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正名术是一种强有力的论辩方法,有时当我们面临困境,通过给出有关概念的精确的定义,明确其中的含义,便可取得反败为胜的论辩效果。
魏征与唐太宗之间的一场论辩也是如此。据《贞观政要》载: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任用魏证做谏议大夫。魏
征由于为人正直,主持公道,得罪了一些人,遭到非议。李世民派温彦博去责备魏征。魏征因此去见唐太宗说:
“我希望陛下让我做一下良臣,不要让我做忠臣。”李世民听了很吃惊,赶紧问:“良臣和忠臣不是一样吗?”
魏征答道:“不一样,像古之稷、咎陶,就是良臣;像龙逢、比干,就是忠臣。
良臣以国事为重,公而忘私,本身享有美名,君主获得好的声誉,子子孙孙传下去,国运无穷。
忠臣则不然,唯唯诺诺,只为个人打算,君主会因他落得个昏庸的恶名,甚至国亡家灭。这便是忠臣与良臣的区别。”
知识点
魏征这里由于使用了定义正名术:分别指出良臣和忠臣这两个概念的确切含义,间接委婉地批评了皇帝只喜欢唯唯诺诺之流,并暗示了这样做的恶劣后果。魏征的论辩深刻有力,令李世民大为感动。
我是起风了,叫我风风就好
今天就说到这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