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艺萃原创:yicuichina
说起中央美术学院,即使不是学艺术的人也对这座学府不陌生。它是我国教育部直属的唯一一所高等美术学校,是全国最难考的顶尖艺术学府,是一代又一代美术生心中的艺术殿堂。
更重要的是,它历!史!悠!久!是的,截止今年,正好是央美建校100周年。
值此百年校庆之际,有8位中央美术学院的老教授给主席写了一封信,表达了老一代艺术家和艺术教育家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决心,对进一步加强美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心声。
而就在上周四(8月30日),主席给8位老教授回了信,向他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并就做好美育工作,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提出殷切期望。
你知道这8位教授都是谁吗?你或许不认识他们,但一定见过他们的作品。或许是在教科书上,或许是在美术馆里,或许是在天安门广场上,又或者就在你的家里。
看完今天的推文,你或许会惊讶原来自己离大师的作品原来这么近!
1949年,开国大典时天安门广场的第一幅毛主席画像便是周令钊主笔的,只是由于这幅画是画在铁皮上的,颜料易脱落,没有保存下来。90后的萃花无缘得见,只能借助当年留下的一些黑白录像看一看这幅画了。
不过,周教授参与设计的国徽、少先队队旗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萃花都很熟悉。
当然,在周老这么多设计作品中,萃花最最喜欢的还是第二、三、四套人民币以及两套狗年的邮票。
萃花觉得,自己的读书时代都被伍老的木刻版画承包了,他的每一幅画我都觉得很亲切。(以下所选取的作品皆收藏于中国美术馆)
詹建俊教授,又一位承包了萃花教科书插画的人物。他的《狼牙山五壮士》被列为建国以来最具代表性的优秀美术作品之一。整体基调昂扬明朗,五壮士的身影与山峰几乎融为一体,又在山峰之上,岿然不动,呈现出深邃的历史感和崇高悲壮的英雄气概。
我相信很多人都看过这幅油画《红烛颂》,也知道它描绘的是我国现代诗人、学者、战士闻一多先生(曾著有序诗《红烛》),但不知道这幅画的作者就是闻一多的儿子闻立鹏。
闻一多先生在1946年因反内战被国民党特务暗杀。画家通过暗夜里燃烧的红烛、烈火,以红与黑、动与静的强烈对比刻画了一位集学者风度与战士宁死不屈精神为一身的人物形象,烘托出闻一多先生为祖国、为真理而战的崇高精神。
以下作品皆收藏于中国美术馆。
邵大箴教授是我国著名美术理论家,一直大力培植中国现代美术,力促中国美术形态从传统走向现代。
薛永年教授是8位教授中年龄最小的,只有77岁。他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美术理论系,编有《扬州八怪考辨集》《王翚精品集》《昆仑堂藏画集》,合著有《中国书画》《中国美术简史》等。
更多内容,请关注”艺萃”
本文为艺萃原创,转载请私信艺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