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对教育的认知

我对教育的认知

作者: 我不做美盲 | 来源:发表于2018-08-23 10:53 被阅读0次

1.因为干任何工作都有适应期、断乳期,教师工作是一种技术活,经历、经验都是熬出来的,因此要珍惜自己第一份工作,在“熬”中成熟、成长。

2.每当你们听到有教师说学校这里不好,那里不好的时候,你们要远离他,因为他很可能是一个没有能力的人,如果他有能力,说学校这里不好、那里不好,他就直接走人了。为什么他一直抱怨还不走呢?这就代表他没有选择,没有能力,只能待在这里。

要对消极教师灌输的负面信息进行过滤,产生抗体,很快融入、适应学校规则、生活中。

3.有些刚入职教师年轻气傲,处处争强好胜,比如在班级管理、教学质量等方面提出一些“高指标”,自己也非常努力,但始终达不到自己心中目标,甚至相差很大。失败一次,受打击一次;失败次数多了,就会对自己能力产生怀疑

人家走的路比你过的桥还多”,在教育教学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试想自己一个刚出茅庐“要经验没经验、要方法没方法“年轻人咱比不过老同事,在正常不过了。因此若刚开始就能跟上同事节奏、步伐就相当不错了,也算非常优秀了。

4.第一次到班时,一定要让学校领导、班主任隆重介绍自己,仪式感及首轮效应非常重要。

5.总之,再怎么恶劣的学生都被感化了,要求上进了,然后不用多长时间———多则一两个月,少则一两个礼拜,那些原来屡教不改、家长无能为力、教师头痛不已的后进生就脱胎换骨,面貌焕然一新了,甚至一跃成为优秀生。

这是多么的令人欢欣鼓舞啊!这是多么的可喜可贺啊!这是我们教师的成功,我们教育的骄傲。可是且慢——这成功来得是不是太容易了?教育原来只是这么轻松的一件事吗?我们教师,尤其是班主任都明白,表扬也好,奖励也好,这些至多只能给那些后进生一些暂时的鼓励和信心,是治标不治本的,学生三分钟热度过后如果没有其他有效的教育手段助其巩固、内化,必然会恢复老样子。面对如此一厢情愿,不顾教育事实而自说自话的案例,无以名之,强为其名曰:“阿Q案例”。“阿Q案例”把复杂的教育事业简单化了,把艰巨的教育工作轻松化了,把多样的教育方法单一化了,更严重的是,把崇高的教育精神庸俗化了。读这样的案例指导自己教育教学工作,不仅与事无补,甚至可能误入歧途。

切记师生的民主平等关系,应是一种教育型的关系,而非单纯伙伴关系。如果不注意这个区别,师生之间便没有了距离。没有距离,就没有威严,就谈不上教育。保持适当的距离,会产生威严和美感。教育学生光有爱是不够的,还要有高超的教育智慧。

6.称赞,就像青霉素一样,是不能随意使用的药剂。使用强效药剂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包括时间和剂量,需要格外小心,否则将会引起不良反应。对于精神药物的使用同样也有规则,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只能夸奖孩子的努力和成就,不要夸奖他们的品性与人格。因为努力和成就是有目共睹的,而品性与人格可以瞒天过海;努力和成就是力所能及的,品性与人格却是人为提高的

7.当学生不用心而没考好时,班主任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最后反感讨厌。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因为孩子一旦受到批评,总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心理平衡,受到重复批评时,他心里会嘀咕:“怎么总是这样对我?”学生挨批评的心情就无法复归平静,反抗心理就高亢起来。可见,班主任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学生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

8.班级管理存在破窗效应。心理学上提出的“破窗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破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修理,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碎更多的窗户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会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班级管理也是这个道理,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一些不良风气、违规行为就会滋生并蔓延开来。

班级一旦出现“破窗效应”,这个班级的问题就会层出不穷,班主任工作就会处于被动状态。久而久之,学校、教师乃至其他班级学生便会对这个班级产生不好的印象,而这个班级的学生也会逐渐认同这种印象,并自觉不自觉地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9.一个基本合格的家长必须意识到自己也有教育的责任,甚至比教师的责任更重大,这是对家长最基本的要求,只有这样,家长才会主动和教师共担教育责任。

10.友善和理解也很重要。教育是慢活儿,是工夫活儿,是越长久越能见效的活儿,能给予更多的理解是教师们最盼望的。

相关文章

  • 我对教育的认知

    1.因为干任何工作都有适应期、断乳期,教师工作是一种技术活,经历、经验都是熬出来的,因此要珍惜自己第一份工作,在“...

  • 我对培训教育的认知

    1.医生要望闻问切才能懂病因,知道哪个方向解决问题,教育亦如此,你需要了解每一位找你解决问题的学生,才能对症下药。...

  • 汇智通:心性教育

    幸福邦,帮天下! 第一章心性教育 心性教育即是自我认知的教育。自我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以及如何以自我的认知方式认知世...

  • 对教育的简单认知

    这半年来我反复的听了很多育儿类的书,每每遇到小朋友的问题,我都会尝试着通过自己了解的方法尝试沟通解决,当然对于儿童...

  • 2022-04-20

    《儿童纪律教育》培训感悟 一、感受 通过今天的学习,对纪律教育又有了新的认知,以前对纪律的认知就是发号施令,...

  • 教育的本质

    教育的本质是提升认知,对自己和世界的认知觉得。 教育最好的方式是引导。 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要顺着提升认知的路子来。

  • 汇智通:教育的内涵

    幸福邦,帮天下! 第二篇教育的内涵 教育乃是自性开发与变革的过程。就开发而言,教育是自我认知或对认知的认知;就变革...

  • 对教育的4个认知

    爱因斯坦说过:“问题是不可能在产生这个问题的原有框架中被解决的。”人类在每一个领域的重大突破都源自对该领域原有范式...

  • 儿童

    无论教育的流派、流行的教学内容如何改变,儿童教育最本质、最重要的始终是回归对人性的认知,对自我的认知。

  • 对“我”的认知

    这是篇自己的感受,只为了自我,不为其他。 我从来都是第一人称,国内外皆是;我,I- 身体的本身,自我的称呼,内心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对教育的认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osp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