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于2013年2月4日
雨幕中的基隆河谷淅淅沥沥的寒雨中乘上平溪支线的火车,是别有一番感觉的。车窗被雨幕冲洗着,雾气令窗外狭窄的深谷和溪流愈发变得朦胧,沿途的建筑布满了青苔和锈蚀,斑斑驳驳。我幻象着列车行驶在福建或是广东的某一条峡谷,一个多雨的容易忧伤的季节。
“火车”是古旧的说法,这条仅仅12.9公里的铁路线建成于1921年,为的是运送沿线矿坑出产的煤炭,或许当年是名副其实的火车,但如今开行的是内燃机车。煤矿早已闭坑,铁路线却作为历史的记忆保留下来。
在瑞方车站转车的时候,月台上正在施工而凌乱不堪,一位热心的义工老人询问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他浓重的闽南口音令我听起来颇费力。听说我们来自大陆,便告诉瑞方曾经是盛产煤炭、黄金和铜的地方。他经历过日据时期的童年,后来做过煤矿工人,“那是非常危险的工作,出事的时候死很多人”。他自己就经历过瑞芳矿难的救援工作,从事故矿坑里搬运出尸体。我后来查阅了材料,那是1984年12月瑞芳的煤山煤矿发生粉尘爆炸,死亡103人,是台湾矿业史上最悲惨的事故。煤炭产量的下降和一系列矿难导致平溪煤炭业的衰落。
我说刚刚开过去的列车正是拉着煤的,他呵呵地笑起来,“你一定是看错了,煤矿都关闭了,哪里还会有运煤车?” 他说现在会日语的人不多了,所以经常来做义工,为日本游客做引导。 “今天没有日本游客,但你们也是远方的客人啦”,饱经沧桑的老人有一股乐观的感染力,竟拉着我的手唱起老歌来。
平溪支线的一个小车站 矿工食堂保留了当年的时光 那红色的是“恋人桥”,树枝上挂着祈福的小竹筒,很有日本文化的味道当女儿强烈建议一定要乘坐这趟列车而且每一站都要下来看一看的时候,我被下意识地描绘出一个充满阳光有如世外桃源般的山谷,夜晚的空中漂浮着梦幻般的天灯。我的想象力的确出了问题,湿漉漉的空气中青草的气息把我带回到现实。沿途的站名都有些古怪,大华、十分、望古。。。
终点是菁桐,拥挤的游人五颜六色的雨衣和雨伞充满了月台,当一切都安静下来的时候,大家才意识到在这潮湿、泥泞的天气里来看闭了坑的煤矿小镇,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做的事情。
小镇的每一个角落都浸透着当年采煤的气息,桥头有一组矿工采煤的雕像,年久而斑驳;一个餐馆挂着“矿工食堂”的招牌,一个简陋的“煤炭文化馆”坐落在铁路道旁。如果细心,你还可以看到铁路边当年卸载煤炭的漏斗设施。
基隆河正是沿着在地质上被称为“石底向斜”构造的轴部而延伸的,煤层分布在向斜的岩层中,而平溪铁路则沿着基隆河修建,将沿途分布的煤矿运送出来。
平溪地区采煤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这些赋存于第三系(见注)的煤共有七层,最厚的不过1米,薄的只有15公分,却因为品质优良而曾经是台湾最重要的产煤区。在日据时代,只有日本公司被允许采煤,之后几经变迁,直至1996年全部闭坑,九十多年来为台湾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旧时菁桐煤矿,今日小山村 当年矿工的工资表在煤炭文化馆看到台湾画家洪瑞麟的一首自由体诗,令我凝思良久,抄录下来分享:
《矿工颂》
愚钝、粗鲁、丑陋、嗜酒、贫困、好赌
是你们的外衣。
耐苦、冒险、勇敢、朴素、率直、庄严
是你们的本体。
。。。。
啊!伟大的无名勇士们,
用你们渺小的手、汗和血,
开拓地下数千公尺的中生纪层。
巧夺了神的秘藏,奉献给人。
。。。。
朝着无日无夜的真闇世界,
与幽寂的大自然搏斗!
你们满体的伤痕,
正是原始人的纹身。
勇敢和荣誉的记号。
苦力之极限、升华为神性!
苦斗使你们的英俊变丑形。
粗鲁、愚钝,是痛苦的代辩,
酒和赌聊为你们冒险的慰籍。
崇高的人类拓荒者!
注:第三系地层形成于距今6500万年至距今180万年的新生代第三纪,是地球史上最后一个形成煤炭的时代。画家所说的“中生纪层”或许是一种艺术的语言,未必精确。
网友评论