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姜Gary这个名字上热搜了。
熟悉韩国综艺的人都知道,他是韩国综艺节目《Running Man》的前MC之一。
对,就是《奔跑吧,兄弟》的原版节目,“奔跑”了十年依然广受欢迎的Running Man。
姜Gary是其中最为观众熟知的主持人之一。
但这次热搜的主角却不是他。
而是他的儿子。
热搜的条目叫做“姜Gary儿子的语言能力“。
热搜的视频中,他26个月大的儿子展现了惊人的语言能力:在菜市场上,对各种蔬菜如数家珍,这个是蘑菇,这个是西兰花,这个是栗子,要剥开吃……
众人皆惊呼他小小年纪竟然知道这么多。
我想这背后,姜Gary以及他的太太一定付出了不少的心力。
都能想象出那个画面,拿着卡片,告诉儿子“这个是什么,这个叫什么……“
这个场景我们都经历过。
从小到大,我们很少给东西起名字。
从小到大,我们是通过命名来认识这个世界的。
我们遇到一个不认识的东西,就问爸爸妈妈:“这个东西是什么呀?”
爸爸妈妈说:这个是桌子。
我们就记住了,这是桌子。
这不是我们起的名字,只是因为别人这么叫,我们也这么叫了。
传统观念中,这没有什么难理解的,桌子之所以叫做桌子,是因为它本身就是桌子,桌子是它的属性。我们只不过用语言,把它的原本属性描述了出来而已。
但,这是全部吗?
不是的。
桌子之所以是桌子,是因为我们把它叫做了桌子。
这句话可能有点儿绕。
但你想想:如果在最初命名的时候,把桌子叫做凳子,是不是人们就会坐上去。
是不是人们看到了,就叫它凳子呢。
是不是人们可能有其它的叫法,比如乐器,画板,城堡,武器,炭火,案板,床?
在它被叫做桌子之前,它可以是一切,它也可能什么都不是。
命名,在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种作用是潜移默化的。
它影响着人们的行动。
比如上周刚过去的妇女节,当然,在互联网的语境下,它更多地被称为女王节,女神节。
每到这个时候,打着“女王节,做自己的女神……宠爱自己”的旗号,商家促销,消费者准备一笔记钱购买。
消费者的行为刺激了商家,而商家的行为又进一步促进了消费者的消费欲望。
如果说女生节女王节这个名字的性别指向性太明显。
那每年一度的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就真的是全民购物大联欢。
男女老少都加入到买买买的队伍中来,都提前准备一大笔钱来血拼。
狂欢程度想必各位都有所体会。
这就是名字带来的行为上的变化。
但再早一些,我上大学的时候,双十一还只是光棍节。
人们或策划着表白,或与其他同样单身的朋友聚在一起撮一顿。
更早的时候,双十一和其它寻常日子一样,没有任何特殊意义。
名字的变化导致行为上的不同,这个道理不难理解。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很容易忘了它。
如果我们遇到一个都不认识的东西,我们会去想它叫什么名字。
可是,如果我们遇到一个熟悉的东西,我们就不会去想它叫什么。
我们直接沿用别人给它起的名字。
不但沿用名字,还沿用别人对这个名字的态度。
如此,便很难打破看这个东西的角度。
一个孩子喜欢打游戏,每天花很多时间玩游戏,不学习。
家长就很容易把这种现象叫做游戏成瘾。
因为很多人都称呼这种现象为游戏成瘾,它是一种病。
是病就不能持续下去,就得治!
于是,家长千方百计地阻止孩子玩游戏。
其中不乏有因为此而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的。
可是家长可能想不到,这种现象还有种说法叫做孩子的兴趣爱好。
孩子通过玩游戏获得成就感,获得归属感。
可是家长可能难想到,现在玩游戏也成了一门专业的竞技体育。
说不定孩子有这方面的天赋,成为这个领域的冠军或专家。
当你把它当作是病的时候,就会前方百计地阻止它。
当你把它当作是兴趣爱好的时候,就会去引导和运用它,期待从中发现好的作用。
当你把它当作是天赋的时候,就会想尽一切办法保护它。
不同的名字,导向了不同的行为。
而如果想要拥有这些不同的角度,就要了解建构主义这种哲学观念。
建构主义认为:所有的东西都是被我们的语言建构出来的,语言具有塑形的功能,它就像一双灵巧的手,捏出世间万物的形状。
传统的观点认为:一个东西是什么,是有真相的。真相就是这个东西,我们只能去观察它。
而建构主义却认为:没有真相。这个东西拥有无限的可能,直到它被起了一个名字。
命名不是在观察,而是在创造。
我们从无限种可能中,找到一种,创造出了一种所谓的真相。
这就是我们在命名的过程中所发生的事情。
我们一直在用语言这双无形的手,把事情塑造成我们想要的模样。
建构主义对于我们解决问题有很大的帮助。
因为很多问题直接解决是解决不了的。
只要你把它叫做问题,它就会一直存在着。
除非你给它换了个名字,它才会有其它的可能性。
而只要我们换了个名字,它就会有不一样的可能性。
比如,有人一遇到事情就会紧张。
而我们传统的观念认为紧张是个问题。
是个问题就要被解决。
于是我们经常会看到“不要紧张”这样的建议。
我们告诉要上台演讲的人不要紧张,放松呼吸。
我们告诉刚开始健身的人不要紧张,放松肌肉。
可是,越被告知不要紧张,越紧张。
越让你放松,你反而不知道该如何放松。
这是因为你给紧张起了个名字,叫做问题。
遇到问题就会紧张,因为需要用一种紧张的态度去解决这个问题。
于是便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你越是想解决问题,就会越紧张,一紧张就加剧了“紧张“这个问题。于是问题就越无法解决。
那怎么办呢?
不如给紧张换个名字吧。
我们不叫它问题,我们把它叫做过程:一条通往放松的必经之路。
“开始紧张了吗?太好了。说明你开始放松了。请继续保持你的紧张。”
这种放松的方式,是一种悖论放松。
我们还可以给紧张再换个名字。
我们把它叫做一种资源,一种能力:谁紧张,就说明谁上心。
这个时候紧张就是一种好东西。
“你紧张吗?请你再紧张一点!”
有的可能会觉得这有点胡扯八道,有的会觉得有点儿鸡汤味儿,但其实这背后是有心理学支撑的。
我们遇到的问题常被各种力量所维持。
其中一部分力量,就来自于所有人看它的角度。
在《改变:问题形成与解决的原则》(Change: Principles of Problem Formation and Problem Resolution)这本书中,心理学家瓦茨拉维克提到的一种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给问题换个名字。
名字变了,我们看到问题的角度就会变。
看到问题的角度变了,我们对它的态度就会变。
态度变了,原来那些维持问题的努力就不会继续下去了。
继而,问题自然就解决了。
现在,你是不是对名字的力量有了不一样的感受了呢?
现在,你是不是还不知道该从哪方面做起呢?
我们习惯性地觉得每个事物应该有一个名字,应该有一个“正确”的样子。
我们可能对自己的建构缺乏信心。
因为担心我们一旦给某件事物起了个新名字,我们是在进行不正确的认知。
如果要从认知上调整,确实需要时间。
但现在,不如来做一下尝试,用语言去释放可能性吧。
就把你自己之前认为是问题的那些自己所谓的“缺点”,当成是“特点”来看待,当成是一种资源,一种天赋来看待。
告诉我,你会看到什么不一样的事情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