥般装修已闲置几年的房子,一边开始研发烟花机械。
装修的爱巢渐渐变成心中想象的模样,而烟花机械却成型无望。Q在自家的车库里,设计图样,设计模具,制作模具,从浙江、广东采购配件,向已成为自动化专家的同学请教,殚精竭虑,耗费几万,徒留一堆废铜乱铁。我想,那个冬季的寒冷、孤独和苦思冥想一定在Q的记忆里挥之不去。
这应该算Q的第三次创业,无疾而终,徒留记忆消散在故乡的风里。
此时,逃离北上广正成为话题。有已逃的,有准备逃的,有逃而复返的。Q告诉我,在那个生活过十年又离开了十四年的老家城市,似乎已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Q逃而复返,在2013年充满希望的五月,Q失望地返回广州。
【九】
Q的回归,于广州这个平和包容的大都市来说,无异于一颗水滴化为雨点又复归大海,是如此悄无声息。
怎么生存?怎么发展?这是摆在Q面前的问题。
一切又回到起点,从头来过。
此时,x霸公司的营销总监找到Q,说我们合作开厂吧?你负责技术,我负责市场,再找一个负责生产,就可搭台唱戏了。其实,当年同在公司时,营销总监就找过Q一起另起炉灶单干,Q没答应。
而这次,Q动心了。
开厂需要启动资金,Q卖了广州的房子,营销总监辞职,又觅得同行里一位有经验的生产部主管,三驾马车就此成形。
选址、注册、筹备、投产,2013年7月,x晾公司闪亮登场。
这是一次注定比x霸公司创业更艰难的过程。虽然有前面的经验积累,但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于Q与合作伙伴来说,创业初期的激情期和合作的蜜月期过后,每天都是烟熏火烤的日子,且那种炙烤的焦灼感与日俱增。
我清楚Q在此期间的每一次艰难和苦痛,因为他会和我说。多少次,就像今天下午一样,Q会找我一吐心中块垒。但我无能为力,只能倾听,提一些小小的建议。
在艰难的境地,Q也没有放弃喜爱的自行车运动,有时独自去山野骑行,有时去参赛。我想,当他独自穿行山间,一定对着空旷的山谷嚎叫过。因为他需要发泄!
进入2016年,公司已运营两年有余。虽说在竞争激烈的行内,也算有了一席之地,但合作伙伴理念不一,市场不力,库存压力大,原材料采购及人力成本高等内忧外患频现。
步履维艰,前途渺茫。或许,正如他们所想,只要有足够的后备资金,就能走出困境,重现生天。但谁又能说得准呢?
是适时退出还是继续前行?成了合作伙伴的分歧点。
命运总在转角!
此时,国内家居行业大佬DG公司(范美人代言)谋划上市,想扩大丰富产品线,计划切入自动晾衣机市场,于是瞄上了Q的x晾公司,想整体收购。
在卖与不卖的问题上,Q与合作伙伴出现分歧。
Q问我,我说:卖。命悬一线的时刻,这可是一根救命的稻草。
经过几轮艰难谈判,2016年8月,尘埃落定,DG公司整体收购x晾公司,Q与营销总监入股DG。自此,x晾成为DG旗下的子品牌。
Q的第四次创业,以命相搏,虽未大功告成但也全身而退,且留下一份基业,保留x晾品牌。
【十】
2016年8月,Q随新东家整体移师中山。
自从2013年卖房创业,Q一直举家租房而住。公司被收购后,Q得以重在广州购了一套比以前更大更好的房,换了一台更好的车,在不惑之年有多的年纪,过上了无惑的生活。之前入户广州,成了真正的新广州人。
值得称道的是,无论在怎样的日子里,Q与妻都重视女儿的教育。自小在东圃学古筝(过八级)、二沙岛学画画、龙洞学舞蹈、在尚品教育参加文化课。几乎每个周末,Q都奔波在几个机构之间。2016年,女儿以学校小升初第一名的成绩,同时收到两间初中名校的录取通知书。
这个下午,Q来办公室告诉我,现在公司即将上市。作为公司原始股东,曾经希冀通过买彩票实现的梦想将以另外一种方式完美实现。
祝福Q!
【十一】
之所以突然讲述这个故事,并不是因为Q有多成功,或者人生有多曲折。在这个世界,比他风光的人和比他悲摧的人都不计其数。只是觉得Q的经历--先后在国企、民企、外企工作、四次创业,多种角色的尝试,似乎是我们这个时代一部分人的人生缩影和标本。
这部分人,出身贫寒,没有背景,没有前辈铺就的路,没有贵人的相助。为了生存,也出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们不断去尝试,去努力,去奋斗。有时并不知道路到底在哪里?也不知道希望到底在何方?但没有选择,唯有向前。所以既有山重水复,也有柳暗花明,既有彷徨无助的迷茫,也有泣血无言的伤痛。
无论一个怎样的时代,叱咤风云、傲视群雄只是极少数人的人生。而普通如你我的芸芸众生只能匍伏在尘世的泥土里默默前行!
看去,大多数人的生活表面是同质的,皆熙熙攘攘为生计而奔波。但背后或精彩或无奈的故事是独特的。
每个人都是故事主角!
写他,是因为刚好熟悉他。
遇到每个人,都是缘分!
尊重每个人,那是本分!
--生活,都不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