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反感儒家,原来是正确的
都说封建帝制以来,一直遵从的是儒家文化,说明儒家文化的伟大。而我,从少时读“人之初,性本善”就迷糊了,明明小孩子看见我手中好吃的就来夺走,夺走后马上就谎称是他自己的,这是天生的善吗?我知道与老师理论没有用,只会换来打手板和靠墙站立。
当读到“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时,是直接被吓倒。我们老家都兴什么“前传后教”,“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哪怕你有点超出前人的举动,都会引来一顿呵斥,哪敢对父母“谏使更”。如果“谏不入,悦复谏”不是自找死路吗?
《先秦儒家哲学》书评我曾亲眼见过我们村比较调皮的男孩子犯了错,被父亲用绳子吊在梁上或绑在长板凳上打的情形,而且在打的时候,还会请来舅父之类的来观看,弄得好像是这个家里的某个大日子。请舅父来一是为了助战,二是为了羞辱母亲生下了不肖子。因此生下了“不肖子”的母亲总是战战兢兢地教导儿女,限制儿女的种种行为。他们都信奉“树不修不直”。
经常有人告诫我“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据说那些都是孔老夫子传下来的金科玉律,违反的人就是不孝不义,猪狗不如。反正小时候的经历,让我对所谓的儒家充满了反感,可却不敢敌对,否则那种要命的挨打和众目睽睽之下的羞辱,我是不敢承受的。所以明白了,读书是读书,生活是生活,切不可混为一谈。不然,被人笑话“书呆子”不说,还会使自己陷入难堪的尴尬境地地。
没想到我活到四十岁,竟然听到读经的权威人士傅佩荣说,我们接触到的、学习到的根本不是儒家的学说,或者更准确地说并不是真正的儒家学说。这让我不禁好奇,傅佩荣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说法站得住脚吗?如果说他的说法能站得住脚的话,那么他的话无疑是一副最好的膏药可以敷贴在我年少溃烂了多年的伤口上。
《先秦儒家哲学》书评于是,我得到了一本傅佩荣最新整理出版的《先秦儒家哲学》。这本书说是整理而非创作,是有原因的。因为这本书是由傅老师在台大哲学系课堂上讲授的“先秦儒家哲学”知识的讲稿,经整理修订而编成的。我们能接触到此书,也非常感谢台大、傅老师能以一个开放的心态来普及中国经典文化的哲学思想的想法,也感谢编辑黄昕的有心之举。
傅佩荣,在台大哲学系任教,何许人也?
“1950年出生,历任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长,比利时鲁汶大学、荷兰莱顿大学讲座教授。早年师从山东美先生,后于耶鲁大学深造,受教与余英时先生,而执教欧洲。他在宗教哲学、中国哲学《孔孟老庄思想》,以及译解传统经典《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周易》《大学》《中庸》方面造诣颇深。它兼具中西文化的深厚学养,集四十年潜心研究心得,以哲学构建和逻辑分析的眼光,搭建起东西方思想的桥梁,堪称中西文化的摆渡者。他治学态度严谨,理论创见迭出,在当今学术界享有盛名”。
这就是书中对傅老师的简要介绍。既然他是这么牛逼的一个人,我们就来读一读他的这本《先秦儒家哲学》,看看他是否真的有那么牛逼,可以说服我一个对儒家对孔子非常反感的人真正理解儒家的好,喜欢上儒家。
一、什么是真正的哲学?儒家是真正的哲学吗?
傅老师的牛逼之处在于,他并不一开始就讲儒家讲哲学,而是从什么是哲学讲起,告诉我们一门学说到底是不是真正的哲学的评判标准,要我们时时带着质疑与反驳的思想读完他的学说,看是不是有站不住脚的地方。简单地说,就是教我们如何给他挑刺儿。由此可见,他对自己在儒家思想的透彻理解有着充分的自信。
看一门学说是不是真正的哲学,必须满足三点:
第一,澄清概念。任何人都有责任澄清自己所说的话,每个字都要有清楚的定义,如果有一个字定义不清楚,那就不要用。
第二,设定判断标准。设定的判断标准,是以谁的标准?这个标准是怎么定的?这么定的理由何在?这些都要说清楚。
第三,建构系统。好的哲学必定有完整的系统,这个系统能阐释人类以及自然界。哲学家建构的系统,要把重点放在根本的问题上,即人类与自然界到底有没有来源,有没有归宿。
那么,用这三个标准来检验,看儒家的学说能否行得通。
在讨论儒家的时候,首先必须澄清一点,自秦始皇以来历代皆为帝王专制,遵行的都是荀学。大家都知道,荀子教出了两个法家的学生李斯和韩非子,他们两个曾走近了皇权,实施过影响。儒家的思想强调的是仁,怎么能与帝王的专制相融合?这不过是阳儒阴法,表面上打着儒家的招牌,背地里使用的却是法家的手段。因此,两千多年以来的封建帝制,根本没有真正的儒家。
《先秦儒家哲学》书评先秦时期,百家争鸣,只有孔孟才是真正的儒家。虽然荀子也自称是儒家,但他的“人性本恶”论,与后世北宋程颐和南宋朱熹的“人性本善”论一样,是同样站不住脚的。孔子说要行仁,是因为人要真诚。孟子说向善,是因为人对善有向往,像水必向下流动一样是一种趋势。孟子还提倡在国家施兴“仁政”,这些思想都是与孔子的思想一脉相承的。孟子是孔子思想往具体所指的向前发展,而荀子的思想明显偏离了这一轨道,并不是真正的儒家。
我们用概念界定了儒家的范畴,那么,第二步,儒家的判定标准是什么呢?是否能自圆其说呢?
儒家的判断标准就是“天”。孔子的“知天命”、“畏天命”的“天”,不是指人类,也不是自然界,而是超越界。人不能超越这个界限,否则就会遭到天遣,人只能顺应“天”的本性,随着本性走向正路,在走向正路时不断教化自己,修养自己的本性。
第三步,就是看儒家的学说能不能构建一个完整的系统。记录孔子及弟子言行的《论语》看似是零散的片断,杂乱的语言,却是由一个核心思想贯穿的。孔子自己也说过“吾道一以贯之”,这个一以贯之的核心思想就是“仁”。
仁就是真诚,做任何事不是要表现自己的好,而是从内心深处自发的一种自然流露。所以儒家强调要人性向善,择善固执,止于至善。真正的儒家经典《论语》、《孟子》、《易传》、《大学》、《中庸》,无不由这一思想贯穿。
二、儒家真正的哲学思想是什么?
《论语》是儒家哲学的源头,《孟子》是儒家哲学的发展,《荀子》是儒家思想的第一次出轨。
《先秦儒家哲学》书评孔子重视孝道。在他看来,孝并非是一厢情愿的强行要求,而是遵循人生的发展,从人生理、心理、伦理的需求出发的。孔子认为伦理的规范不是外在的约束,而是适应人内心情感的需求而设定的。“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在生理需求上,我们因为幼年长期依赖父母才能存活;在心理需求上,我们因为父母长期的爱抚关怀才能健康成长;所以在伦理需求上,我们需要用适当的方式来表达父母的敬爱,否则内心就会感到不安。可见,孔子强调的孝,并不是为了保持自己强者的权威而强行晚辈不问对错的盲目遵从,而是建立在一种自发的需求上。
人性理论,孔子没有说直接说善或恶,他只说人性有共同之处,就是可以立定志向,只要愿意行仁,立刻就有行仁的机会:“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孟子顺着孔子“仁”的思想,发挥出了“性善”的说法。但“性善”,并不是“性本善”。孟子说“人之性善也,犹水之就下也”指的是人有向善的趋势。你可以试想,你是愿意别人夸奖你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还是更愿意别人说你是一个好人?虽然你还是你,却更愿意自己成为一个好人,不是吗?这不比蒙着所有人的心智,硬要人相信“人性本善”更有说服力吗?
孔孟的思想是人性向善,择善固执,而止于至善。这不是强权者要求弱势者遵守的,而是包括强权者在内的所有人都应自觉遵守的。而且因为强权者的影响大,他应该是实现这一行为的带头人。很不幸,在整个封建帝制,这个行为却是强权者把自己除外,强行要求弱势者必须遵守的。其实,强权者这一强迫行为本就是一种恶。直到现在,仍有很多不平等的“金科玉律”约束着我们,我们要通过学透先秦儒家哲学,返璞归真,识破蒙蔽了我们几千年的假儒学。
荀子虽从儒家出发,却在途中糅进了道家的思想,最后走向了第三条路――法家。儒家是带着人文的感性,道家是带着洞悉一切的淡然,而法家是实事求是的理性。虽然荀子自认为是儒家,却误入了歧途。他的哲学虽构不成系统,不能自圆其说,但仍有许多闪光的思想。荀子主张人应该对自然界有适度的认识,尽力改善人的生活,配合天时去耕田,开发地利,这是务实的态度。他有自然主义者的心态,强调自然界就是物理的世界,与其崇拜,不如找出规律,让人的生活资源更丰富。
三、哪些是对儒家思想的真正发展?
而后由儒家弟子编纂的《易传》《大学》《中庸》,便是孔孟思想的发展。
《易经》在古代是用来占卜的一本书。这书的内容分为象数和义理。象数是根据伏羲上观天象下察地理所得的两个符号阳爻“一”、阴爻“--”组合而成。把这两个符号,任取三爻画成八卦,即阳阳阳、阴阴阴、阳阴阴、阴阴阳、阳阴阳、阴阳阴、阳阳阴、阴阳阳。这八卦的符号都是自下往上写,它们名为乾、坤、震、艮、离、坎、兑、巽。继而以六爻画成六十四卦,就是《易经》的所有象数。《易经》中的义理就是卦辞。这卦辞就是儒家的思想,大多收在《易传》中,相传是由孔子的后传弟子编写。
《易传》的内容虽是卦辞,但一直强调修养德行。闲邪存其诚,修辞立其诚,它的基本立场是要观察天之道,安排人之道。
《大学》是方法论,教人如何修养自身,成为成功的政治领袖。修身的过程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在古代,一个人想要在天下彰显他的德行,就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须管理好自己的家庭;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就须先修养自己的言行;要想修养自己的言行,就须先端正自己的思想;要想端正自己的思想,就须真诚面对自己的意念;要想真诚面对自己的意念,就须推究自己所知的善;要想推究自己所知的善,就要能够辨别外物和我的关系。可见,格物――能够辨别物我之间的关系,是修身的第一步。
《中庸》就是用中。“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两端一头对你有害,一头对你有利,取其中间部分才能不偏不倚,造福于民。“中”代表的是仁爱、正义和善;“庸”表示的是如何运用;合起来,“中庸”就是表示如何运用好仁爱、正义和善。
用中包含的足“智、仁、勇”三达德,“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达道的儒家思想。
《易传》打通了天地之道与人之道,《大学》是培养合乎儒家理想统治者的教科书,《中庸》是由安顿人类推而至于参赞天地之化育。至此,儒家哲学已粲然完备。
有些人不禁好奇,既然在先秦,儒家哲学就已粲然完备,那么后来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算什么?近期受到火热追棒的王阳明心学又算什么?它们不都是来源于孔孟之道吗?
在此书阅读的开始部分,就已强调自秦政以来,就没有了真正的儒家思想,所以朱熹、王阳明接触到的孔孟之道是经前人改良过了的。因此他们根本得不到其中完整的精华,只能从吸收的部分中,重新构建自己的系统,寻找新的出路。
所以当你听到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也就不会奇怪了。这早已证明他们已不是儒家了,而统治者仍把朱熹的学说列为科举考试的标准本,把它视为学习儒家的经典,不免有些自欺欺人。朱熹的学说不但不是儒家学说,而且已经完全背离儒家的核心。儒家说人性向善,择善固执,止于至善,是说人有向善的向往,一直在追求至善的途中,而朱熹却说人性本善,圣人无过,这不是背道而驰吗?
王阳明的心学现受人追棒,可见在物欲横流的时代,他的心学对保持本心是有用武之地的。但王阳明的心学是真正的哲学吗?任何一门哲学都要经过实际生活的检验,具备普遍适用的道理。而王阳明心学,认为一切以我心感知为准,忽略外界存在的影响,这是客观的吗?虽然这样让我们免于了随波逐流,但现实是过分强调自我,是许多心理疾病产生的原因。要能够适当处理我与他人、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就要有自己的评判标准,具有自圆其说的完备系统,这样才称得上一门真正伟大的哲学。
《先秦儒家哲学》书评通过学习傅佩荣老师的《先秦儒家哲学》,我对哲学有了更深的了解,也真正走近了儒家学说,对儒家思想之前的误解也释然了。傅佩荣老师在这本书中带领我们了解了先秦文化的精髓,也以哲学的批判精神指出了不合乎普世哲学原理的一些观点,让我们学会任何时候都要用清晰的头脑面对纷乱杂陈的各派学说。
正如傅佩荣老师说,这真是一个好的时代,让我们可以自由亲近经典,重新接触到曾被篡改得面目全非的经典的原貌。拥抱真正的经典,也让经典将我们包裹。我们才是儒家真正的传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