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女在巴黎

作者: 西出阳关无敌人 | 来源:发表于2018-11-30 15:27 被阅读7次

                                          (一)

她,容貌出众,体态轻盈;她,谈吐高雅,聪颖过人;她,气质优雅,仪态端庄。

她博览群书,品味不俗,具有广博的知识和良好的艺术修养。她在同客人点评文学、音乐、绘画等艺术作品时,常发表一些独到的见解,她身上具有某种独特的魅力是许多女性所不具备的。

她是巴黎社交场上的一颗耀眼的明星,王公贵族、百万富翁纷纷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当时法国许多著名的作家、诗人、画家、音乐家都仰慕她,为她写下许多纪念文章,赞美她、怀念她。她的男友是一位年轻贵族,名叫德·贝雷戈伯爵,一八四六年初,他们两人一起在伦敦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

而最让人感慨的是她跟法国作家小仲马的一段恋情。那是一八四四年九月的一天,小仲马同好友欧仁·德雅塞一起去著名的“杂耍剧院”观赏戏剧演出,小仲马瞥见在靠近舞台的一个包厢里坐着一位美艳绝伦的女人,她身材高挑苗条,一头如瀑乌发,面色白里透红,细长的眼睛又黑又亮,顾盼生辉,她一笑,樱桃小嘴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

小仲马被这个风情万种的女人迷得昏头转向,深知自己已坠入情网。为了讨得她的欢心,小仲马不惜倾注所有,在她身上花费大量金钱,为促使她身体健康,他陪她到乡间度过了一段充满激情和梦幻的田园生活。

最终他们还是分手了。一九四五年八月一个寂静的深夜,小仲马怀着痛苦的心情给她写了一封绝交信:“我希望自己能像一个百万富翁似的爱您,但是我力不从心,您希望我能像一个穷光蛋似的爱您,我却又不是那么一无所有。那么,让我们大家都忘记了吧,对您来说是忘记一个几乎是无关紧要的名字,对我来说是忘记一个无法实现的美梦,没有必要告诉您我是何等悲伤,因为您完全知道我是多么爱您。别了玛丽!您感情丰富,不会不理解我为什么要给您写这封信,您聪明绝顶,不会不原谅我的这一举动。”

                                          (二)

她出身贫贱,世世代代都是贫苦的农民,她父亲脾气暴躁,母亲不堪忍受家暴而离家出走,当时她不满十岁。后来她父亲把她卖给一帮波西米亚人,这伙人把她带到世风日下的巴黎,其时她才十五岁。

巴黎这个花花世界对她来说是一个广阔的全新天地,她先是依靠在店铺打工艰难度日,后来她眼睛打开了,心也跟着蠢蠢欲动,她意识到自己的稀世美貌是无价之宝,她要好好利用这笔巨大的财富。她找到了脱贫致富的捷径,也是一条不幸的危险的道路——做一个风尘女。她要拿青春赌明天。

她开始涉足巴黎各大跳舞场,并结识了德·格拉蒙公爵,进入巴黎上流社会,成为公子哥儿、阔爷们竞相追逐的目标,过上无比奢华的生活。

这位烟花女子表面上风光无限,实则心如荒漠,凄凉酸楚,人们在她的微笑中常常会发现一丝忧郁的阴影,隐藏着对生活的厌倦和感伤。

由于童年时代的不幸生活以及到巴黎后纵情声色,日夜饮酒作乐,她的健康收到了严重的损害,染上了肺结核,经常发烧,咳嗽,吐血,她对生命感到绝望,以致自暴自弃,她常常以玩世不恭的态度对待男人,对待人生,她的病情迅速恶化,终于不治而亡,生命定格在二十三岁的花季里。

                                             (三)

看似命运不同的贵妇人和风尘女,其实是同一个人。

她,就是阿尔丰西娜·普莱西,法国著名作家小仲马的不朽作品《茶花女》的主人公玛格丽特·戈蒂埃的原型人物,茶花女的动人爱情故事,就是根据她的经历演化、创作出来的。

凡是同阿尔丰西娜·普莱西接触过的人,都惊奇地发现她在社交场上天资出众,对应机敏,从未流露出丝毫的庸俗和浮夸。

像她这样出身卑微,从未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和正规的学校教育的女子,怎么会具有如此秀丽端庄的气质和不同寻常的教养?这个难解之谜直到她去世之后才解开。人们在清理她的财产时看到她的书房里摆满了莫里哀、卢梭、雨果、大仲马、缪塞、塞万提斯、拜伦等名家的作品,由此可见,她是个爱好阅读,喜欢学习的姑娘,她的心灵深处还潜藏着一颗追求进步的种子。

读书,也许就是她内心的觉醒和对命运的抗争,为改变自己,她也曾努力做出尝试,不甘平庸低俗,极力呈现出与众不同的风采。那些书也曾发出微弱的光芒照亮她沉睡的灵魂。

如果她出生在幸福的家庭,接受良好的教育,她的命运或许是另一种情形,她可能成为文学家或文艺评论员,也可能是其他行业的优秀人才,她生命的白笺可能会谱写出华丽的篇章,人生自有一番精彩。

不幸的是,她的命运从她踏上风月场之日起,就已经注定了不可更改,有时候,人一旦跨出错误的一步,似乎永远也无法回头了。

她是如此渴望真爱,可是即使遇到真爱,她也没有翻盘的机会。在与德·贝雷戈伯爵结婚登记后,他们的婚礼却迟迟没有举行,因为她的家庭背景受到了世俗的鄙视,她的人生经历受到了道德规范的审批,她出身卑微,是不可能跨进贵族的家门,成为高贵门第的家庭成员,她的“风尘女”身份是一把枷锁,将她的幸福封锁了。

从她身上,我们也可以看出一个人是怎样被命运这只强大的手推着一步步向前,人生被改写,被颠覆,最后随波逐流,身不由己。

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在《断头王后》中有一句评价玛丽·安托瓦内特的话:“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这,不也是阿尔丰西娜·普莱西的真实写照吗?

相关文章

  • 茶花女在巴黎

    (一) 她,容貌出众,体态轻盈;她,谈吐高雅,聪颖过人;她,气质优雅,仪...

  • 我眼中的茶花女

    “玛格丽特·戈蒂埃,一个沦落巴黎的风尘女子,因独爱茶花被称为茶花女。拥有倾城美貌却又一生凄凉。”当我看完《茶花女》...

  • 茶花女

    读《茶花女》 文/阿东 巴黎 出产浪漫 时装 口红 香水 玫瑰 烘托了那些 由葡萄 发酵而成的悱恻缠绵 ...

  • 魂梦巴黎—《茶花女》

    那时候的巴黎应该有种浪漫奔放而又凉薄清冷的气质。 香榭丽舍大街在薄雾中呈现出迷人的青灰色,刚刚染上春意的恬静的草坪...

  • 如果活在文学作品中,最想成为谁

    这个假设,首先要先确定是哪部作品? 在中学时读过《傲慢与偏见》《简爱》《基督山伯爵》《巴黎圣母院》《茶花女》《三个...

  • 《茶花女》

    巴黎美人茶花女, 狂蜂浪蝶互逢迎。 忽为爱情弃名利, 欲与情郎逐仙翁。 奈耐豪门深似海, 诡计阴谋反害命。 《茶花...

  • 100部影响至深的译制片(包含小说同名)

    待修改 1-10欧洲文学名著改编 《上尉的女儿》 《红与黑》 《安娜卡列尼娜》 《巴黎圣母院》 《茶花女》 《苔丝...

  • 祭奠阅读之魂——伤逝的青春

    书籍, 曾经对于我 算是历劫——历情劫。 细数这些年读过的书: 巴黎圣母院,红与黑,简爱,茶花女,漂亮朋友,安娜卡...

  • 第一部被引入中国的外国文学名著,竟然是不懂外语的他翻译的(2)

    文/心生莲花 01 在林纾翻译的156部外国小说中,《巴黎茶花女遗事》堪称翘楚,毫无疑问是林译小说的代表作。 把翻...

  • 大学休学一年回家读书 ,读的什么?

    一、外国文学《傲慢与偏见》《巴黎圣母院》《雾都孤儿》《茶花女》《雪国》《红与黑》《失乐园》《呼啸山庄》《远大前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茶花女在巴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peh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